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 Festival活動精華報導-創意是救「市」主(下)
i@T Festival活動精華報導-創意是救「市」主(下)

金弘卓****─****增進社會性參與的溝通策略

哪一個廣告媒體可以讓你聽到 Donkin Donuts 廣播,就聞到咖啡香?聽起來很不可思議,但金弘卓做到了。金弘卓,來自韓國最大廣告代理商 Cheil 全球集團的執行創意總監,曾有一年獲得 11 座坎城金獅的驚人紀錄。今年就製作出包括 S-oil HERE! Ballon、E-mart Sunny Sale、Dunkin' Donuts Flavor Radio、Samsung Electronics Insight Exhibition 等多項令人過目不忘的大獎案例。如何想辦法讓「全民動起來」,創造出一種共享價值是他今天分享的主題。

「現在消費者已經不看電視廣告了,在看的都只是客戶而已。」、「我們整天工作都只為了要娛樂客戶而已。」。很多數字都顯示出,現在的消費者越來越不簡單,七成的人透過推薦而購買,七成的資訊也是被消費者自己控制著。金弘卓提到代理商能做的,很簡單,就是「參與」,和「分享」。廣告不再只是「呈現」,而是鼓勵人們參與其中。有時候會帶起一股趨勢、有時候參雜點文化性,有時則真的幫助消費者解決了問題;當一旦他們參與了,就有機會能更帶動分享繼續傳播下去。

未來,科技再繼續進步下去,無論載體再怎麼變,人們樂於分享、喜歡感動的這件事情,是不會變的。對他來說,創造一個遊樂場,讓大家眼睛一亮,哈哈大笑;讓人們有感覺,不是只是剎那即逝的資訊,是會留下一點東西在心裡的。那層價值就已經超越了產品本身。金弘卓表示,自己從事廣告行業 20 年,不要只是個創意總監,更樂於當個 Value Creator。

川村真司****─****如何每次都創作前所未見的創意

有想法沒什麼了不起,重要是你能不能把你天馬行空的奇想做出來。只有 33 歲的川村真司是日本獨立代理商 Party 裡最年輕的一位,原本是程式人出身,卻在加入設計大師佐藤雅彥研究室時,被設計的世界吸引。川村先後加入過博報堂、日本 BBH、阿姆斯特丹180、紐約 BBH,紐約 W+K 等,獲得過包括坎城創意獎在內許許多多的獎項,並在 2011 年獲選 Creativity 雜誌「全球創意五十傑」排行榜的一員。

在川村真司執導的「Bright Siren」這支 MV 裡,建築了一道由 250 臺單眼相機的閃光燈組成的光牆,利用同步技術組讓閃光燈組成想要的圖像,創造出令人為之驚艷的效果。從他講解這支 MV 的拍攝過程就可以瞭解他們的瘋狂和執著之處。他表示,我們在腦力激盪時,總有一些有趣的想法,但常常會因為現實的限制(無論是金錢、技術、器材)而放棄。川村真司在執行這支 MV 的拍攝過程中,也常常問自己也被客戶問,到底能不能做到?面對客戶的質疑,川村就像一個在實驗室裡不斷嘗試的大男孩,去推演各種不同的可能。川村秀出了另一支 MV「日々の音色」試拍的雛形影片,簡單找了朋友幫忙一起拍,其中甚至有他一個人就包辦了 64 個動作的畫面。光這支試拍影片腳本準備及拍攝就花了兩週的時間,這樣的努力嘗試,不僅讓後面作業更加順暢外,確切地實踐了他所認為的「創意最大的殺手就是:放棄改進想法,懶惰。」

在這場演講中,川村分享了多件作品去解釋了創新三大元素,創意的流程(Creative Process)、媒體的應用(Use of media)與會說故事的技術(Storytelling technology)。過去文案與創意的組合已不全適應現今世代,創意人員還必須要瞭解手上的每一樣工具能做到多少事、產生什麼效果,運用新的科技、技術來說故事,才可以孕育出一個讓人真正們體驗、參與、互動的好創意。

