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談創新,一般人最容易聯想到的產業,往往是打造各種尖端產品的科技業。的確,對研究開發各種新技術、產品為企業核心的科技公司來說,創新似乎是理所當然的事,然而,從經濟部工業局主辦、中國生產力中心執行、《數位時代》和國際知名顧問公司BCG協辦的「2012年台灣創新企業調查」結果顯示,創新也許是科技的本質,但創新可不是科技業的專利。
進入第二屆的台灣創新企業調查,儘管宏達電再度蟬連今年度的創新企業榜首,二、三名也由同屬科技品牌的台積電、華碩包辦,但四、五名的位置,卻分別落入王品跟統一超商的手中。事實上,在今年的20強榜單中,一向接軌國際的科技業雖然仍佔過半之數,但以本地市場為主的服務業,也有六家入榜,其中,台新銀行、信義房屋與遠雄建設,更是首次進入「創新二十傑」之列。
除了排名,這次調查也反映的台灣的創新現況,BCG波士頓顧問公司台北辦公室董事經理徐瑞廷指出,79%的台灣企業將創新計畫列為前三優先的營運目標,整體略高於全球的76%;此外,超過五成的台灣企業表示將計劃增加資金投入創新活動,而近八成的企業為創新活動投入的時間,也較去年的30%提高至47%。但對於創新的產出方面,台灣企業對於創新活動所獲得經濟效益的滿意度卻由去年的72%下滑至59%。
徐董事經理也表示,創新表現愈突出的企業,在BCG的創新企業八大特質中,不見得就表示具備全面的特質,像台灣企業很有趣的一點是,其中一項特質──高層支持,台灣企業的表現,可說遠較普遍的調查結果突出,,這一點,相較一些國外企業是在中階人員有較積極的創新意見,顯示企業的領導階層對創新的格外重視。
正如經濟部工業局的林碧郁組長所說,一般認為是科技業「本份」的創新,如今已經延伸到其他產業,甚至彼此互相借鏡。比如身為服務業的王品對資料收集的重視、信義房屋與第一線人員建立的線上「資訊長聊天室」等,不僅證明科技趨勢對其他產業的影響,也反映這些創新企業的與眾不同,而連續兩年狀元的宏達電,四種企業文化的不同名片:客戶(customer)、簡約(simplicity)、內斂(hidden power)與驚喜(surprise),不也是許多服務業強調的基本精神,而這樣的結果,似乎也反映了「創新」打破陳規、超越舊我的涵義。
【附錄】2012台灣創新企業20強
2012名次(去年名次) | 公司名稱 | 創新事蹟 |
1 (1) | 宏達電子 | 以使用者為中心,致力創造個人化使用經驗,取得品牌優勢地位。 |
2 (4) | 台灣積體電路 | 加速20奈米的製程,加上首創共同執行長制度,提升獲利表現。 |
3 (2) | 華碩電腦 | 快速回應行動化需求,推出包括變形平板、Nexus等領先產品。 |
4 (6) | 王品餐飲 | 導入「計劃性採購」制度,確保食材穩定供给。 |
5 (3) | 統一超商 | 優化物流通路,使超商店面成為多項銷貨出口通路。 |
6 (8) | 鴻海精密 | 將經營服務化,不斷替客戶尋求最佳資源配置,創造附加價值。 |
7 (5) | 裕隆汽車 | 首推市場不二價,穩定市場秩序,並積極推動跨業整合創新。 |
8 (12) | 聯發科技 | 迅速推出Android手機解決方案,推升平台手機銷售量成長。 |
9 (9) | 巨大機械 | 與台北市政府推出「U-bike」公共單車租借服務,開創新的服務模式。 |
10 (/) | 正新橡膠 | 推出綠能環保車胎,符合環保、省油的生活趨勢。 |
11 (10) | 上銀科技 | 全球首家研發完成可耐重負荷的滾珠滑軌。 |
12 (/) | 台新銀行 | 推動跨境及跨網路的金流服務,提供消費者更安全的交易環境。 |
13 (16) | 大立光電 | 產品及應用新技術的速度優於同業,且從核心出發跨足醫療市場。 |
14 (19) | 中信金控 | 在超商推出iBon理賠服務系統,提供保戶迅速理賠的服務。 |
15 (11) | 宏碁公司 | 領先推出超薄筆電,強化其NB市場優勢。 |
16 (17) | 廣達電腦 | 投入雲端技術服務開發,積極推動商業模式轉型。 |
17 (7) | 宸鴻科技 | 全球首家研發透明玻璃投射式電容技術,開啟觸控技術多元應用。 |
18 (13) | 台達電子 | 推動包括LED、太陽能及電動車等各項節能產品的開發與推動。 |
19 (/) | 信義房屋 | 整合科技應用,提升服務流程的透明度及效率。 |
20 (/) | 遠雄建設 | 提倡環境共生二代宅理念,並積極推廣數位家庭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