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澎720元時薪搶人真的好嗎?104分析背後兩大效益、一大致命傷
酷澎720元時薪搶人真的好嗎?104分析背後兩大效益、一大致命傷

在人才競爭激烈的時代,雇主品牌除了自身的文化與願景,給員工的薪酬、職涯發展與工作環境,也成為人才評估企業價值的重要依據。對求職者而言,一家公司是否值得加入,往往取決於其在這些方面的表現。

然而,當多數企業薪資差距有限,強調願景與成長價值時,跨國電商巨頭酷澎卻在 618 購物節以「夜班 720 元」的時薪招募倉儲理貨臨時人員,消息一出便引發廣泛討論。酷澎這場高薪徵才,究竟只是短期搶人,還是另一種雇主品牌策略?會對其他競品帶來何種影響?

酷澎用 720 元時薪搶人,工讀生 3 天可領走 1 萬 8

今年「618 年中購物節」,酷澎推出了突破性人力策略,在台大舉辦短期徵才活動,針對倉儲理貨人員祭出 3 倍加碼時薪:日班時薪 630 元 、夜班更高達 720 元,若符合資格的工讀生在這段期間上 3 天班,單日入帳能超過 5,000 元,一次就能領走近 18,000 元。此舉不只在短時間內迅速補足出貨高峰所需人力,並成功引發話題。

重要的是,這些時薪「看得到也吃得到」。就有網友在 Threads 社群平台上,實際分享了這段打工的心得。該網友表示,自己前往桃園觀音上夜班,3 天就入帳 17,280 元。由於應徵熱度太高,光是報到排隊等上工,就花了近兩小時。

此貼文一出,就有許多網友留言表示:「時薪 720 元只比醫生低耶」、「羨慕觀音人」、「工作 3 天, 1 天 8 小時,就領其他服務業半個月的薪資」;不過也有網友直指,工作雖然薪水很高,但內容也相對辛苦,包括揀貨、搬運、打包與品管,對體力都有一定要求。不過,網路熱烈討論的同時,也代表酷澎策略成功引發話題。

高薪搶人背後,蘊含 2 大效益

酷澎用時薪 720 元搶人,到底在玩什麼策略?104 人力銀行資深協理江錦樺分析,酷澎敢這麼做,主因是找這批臨時工,不需長期經營留才策略,可專注於短期吸引求職者眼球即可。他說:「此策略替酷澎帶來 2 大效益。」首先,透過這波高薪徵才,酷澎確實快速補足檔期前的倉儲人力缺口,確保出貨時效不受影響;另外,這舉動也帶來社群自發分享,讓媒體大篇幅報導,將「酷澎=大方給薪」的印象迅速擴散。

對其他物流業者而言,這場高薪攻勢衝擊不小。短期來看,江錦樺點出:「由於桃竹地區,向來為台灣倉儲物流人力集中地,因此酷澎在 618 檔期,用薪資水準高出一般市場近三倍的價格徵才,的確會造成人才被洗走。」面對此舉,許多業者措手不及,即使發現對手攻勢,短時間難以負擔、跟進。

酷澎
圖/ Coupang提供

長期而言,江錦樺指出,求職者會出現「酷澎薪資給得大方」的印象,提升公司整體吸引力。此說法也得到數據驗證,從 104 內部資料顯示,6 月求職者搜尋兼職工作與酷澎公司關注數大幅提升,甚至一度進入排行榜前十名,對其他品牌來說,將成為吸引人才的危機。

延伸閱讀:momo龍頭地位危了?酷澎法說會上釋出3個危險訊號:這點比本土電商更像科技公司!

用薪資形塑雇主品牌,恐成兩面刃

過去許多台灣企業在塑造雇主品牌時,在薪水之餘,往往聚焦於文化、願景、成長機會等無形價值。然而,酷澎此次選擇用最直接的薪資吸引力作為溝通手段。江錦樺解釋:「雇主品牌是指勞動市場上可能潛在的求職者,看這家公司是不是他們認同的優良工作環境,因此經營雇主品牌,最大目的就是要吸引人才。」薪資當然是雇主品牌的重要構面之一,只是每家企業會依產業特性與人才策略,決定要在哪個構面重點發力,只是過往鮮少有品牌,用3倍薪資來搶人。

江錦樺認為,高薪當然能快速吸引大量應徵者,對外傳遞「薪資大方」形象,也可能提升工讀以外職缺的吸引力,認為薪資待遇有更大的彈性;不過,這同時也蘊藏風險。江錦樺分析,這容易吸引「只為薪資而來」的人才,一旦企業出現薪資水準下降或經營狀況改變,員工流失率就會提高。他補充:「 品牌未來若缺乏共鳴、成長機會、工作環境等『鉤子』作為吸力時,留才難度就會提升。

延伸閱讀:影片|蝦皮衝刺當日到貨!全台逾2,000家門市支援「今天訂今天到」:什麼是無包裝配送?有哪些限制?

