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陪CEO坐在股東會台上的會計師
**用專業細心抓出細節裡的魔鬼,郭台銘也服氣
**薛明玲可能是第一個參加上市公司股東會的會計師。曹興誠時代的聯電、近幾年的鴻海,他都和電子業大老闆一起,坐在台上接受股東與法人的提問。為何他能贏得客戶的信任?
1.****數字力,知己知彼
今年6月,鴻海股東會上,司儀正在報告鴻海總資產與營收,郭台銘突然轉頭問薛明玲,「台積電的總資產和營收是多少?」「總資產約是8000~8500億,營收是4000~4500億之間。」儘管台積電並非客戶,薛明玲不疾不徐地說出它的營運數字。
接著,他在iPad上寫下兩家公司的重要營運數字比較,但沒提到毛利率。
郭台銘追問,「台積電毛利率多少?」「大約是4成5,」薛明玲回答。
會後,郭台銘告訴媒體,「鴻海毛利率比較低,但沒有一分錢花在不該花的地方!」而上述的這段話便成為隔天的新聞標題。
2.****預測力,沙盤推演
2009年鴻海股東會,司儀宣布將發放0.8元現金股利,但小股東希望提高到1元。與財務人員討論後,郭台銘當場允諾給出1.1元,股東會因此暫停,以重新計算盈餘分配表。
「董事長,新的數字是這樣,」薛明玲拿出一張紙,交給郭台銘;郭台銘正要親自宣布,「不用了,我已經交給司儀念了,」薛明玲又說。原來,他料到客戶可能提高現金股利,所以提前把現金股利從0.8提高到0.9元、1元、1.1、1.2元時的盈餘分配情況,都算出來了。
「只要10分鐘,任何一個會計師都算得出這些數字。但這些細節,就是讓客戶覺得你有用心的地方,」薛明玲認為,數字是大老闆關心的領域,也是會計師最能展現專業價值的地方;而既然與會,就該預先設想狀況、幫主席協調流程,「否則客戶為何要請你坐在台上?」
**薛明玲的管理講義
****DO
****1.****客戶沒想到的,要幫他想到;客戶想到但沒做好的,要比他做得更好。
****2.****身為專業人士,更要謙虛地學習。
****3.****對於同仁要「勤於指導、敢於要求」。
****DON'TS
****1.****不要邏輯模糊,否則容易蕭規曹隨,做出無法顯現自我價值的事。
****2.****選舉容易產生派系,不見得是企業產生領導人最恰當的方式。
****3.****同仁在組織未來的工作時間比主管長,決策時應多考慮同仁,而非自己。
** 資料來源《經理人月刊No.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