除了國際大師分享,台灣的數位代理商們也於此次 i@T  Festival  與大家交流分享各家觀點和經驗。講者包括 e21 摩奇創意互動行銷事業處總監楊懿珍、米蘭 Medialand 董事總經理陳琦琦、穿透力創意行銷創辦人張達志廣告與導演羅品喆、橘子磨坊數位創意溝通創意總監溫榮献、Z1 Star Digital 的兩位創意合夥人-不來梅網路總經理張文健與網路基因資訊總經理施俊宇等。策展人賴治怡(小魚)也表示,i@T Festival 是個起步,將來可望打造出坎城跟 Spikes 同樣水準的專業會展,鼓勵更多團隊參與創意營,也讓創意產業成為台灣新形象,提昇品牌國力。

i@T Festival活動精華報導-創意是救「市」主(上)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補齊未來電子業版的關鍵拼圖!矽眾科技以高階溫度補償驅動晶片IP,助攻高階AI與車用市場
補齊未來電子業版的關鍵拼圖!矽眾科技以高階溫度補償驅動晶片IP,助攻高階AI與車用市場

你是否曾好奇,為何今日的手機能在艷陽下持續運作,而電動車也能從零下的極地順利駛出,精準感測周遭環境?

看似尋常的應用場景背後,其實隱藏著一顆默默進行的「溫度偏移校正」關鍵晶片。這類負責環境感知、並能進行溫度補償的「驅動晶片」,是電子元件穩定運作不可或缺的一環 。然而,這塊高階驅動IC的研發,長期以來卻是臺灣在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中相對薄弱的環節,使得臺灣眾多在零組件領域傲視全球的廠商,在高階應用市場中受制於人。

矽眾科技鎖定高階溫度補償驅動晶片IP,要替臺灣補足產業鏈缺口

「我們臺灣在零組件領域,其實有很多世界第一,例如在全球市佔率領先的振盪器,但始終難以打進高階產品線,就是因為缺少能驅動這些零組件的高階晶片。」矽眾科技創辦人陳世綸開宗明義地指出產業痛點。他解釋,許多臺灣零組件廠商雖擁有卓越的製造能力,但在高階驅動晶片上卻高度仰賴美日大廠,而國際大廠往往不願開放最先進技術,臺灣廠商因此缺乏在價值鏈高附加價值鏈段的話語權,只能在低利潤的紅海市場中競爭。如何打破技術封鎖、強化自主關鍵技術,成為臺灣電子產業邁向國際高端市場的關鍵課題。

而矽眾科技的成立,正是為了補上這道斷鏈而生。作為少數專注零組件驅動晶片矽智財(Silic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 IP)開發的企業,當AI運算與電動車市場爆發性成長,矽眾科技以可重複授權、穩定可靠的矽智財解決方案,成為產業鏈中不可或缺的關鍵推手。陳世綸說當高階電子產品對穩定性的要求日益嚴苛,就更考驗元件必須能在高溫、低溫甚至劇烈溫度變化下維持效能。這正是「溫度補償」(Temperature Compensation)技術的關鍵價值所在。

「矽眾科技的IP 就像貼心的助理,提醒元件「冷了多穿衣服、熱了脫下外套」,透過溫度補償即時調整參數,即使處於零下 40 度的嚴寒或高達 140 度的酷熱環境,訊號依然能保持精準一致。」陳世綸生動地形容 。

透過開發板進行晶片溫度感測與數位校準測試,確保 MEMS 感測器在不同溫度下依然能維持精準運作。
透過開發板進行晶片溫度感測與數位校準測試,確保 MEMS 感測器在不同溫度下依然能維持精準運作。
圖/ 數位時代

他進一步解釋,晶片內整合了類比的溫度感測器來偵測環境溫度,並將數據傳送給數位電路進行判斷與分析,數位電路再發出指令,精準校準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 感測器的參數,確保其在不同溫度下都能提供正確值,避免因溫度變化導致的誤差和功能喪失,例如手機熱當或汽車失靈 。這種「類比感知+數位判斷校準」的整合能力,正是矽眾科技在高階驅動晶片領域所構築的技術壁壘。

陳世綸表示,矽眾科技之所以選擇IP這條賽道,正是看準了其在產業中的獨特價值。作為IP公司,其設計模組能適用於從0.18微米的成熟製程到小於10奈米的先進製程,客戶可根據自身產品需求快速整合,大幅縮短開發週期。這種靈活性,不僅讓矽眾能服務更廣泛的客戶群,也賦予了臺灣零組件廠商快速切入高階市場的機會。

