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持續升值,匯率自去年七月二十二日的一美元對八.二八元人民幣,到五月十九日已至一美元對七.九二元人民幣,十個月內升值四.五%。
中國政府做任何事都有盤算,這回放手讓人民幣升值的時間,剛好在胡錦濤訪美之後,也算對美國過去兩年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壓力,第二次善意回應。巧的是,在之前美國政府發布的第一季報告中,對中國貿易逆差沒有繼續擴大,反而縮小,美國政府暫時很難再拿中國貿易問題做文章。
計程車資漲帶動其他物價
除了匯率,中國政府也持續調漲利率,把資金從市場上收回。這倒和美國無關,利率和匯率是政府的兩大工具,這兩大工具同時啟動,表示中國正加大宏觀調控力度。中國今年第一季經濟成長超過一○%,與政府先前希望控制在九%以內存在落差,而國際油價在最近兩個月內漲了兩成,對需油孔急的中國,因油價上漲帶動的通貨膨脹已難避免,如不預先準備,將面臨硬著陸。
上海的計程車起步價,自五月已從十元人民幣提高為十一元,漲幅一○%,北京計程車每公里計價更從一.六元人民幣提高為二元,漲幅高達二五%。過去兩年,計程車司機要求漲價的呼聲從未停歇,但一直被壓到今年五月才獲准。在計程車資上調之後,再來物價將跟進全面上調。
台商勢必進行產業重整
小老姓接下來肯定得精打細算過日子,受衝擊最大的,則是那些在中國設廠生產再出口的業者,特別是出口到美國市場。油價和物價上漲,將使生產成本急劇升高,而人民幣升值又將侵蝕獲利,生意變得非常難做。
人民幣過去十個月升值四.五%,轉嫁到成本就是多出四.五%,但許多產品毛利率還不到四.五%。以資訊產品為例,平均毛利率在四%和五%之間,如果人民幣繼續升值,他們等於提早結束微利時代,進入零利時代甚至負利時代。滑鼠、鍵盤、映像管顯示器和桌上型電腦等,毛利率都不到四.五%,筆記型電腦則在邊緣,而這些產品絕大部分都在中國生產,其中許多是台商。這勢必造成某些工廠關閉或出售,或遷離中國搬到越南,進行一次產業重整。
對內銷為主的業者而言,調升利率使成本提高,投資也可能慢下來,特別是在固定資產(房地產、機器、設備)的投資上。這也符合中國政府經濟降溫的態度,逐步把泡沫清洗掉,避免一次買單傷害過大。
中國還是低價生產基地嗎?答案將愈來愈不確定,能確定的是跨不過四.五%門檻的業者們,日子只會愈來愈難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