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一代行動通信、網路、數位裝置日趨成熟情況下,建構在網路為基礎的資訊服務已開始轉型,培育出一種新興服務型態,也影響了雲端運算的業務創新和服務模式創新。不僅促成我國資通訊硬體製造業的加值和轉型,更帶領資服業走向另一波創新發展。
在2012第四季ASUS Cloud Day雲端開發者聚會上,經濟部工業局知服組林俊秀副組長認為透過華碩集團的硬軟體廠結合,已構築出新開發、應用的生態環境,並從而觀察到雲端運算的商業模式開始成形,透過端裝置、雲服務與雲建置三大面向提供創新資訊服務。
除了資訊業者致力於雲端運算的推廣外,行政院也在2010年4月通過初版雲端運算產業發展方案,並納入四大新興智慧型產業進行積極推動。軟協劉瑞隆理事長認為雲端運算重點即在開放API,集結眾人力量構建雙贏,而華碩雲端也正致力於透過開放API的力量,造未來整合應用的新機會與方向。
集結各方領域創意 勾勒雲端應用情境
華碩雲端在雲端運算服務的開發,多強調使用者經驗,並藉提升產品、服務的附加價值,強化雲應用與服務,以及重視市場應用、需求等方面來進行。吳漢章總經理提到,華碩開始維運雲端服務始於2008年,當時便逐步投注在發展技術、應用、流程與開發者工具等規畫。吳總經理說:「雲端的力量在於發展創意,在各個領域整合各方創意,並在其上結合所有具關鍵知識的專家,創造更多創新應用。」也形容雲端擁有鉅觀特質,強調華碩雲端是如何重視此股新興的力量,其能包裹著無限創意,與容納豐富應用的可能性,因此選擇開放API,與生態圈夥伴一起實現創意、帶給終端市場更多雲端應用。
整體而言,華碩雲端在雲端運算的實踐,即是以發展雲端生態圈(Cloud Ecosystem)為主要核心,藉著華碩創意雲技術平台與行銷平台,讓事業夥伴運用技術平台資源實現創意、也一起將創意推廣至華碩全球個人雲用戶和企業用戶。華碩個人雲(ASUS WebStorage)目前已有1000多萬會員加入,共有20億個檔案資料分布在全球各資料中心。企業雲的實際發展,含括教育單位、金融單位與政府單位,共計50萬企業終端用戶使用華碩雲端技術平台。此外,在結盟營運商夥伴面向,與中租迪和共同發起中小企業雲端服務聯盟,並偕同遠傳電信推出Super-Cloud,拓展大、中小型企業市場,提供安全無慮、彈性且完整的雲端儲存服務。
高彈性創意雲平台 突破舊有技術限制
華碩雲端在今年4月開放API,至今已有許多夥伴加入創意雲平台的開發者行列,同時也針對各個企業的需求做了客製化的調整,並透過華碩在品牌上的耕耘,將合作夥伴的創意App帶領到市場上。從建立資料開始,個人雲可透過App將文件資料活用,令雲端不僅能儲存資料,且在任何數位移動平台上都能具有運算和分析能力。
因此,華碩雲端致力做到更精準的語意分析讓使用者檢索文件時更為輕鬆,而開發者在創意雲平台上能夠直接使用創意雲提供的技術做出想要的應用,無須擔心技術問題。換言之,華碩創意雲利用開放的API協助企業整合現有應用,且開發者可撰寫出更具創意的應用程式。目前開發者數量在半年內已達131位,更不乏國外開發者來支援此平台。透過開發者及企業客戶的回饋,華碩雲端在刪除、儲存、分享技術做出突破和精進,誤刪的檔案可在30天內救回,資料儲存能超越跨平台跨語言的技術架構,也可透過混合雲進行同步存取。在共享空間上,則實際做到了人性基礎的分享與資料安全、隱私之間的平衡境界。
另外透過應用軟體串流技術(Application Streaming),創意不會被竊取,不須修改既有傳統軟體,只要利用串流技術便能快速雲端化,在雲端運算上則是將既有計算平台整合進雲端資源提供創意雲更多計算功能,並且利用創意雲API與WebStorage,將資料連結至雲端,如此情境下開發商可找到適合本身的應用方式,快速驗證並實現自己的創意,加上華碩行銷平台的強力行銷與千萬會員數所提供的市場規模,讓開發商有更多在消費者及企業客戶前曝光的機會,透過此正面循環進一步將雲端的生態圈變得更緊密,進而帶動雲端商機的大爆發。
整合雲端技術 實現創新應用
ASUS AiCloud是為解決在外檔案無法取得、免費空間不大,及長輩未必會使用雲端服務等缺失而構想出來,華碩雲端扮演中介角色,提供各方文件資料做串接應用,在家裡電腦上傳到華碩路由器,再從華碩路由器同步到華碩雲端的個人空間內,在戶外或公司即可透過移動裝置或筆電自華碩雲端的個人空間取得文件資料,反之亦然。透過路由器和華碩雲端的簡單連結,便能同步並分享檔案,不僅具高支援度、可做到智能接收,同時更加值路由器產品價值,實現軟硬整合的創新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