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理工科的邏輯思維,改變會計產業的惡性循環
用理工科的邏輯思維,改變會計產業的惡性循環
2012.11.21 |

周建宏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審計服務營運長。現任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全球資本市場部主持會計師/財務報導諮詢顧問服務部主持會計師/金融產業服務部合夥會計師,曾任PwC New York GCMG partner、PwC San Jose Assurance manager等職。

每到報稅、查帳旺季,即使時針指向午夜,站在人車已然稀少的十字路口,抬頭一看,台灣的會計師事務所裡,必定依然燈火通明,窗口裡無數的會計師們正靠著咖啡因熬夜加班。

「我曾在報稅旺季時,試著請主管每天11點晚點名,結果發現直接算已經回家的人還更快,」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審計服務營運長周建宏無奈地笑道。會計師產業不但工時長、壓力大(必須驗證公司財報是否符合規定)、風險高(客戶的帳千奇百怪,又不能判斷錯誤)、變化快(法令不停更新,必須隨時增長專業),而且收費水準比起國外偏低,讓台灣的會計師無法平衡工作與生活、流動率高。

人員流動率高,代表事務所的招募、訓練成本高;資深人員不足,工作負擔重、品質較低,便無法對客戶提高收費;公司無法提升薪資水準,又造成高流動率。面對這樣的產業惡性循環,各事務所無不渴望改變,這也是周建宏此次被拔擢為營運長的主因:公司希望借助他創新、突破的思維,做出改變

邏輯思維、釐清混亂,用思考力搶攻市場
在習於遵循規定的會計師產業裡,周建宏笑說,自己從來都不是喜歡守規矩的人,甚至可說是樂於挑戰舊規、衝撞不合理的「怪胎」。然而,也正是因為這個特質,讓他在過去數年來,擔負起資誠審計部門大多數的新產品開發與行銷,並屢創佳績。

從2003年因應沙賓法案(Sarbanes Oxley Act,規範會計師事務所不得同時從事同一客戶的審計與非審計業務,造成事務所的客戶大洗牌)推出新商品;2006年因應「34號公報」衝擊金融業而順勢推出商品;到輔導企業轉換至美國公認會計準則(US GAAP)的顧問,周建宏都至少搶下全台50~60%的市占率。唯有在企業接軌國際會計準則(IFRS)的市場上,由於政府規定輔導顧問必須與會計認證結合,因此僅維持過去資誠約25%的認證市占。

大學念物理系的周建宏,思考方式深受科學邏輯的影響。**面對問題,他要求自己必須抽絲剝繭、釐清混亂,追根究柢直到找出根源。這套思維方式,也是他屢屢攻下新市場的致勝關鍵。

** 周建宏表示,構思新產品時,他首先會分析「有沒有市場?客戶是誰?」其次是思考「現有人力能不能做到?」如果做不到,是應該找新人,還是訓練既有成員?第三步,則是「如何行銷包裝、把自己推廣出去?」第四則是「透過簡報等方式與客戶互動,產生對商品的信心。」最後,如果商品在國外已有成功案例,還要思考「如何引進國外資源?」

以34號公報為例,它規定公司持有或發行的金融商品,不能再參照歷史成本,必須以公平價值(fair value)衡量。也就是說,如果公司投資的商品大幅跌價,過去只需以「買進的價格」入帳即可,但現在必須認列損失。周建宏分析,34號公報首當其衝的,就是金融業和轉投資較多、喜歡避險與財務操作的大公司。於是,他找出潛在客戶,一一研究它們的財報,思考這些客戶會面臨的問題,以及必須如何設計新商品。

接著,他開始評估當下的人力結構,能不能達成商品的需求。資誠無疑擁有會計專長,但還缺乏對金融商品的專業,因此他從國外找了具備金融專長的小組,再加上熟悉企業專案管理,以及擅長以財務工程計算「公平價值」的專家,在資誠內部組成一個菁英團隊,專門推動34號公報的新商品,並開始對潛在客戶簡報,最終攻下廣大市占率。

在會計事務所服務普遍同質化的現在,周建宏這套因應法規變化、推出新產品的方式,甚至已經開始被競爭對手模仿、複製。

發掘問題、打破積習,用執行力變革未來
接任審計部門營運長後,周建宏期望也能運用相同的邏輯思維,深入產業問題根源、推動變革。上任前,他花了兩個月與超過50位合夥人一對一面談,結果發現許多人都提及類似的問題:員工離職率高、工作負擔重、對手低價競爭等。

周建宏分析,會計師工作負擔重,「但其實有70~80%的時間在做瑣碎、例行的事務,剩下的才是專業判斷。」因此,**他計畫調整工作結構,將例行事務標準化,交由專人負責,好讓會計師能夠投入更多時間、心力在高附加價值的專業判斷上,以提高整體的工作效率。