酷澎未來檔期可能重複操作,專家提其他品牌解方

至於未來,江錦樺認為:「酷澎極有可能在雙 11、雙 12、春節等旺季重複類似操作。」因為這種短期高薪策略,不僅補足人力需求,還兼具行銷效益,尤其酷澎目前在台灣市場仍屬後段班,仍在積極提高市占,藉由引發話題提高知名度,增加的銷售額能再回饋給員工,形成正向循環。對酷澎而言,此前期成本仍在可承受範圍。

面對這樣情況,其他物流業者難以用薪資正面對決。因此,江錦樺建議能採用擴大招募區域,提供交通補助或延長工時等方式應對。他說:「若找不到桃園的人力,可以擴大到新竹、台北或台中,透過交通接送,或通勤時間算時薪,解決這個問題。」

酷澎以高薪臨時工策略,雖然短期內確實解決人力缺口並製造話題,但長遠來看,也挑戰了傳統「雇主品牌」僅靠文化與願景取勝的想像。對競爭對手而言,這不只是 618 檔期的一次人力戰,更意味著未來在招募策略、薪酬設計與雇主品牌經營上,都必須重新審視定位。物流業的人才競賽,恐怕才正要開始。

本文授權轉載自《FC未來商務》

關鍵字: #Coupang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彰化,是活的!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源創圓,看交通、建設、生活等多方面向,如何從300年中轉譯甦醒,令過去翻頁至今,創建未來!
彰化,是活的!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源創圓,看交通、建設、生活等多方面向,如何從300年中轉譯甦醒,令過去翻頁至今,創建未來!

2025台灣設計展將開展!本次由彰化縣政府建設處 陳昌茂處長與策展人何來香,共同聊聊「圓未來之行」展覽與其背後的城市發展與公共建設,時代帶來了哪些蛻變與機會,彰化的未來,會是什麼模樣?陳昌茂處長談到:「先輕鬆聊聊彰化最為人知的印象吧,許多外地人提到彰化,就是控肉飯與肉圓,美食旅遊確實是大家的共同嗜好,但是否有其他的深度內容,能給大眾重新認識彰化的機會?『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就是一個好契機。

圓未來之行,與城市一起成長:你所知道的彰化,它是什麼?

300年來的發展,彰化的農業與工業在國內甚至國際都佔有舉足輕重的角色,半工又半農的發展成了城市獨有特色,在行政區劃及地方制度的調整下,縣市間的城鄉差距造成了資源上的落差,因此,政府近年於交通、城市規劃與建設上積極推動許多計畫,此次的展覽為的就是讓民眾看見設計中與蛻變進行中的彰化,包含:彰化交流道的農業區解編、國民運動中心興建、規劃與建設八大生活圈轉運站及全國首創的長照衛福大樓等等,從交通、建設面改善實質生活,正是此次展覽核心,透過時代回顧轉譯為當代及未來發展能量,讓彰化充滿地方鮮活的發展魅力。」

策展人何來香說起,『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時間、轉譯、共創為展出主軸,將時間梳理成「過去─現在─未來」,包含:源(回顧記憶與成長記號)、緣(轉譯與生活)、圓(圓未來城市之貌)、合(共創未來),一如處長所說,將300年的背景梳理轉譯,在「交通、建設、生活」呈現,將其佈局為:三個室內展區X一個戶外展區,透過線上互動與實體呈現,讓彰化時代(過去─現在─未來)逐漸活起來,從低調走向鮮活光亮,「現在」,正是未來的縮影與定錨力量。

