雲端運算已經成為PC時代後的下一輪太平盛世,並將改變應用服務與系統的發展方向,雖然Oracle的執行長曾說雲端運算僅是一時的熱潮,現在看來這個熱潮卻會主導下一世代的科技產業走向。
過去十年,雲端運算漸漸發酵,但大眾對雲端的誤解也不少,不少企業無法順利擬出正面的雲端策略。因此,了解什麼是雲端運算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釐清什麼「不是」雲端運算。
不要再查詢雲端運算的定義了,以下直接用刪去法,看看到底什麼不算是雲端運算。
一、雲端不是一個地方
許多人提到把資料轉而儲存到雲端時都說得好像是把資料搬家一樣,事實上雲端可以是任何地方,它可以繼續在你的資料中心或別的資料中心。
企業若認為架設雲端儲存空間將留下舊的系統那就大錯特錯了!企業需要理解雲端的真諦就是打造一個極具彈性的、高效率的、低成本的架構,並以混合的方式管理公眾與私人資料。整體而言,企業可以透過上雲端控制成本及加強安全性管理。
二、雲端不等於伺服器虛擬化
雖然很多人以訛傳訛,但是雲端真的不等於下一世代的伺服器虛擬化。很多人誤以為將資料中心虛擬化就成就了一朵私有雲-的確,有些廠商試圖讓大眾留下這種似是而非的概念。
但事實是,當我們看看Amazon的雲端運算基礎建設架構,就會很清楚地發現整個架構的精華是在虛擬伺服器之上又多了一軟體層,這個新的編排層能管理所有基礎建設的資料,進行運算、儲存與連線,串聯起各個資料中心-這才是雲端運算的真諦,有人稱他為虛擬化軟體Hypervisor。
甚至有些雲端重量級玩家其實沒有佈建虛擬化伺服器,例如Google。他們佈建的是東西一點都不虛擬,而是可以觸摸到的金屬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