** 同時,周建宏也希望減輕同仁25%的工作量,禁止嚴重加班,推動「晚上10點以後不准工作」的規定。他估計,在調整工作結構後,只需增加5%的人力,即可達成與過去相同的工作量。

此外,過去事務所的團隊裡,大家的工作都差不多,「但每個人專長不同,有人擅長開發業務、有人喜歡專業工作,」周建宏認為應調整同仁的工作比例,也同時刺激成員發揮自己的專長。因應這項變化,他甚至也預計改變績效考核制度。

種種行動計畫,都是希望提高人員穩定度,從而提升工作品質與服務水準,如此才可能提高客戶收費,找尋更多人才、提供差異化的服務,以增加附加價值……將產業的惡性循環,改造為良性循環。

把問題抽絲剝繭後,答案已經浮現,但能否做到,執行力是決勝關鍵。」周建宏坦承,過去最多帶領的40人的小部隊作戰,這次領導審計部門1600人,規模大上許多,結構改革能否成功還無法預期。但他相信資誠「可愛、可貴的互補文化」能強化自己不足的部分,實現願景:讓每一位同仁都能樂在工作、有成就感,並且驕傲自己身為資誠人。

「只要有面對問題的勇氣、非做不可的決心,就沒有做不到的事,」周建宏說。

資料來源《經理人月刊No.80》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全球 80% 獨角獸都在用!AWS 為 AI 新創打造最強後盾
全球 80% 獨角獸都在用!AWS 為 AI 新創打造最強後盾
2025.11.14 |

生成式AI正掀起一波全球創新浪潮,新創企業正以驚人速度重塑產業生態。AWS與《數位時代》聯手製作的節目《科技潮什麼》,回顧了AWS日前舉辦的「AWS 台灣雲端高峰會 - AI 創新賦能日」論壇,帶聽眾掌握AI獨角獸與台灣新創的第一線觀察。

這場AWS舉辦的盛會,集結了全球專家對新金融、新經濟型態的全方位觀察。節目整理了論壇中提到的案例,從數據巨頭Palantir,到一年內達成獨角獸估值的日本Sakana AI,再到台灣的犀牛盾與完美移動,串起一場精彩的AI創業實戰課。

Palantir資深顧問Shawn Manasco 分享了自家「神秘數據公司」的成長故事。他提及:「過往美國軍隊很大,常常問一個問題,要等2-3周才有答覆,而且回答還是錯的。」Palantir在短短12天內,協助美國陸軍整合上百個資料庫,讓美軍即時掌握戰略資源。Palantir不僅展現AI與資料整合的威力,也揭示新創要成功必須解決真實痛點,而非「創造需求」,並能將技術轉化為實際商業價值。

Palantir 資深顧問 Shawn Manasco
Palantir 資深顧問 Shawn Manasco
圖/ AWS

日本的新創Sakana AI則在1年內就躍升為AI獨角獸。Sakana AI專注於用AI解決日本勞動力短缺與產業永續問題,在強調「速度」與「專注」的同時,也堅守安全規範,並在深耕技術的過程中,找到能真正影響社會的應用場景。Sakana AI提及:「這一切也要感謝AWS的協助,因為AWS提供很強大的資源。」

回到台灣,也有兩個亮眼的新創案例。首先是犀牛盾,面對全球市場中13,000張圖款與上百位創作者的內容管理挑戰,他們導入多模態模型CLIP,讓AI自動理解圖片與文字關聯,大幅提升策展效率;第二是完美移動,他們在開發技術時,找到了B2C轉型為B2B、API的商業模式,將原本針對消費者的AI虛擬試妝技術,轉化為API服務,成功打造可規模化的SaaS商業模式。兩家企業的共同點在於,不是一味追求最炫的技術,而是用AI解決實際問題。

要打造出好的AI服務,就必須有穩定、安全又可擴展的基礎架構。AWS正是許多新創背後的關鍵力量,全世界有80%的獨角獸企業都是AWS的客戶,而在專注於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的獨角獸中,比例更高達96%。AWS不僅提供雲端運算資源,更是協助企業從概念驗證、技術開發到全球營運的堅實後盾,讓創新能夠真正落地。

AI時代的浪潮不斷向前,AWS也將持續推動產業創新,並於11月18日高雄舉辦「2025亞馬遜港都創新日」,邀請政府領袖、產業代表與國際專家齊聚,分享前瞻觀點與實戰經驗,打造百工百業共創的科技展區,呈現更多雲端應用的真實場景。同時若想了解更多AI創新趨勢與台灣新創的成長故事,立即收聽本集《AWS科技潮什麼》,掌握這波AI轉型的關鍵契機。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