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著USB 3.0高速躍進 EPS兩年翻五倍(一)
搭著USB 3.0高速躍進 EPS兩年翻五倍(一)
2013.02.05 |

身為高速傳輸介面控制晶片的領導廠商,IC設計公司祥碩已創下了許多的第一和唯一,憑著優秀的研發力和執行力成功轉型,成為USB 3.0市場少數真正大賺的廠商。

就在華碩因為亮眼的營收表現,被法人不斷調升目標價的當下,其持股近五成的子公司IC設計廠祥碩科技也不甘寂寞,在景氣低迷的市場中,以營收年複合成長率(2009~2011)達101%的成績,搶在12月底前掛牌上市。

祥碩的董事長正是華碩執行長沈振來,總經理則為原華碩主機板事業部副總林哲偉,該公司與華碩的關係緊密由此可見。而祥碩也沒有辜負母公司盛名,在短短幾年間,就取得在高速傳輸介面控制器市場的領導廠商地位,並且EPS也在兩年間翻了近五倍,說它是華碩旗下的小金雞,一點也不為過。但是祥碩的發展並非一帆風順,如今的成績其實是來自於2008年金融風暴時,公司面臨重大經營危機後所創造出的轉機。

成立於2004年的祥碩,一開始與台灣當時大部分的IC設計公司一樣,是以做電視、MP3、數位相框等消費性電子晶片為主要業務,雖然那幾年也做出了一些成績,但市場卻一直無法放大。2008年的金融風暴發生後,全球景氣盪到谷底,祥碩的獲利開始碰到瓶頸,「那時才開始思考,如果一個產品已經RUN了幾年都沒有看到成果,那是不是還要繼續下去?」林哲偉說。

用「快速」轉虧為盈
那無疑是一個困難的時期。2007年才到祥碩任職的林哲偉,沒料到一年後就遇到公司年營收只剩下不到1千萬元的困境,「當時覺得這個公司快完蛋了,」現在林哲偉回憶起來還能笑著回答,但是當時他肩負重整公司業務的重大任務,心裡的壓力其實不是旁人可以體會。眼看舊產品已經無法再為公司貢獻有力的營收,開始一條新的產品線已是必然之勢。只是什麼樣的產品才是公司的新希望?

在與客戶的幾次談話中,林哲偉發現高速傳輸介面應用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因為市場有這個需求,但供應者卻少。「在做一個產品之前,首先要先分析競爭者,我發現國內業者這幾年做的都是觸控、LED或手機、電視類的低速產品,在高速這塊反而都是TI、NXT、PLM等美商或日商在做。另外這塊市場的門檻相對也較高,因為IC設計分為幾個部分,包含邏輯、service,是由很多模組才組成一顆IC,」林哲偉檢視了一下自己的研發團隊,發現祥碩的工程師能自己開發高速實體層的設計,在邏輯的部分也很強,「所以我們開始將自己定位成高速I/O創新的領導廠商。」

資料來源《數位時代No.223》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