圖二.jpg
「圓未來之行」兩大重要推手:策展人何來香、彰化縣政府建設處陳昌茂處長。
圖/ 彰化縣政府

四大展區表述「三源一合」:未來可以被共創,一同設計理想的生活模樣

『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共有四大展區,規劃為:源(記憶之源)、緣(轉譯之間)、圓(未來城市)、合(共創未來),同時串接著「時間:過去─現在─未來」的脈絡線,一覽城市的成長姿態。走進展區,開始從「過去」中逐漸甦醒,壓艙石、鐵道枕木等建材文物彷若時光倒流,將觀展者帶回記憶之源,透過佈局中的架構語言,從最微觀的建築元素開始見證曾經,呈現彰化的移居風光;來到「現在」,城市逐漸有了治理與變化,交通疏通了生活與流動,當下的建設創造了更多的「宜居」,像是:「共生共享」,表述著近年的建設成果,如:交通樞紐轉運站、伸港青年住宅、鹿江綠建築,以及老屋改造返鄉青年創業案例等,透過不同形式的交通、城市建設的延伸,以延續更多的綠化、永續、教育與建築示範及全齡照顧與幸福範例城市、共融場域等,舒展著彰化的此刻宜居。
而「未來」正在萌發的可能性,則以情境式劇場呈現城市建設藍圖,置身體驗充滿希望的願景,陪伴居民一起邁向未來。

圖三.jpg
員林市衛生所暨長照社福大樓新建工程拿下第23屆公共工程建築工程類金質獎,建築採全齡化無障礙、節能減碳設計。
圖/ 彰化縣政府

陳昌茂處長與策展人何來香提到,「未來城市」象徵著:綻放、圓滿、快捷與新鮮,展區整體風格呈現現代、乾淨、溫暖的未來感,此區域特別設計一個共創互動環節,以大尺度的城市規劃角度出發,邀請觀展者共同打造屬於彰化的未來城市,透過彰交特定區為城市共創背景,觀展者能透過平板互動,依需求、喜好選定主題類型與建築,如:該區域希望如何發展?公園綠地(共融公園、生態濕地)、產業經濟(百貨商場、研發大樓)、休閒育樂(美術館、圖書館等),民眾意見將由 AI 即時生成建築並影響城市發展指數,進而反思發展過程中經濟建設與生活環境的平衡取捨,最終會將互動成果整理成報告做為縣府施政參考,此區域的未來,將是共創而生的實驗計畫之一。而代表「合」的「戶外串聯區」,則是由在地師生以自然素材共創的「魚的肚子是我們的生活」,延伸探索永續、自然、未來想像及綠色療癒,令「圓未來之行」參與民眾跨域孩童到成人,擁抱接納多齡意見,讓想像活躍充滿新鮮生命力。

彰化的蛻變,是成長留下的獨特印記──未來,由我們共創

有趣的是,『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本次展出地點為:彰化縣立鹿江國際中小學,它不僅是彰化首間公辦的雙語學校,也確定籌設高中部,以接軌國際的教育為目標。當展區中的時間(過去─現在─未來)與交通、建設、生活相互交融與牽連,讓每個時代的彰化,蛻變都因成長而留下獨特印記。從海洋(船運、通商)而生的彰化,在展覽中扣回海洋生態的共創溯源反思。

圖四.jpg
鹿江國際中小學新設高中部,預計117年學年度正式招生。
圖/ 彰化縣政府

陳昌茂處長認為,彰化的發展不必然要同於其他城市,當然也不會是其他城市的翻版,因為彰化有自己的專屬發展模式。期待透過此次展覽與共創,讓民眾與我們一起共同體驗最宜人與舒服的生活輪廓與幸福感受以及發掘彰化未來的無限發展可能;策展人何來香笑著分享,彰化是全球百大幸福城市的銀牌級城市,很期待各地民眾來參觀,重新感受彰化,並與群眾一同共創彰化。延續這樣的願景,彰化縣長王惠美也分享:「縣府其實一直在思考,如何擘劃下一個百年都市發展願景,讓民眾的生活變得更好,外移的人口逐漸回流。這些交通、城市建設的規劃、執行與聆聽大眾意見,都是為了一同探索未來、共同創造大家真正嚮往的生活」。

圖五.jpg
彰化縣長王惠美與縣府團隊積極規劃下一個百年都市發展願景,打造最宜居 幸福的城市。
圖/ 彰化縣政府

採訪・撰文/楊喻婷

【彰化縣政府 廣告】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