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列印普及化的智財難題
3D列印普及化的智財難題
2012.06.27 | 科技

3D印表機,是一種可以噴製出立體模型的機器,以往主要只有工業上在使用。然而隨著技術的進步,以及零組件成本的降低,市面上已經出現1000美元的產品─等於一般人也用得起的價格,而且還在持續下跌。專家預測,「自己打造自己想要的物品」不但不是夢,而且在不遠的將來就會發生。

然而,3D列印要普及雖已跨越技術門檻,真正的難關,卻與軟體發展的遭遇相同─智慧財產權,才是真正的問題。

不幸中的大幸是,不像平面列印是以版權來約束,製作實際物體的3D列印,依循的智財保護機制,應是專利系統。相較於全面而作用時間長的版權,允許部分物件使用且效力較短的專利系統,只要不是直接「照抄」整個產品,或是模仿特定藝術形式或設計,都算合法行為,不過,前提是製造業不會上演跟內容產業一樣的「修法」戲碼才行。

話說回來,就像可以輕鬆複製的軟體一樣,當你可以很簡單的重製實際物品─至少在外型上,一般人顯然很難拒絕這樣的「誘惑」,智財戰爭的本質,其實就是一場「人性」之戰吧。

來源:Wired

關鍵字: #3D列印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