晶創IC補助計畫奧援,矽眾科技以IP挺進高階市場布局全球

然而,IP的研發是條燒錢的漫漫長路。陳世綸坦言,由於IP的價值在於其穩定性與可重複使用性,但要達到這個門檻需反覆測試與驗證 。他透露,矽眾科技的IP中,每個驅動電路區塊都必須經過數次的設計定案(tape-out)與實體測試,而每次的成本都高達數萬至數十萬美金不等。「沒有政府的計畫支持我們根本做不到,」陳世綸感念地表示,而他口中的計畫正是由經濟部產業發展署所推動的「驅動國內IC設計業者先進發展補助計畫」(以下簡稱晶創IC補助計畫),讓團隊得以持續突破與精進,追求每個電路區塊的極致穩定性與精準度。

晶創IC補助計畫的資金補助,不僅加速矽眾科技的測試進程,也成功讓這個具備溫補能力的高階驅動晶片IP跨入車用與AI市場 。陳世綸說明,此IP主要針對高階MEMS零組件,特別是應用於5G手機、低軌道衛星、AI伺服器中需要高頻率、高準確度且耐溫的振盪器 。同時,它也符合嚴苛的車用認證,確保車載系統在極端溫度下的穩定性 。此外,此IP亦可支援手機中的胎壓偵測、高度偵測等MEMS感測器,因未來的電子產品將大量使用這類元件,且需具備溫度補償能力以維持精準度 。

如今,矽眾科技已與美加、日本、歐洲及臺灣等國內外大廠展開合作。陳世綸欣喜地表示,許多客戶原本因買不到關鍵驅動晶片而受限於低階市場,現在矽眾科技的IP補上了這一塊,他們也終於能進軍高毛利產品線。目前,已有合作夥伴將矽眾的高階驅動晶片IP導入車用認證流程,未來甚至可望進一步進入低軌道衛星與醫療穿戴市場。

矽眾科技站穩利基市場,與全球MEMS企業共舞

有了晶創IC補助計畫的挹注,矽眾科技更能以關鍵 IP 、溫度補償技術,帶領團隊協助臺灣半導體產業鏈從
有了晶創IC補助計畫的挹注,矽眾科技更能以關鍵 IP 、溫度補償技術,帶領團隊協助臺灣半導體產業鏈從「代工製造」轉向「設計賦能」。
圖/ 數位時代

比起一家公司從頭到尾包辦整顆IC的傳統模式,IP公司更像是站在舞臺後方的設計者,協助每一位客戶量身打造表演服、背景道具與燈光效果,讓他們能快速踏上國際舞臺。「我們不做整套產品,但我們讓臺灣的零組件有機會躋身高階應用,不再只是代工。」陳世綸堅定地說,矽眾科技的策略,是站在面對未來5到10年需求的位置上,看見即將來臨的市場缺口,然後在它出現前就先把技術準備好 。

「我們希望矽眾科技未來是跟著全球 MEMS 企業一起共舞,」陳世綸生動的描繪出公司的願景,矽眾科技透過獨特的IP商業模式、關鍵的溫度補償技術以及晶創IC補助計畫的強力奧援,不僅成功在利基市場中站穩腳步,更為臺灣半導體產業開闢了一條高值化的新路徑。這項成果不僅是矽眾科技自身的里程碑,也證明臺灣的IC設計實力,已在全球高階半導體供應鏈中找到了新的戰略位置,從過去的「代工製造」轉向「設計賦能」,引領臺灣零組件產業邁向更高層次的全球市場競爭力。

|企業小檔案|
- 企業名稱:矽眾科技
- 創辦人:陳世綸
- 核心技術:5G通信、人工智慧、物聯網、車用電子矽智財(IP)設計服務
- 資本額:新臺幣1仟700萬元
- 員工數:6人

|驅動國內IC設計業者先進發展補助計畫簡介|
在行政院「晶片驅動臺灣產業創新方案」政策架構下,經濟部產業發展署透過推動「驅動國內IC設計業者先進發展補助計畫」,以實質政策補助,引導業者往AI、高效能運算、車用或新興應用等高值化領域之「16奈米以下先進製程」或「具國際高度信任之優勢、特殊領域」布局,以避開中國大陸在成熟製程之低價競爭,並提升我國IC設計產業價值與國際競爭力。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