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外看到保存良好的古老建築,讓台南謝宅的主人謝文侃把老宅當做住宿空間,打定主意要將台南甚至是台灣推向國際。不靠廣告,卻已接待26個國家的客人,住宿的3000多名旅客中,有一半都是外國人。
70間銀樓、12間電影院、台灣南部最大的布市場……,在100年前台南最繁華的心臟地帶西市場中,隱藏一棟五層樓房,至今已有60年歷史。拉開一樓店面旁的鐵門,手腳並用地爬上僅容一人通過的80度陡峭階梯後,你已正式踏入台南著名的老宅住宿空間「謝宅」。
爬上三樓,景致豁然開朗。廚房引進自然採光,陽光從上頭竹籬細縫灑落,光影變換迷人。餐廳擺放容納多人圍爐吃飯的大圓桌,外面則有跟餐廳同等面積的開闊院子,對比為了爭取更多珍貴市場空間而建的狹小樓梯,這個院子簡直是奢侈享受。「如果不是出生在這裡,我一輩子都不知道,原來市場上是過這樣的生活,」謝宅主人謝文侃笑著說。
謝文侃是謝家第三代,從祖母開始落腳西市場,以布匹生意起家,家族歷史接近百年,只要講到謝宅,謝文侃信手拈來就是一個故事。西市場謝宅是謝家第一棟改造完成的老房,在2007年開始提供外客住宿。兩年後,謝文侃改造了叔叔的房子,以樹為題,在屋內放置一棵貫穿一到三樓的40年楓香老樹,位於台南保安路的「謝宅3」就此誕生。
今年11月,改造外婆家的「謝宅4」,也即將對外開放。這次主題換成水,將台灣特有的突出水塔換成平面蓄水池,整棟房子都浮在水面上。至於一直未現身的祖母老宅「謝宅2」,則因為歷史悠遠,改造難度最高,完工時間未知。謝文侃透露,謝宅系列最終將發展至5間數量。
其實早在謝宅出現以前,謝文侃就對老宅有諸多想法。曾在澳洲留學六年的他,畢業後進入電子外商公司上班,負責國外業務,足跡踏遍40多國,每每在國外看到保存良好的古老建築,就會感嘆台南的老宅正以驚人速度消失。2004年,謝文侃和專科死黨,現為風尚旅行社總經理游智惟,共同發起「老房子俱樂部」,聚集一群熱愛老宅的人,推動老屋再生。
但大夥討論熱烈,卻苦無空間實現。後因謝文侃的爸爸中風嚴重,無法爬上陡峭樓梯,只好搬離居住半生的房子,老宅空間終於出現。於是謝文侃說服媽媽進行改造,她心想兒子說的改造應該只是做防水和刷油漆,「沒想到兩個月後我媽一看,怎麼牆也敲了,屋頂也掀了!」謝文侃笑著說。
巧妙融合新舊元素
即使翻新老宅,但一開始謝文侃並沒有經營住宿的打算。卻因後來聽到太多人說,到南部旅遊,只要在台南吃吃小吃,住宿到墾丁就好了。謝文侃不服,認為台南絕對值得停留一晚,於是決定改變念頭。
在五年前,用老宅當做住宿空間,謝宅算是第一人。謝文侃解釋,老房做成書店或咖啡店,人在裡面的時間大約兩、三小時,一旦要住在裡面,人和空間發生關係的時間卻變成24小時,有時甚至長達兩、三天,「一年四季都要讓房子是美的,多難呀!那種壓力之大一般人不敢碰。」
這個決定也讓謝文侃整整過了兩年奔波生活。「每周一到五我在國外飛來飛去,周末就回台南帶客人,連過年也在接客,整整兩年都沒休息。」直到客源穩定後,謝文侃才辭職專心經營謝宅。
改造後的謝宅,新舊融合的絕佳比例是最大特色。謝文侃透露,曾有設計師想把幾十年的檜木窗框全都拆掉,改成大片落地窗,「我知道會很美,但那就不是謝宅了。」考慮一周後,他還是婉拒這個提議。
但另一次,謝宅原有廁所只有一個馬桶寬,以前人都要坐著洗澡,改建時很多人認為保留古早特色即可。但謝文侃認為現代人都愛享受,因此決定把五樓整整一層空間,改成寬敞的磨石子浴室,「只是一味做舊是不行的,而是要讓老房受到廣大人的喜愛。」
讓台灣味在國際飄香
學企管出身的謝文侃,加上常年在國外闖蕩的經驗,一開始就打定主意要將謝宅,甚至是台灣推向國際市場。「外國人不會去台灣的峇里島風、希臘風民宿,所以台灣到底是什麼?」謝文侃很有自信地說:「我想讓他們知道,謝宅就是台灣!」
謝宅不是國際飯店,卻用道地的台南生活,吸引外國遊客爭相體驗,光靠這些人口碑宣傳,即使謝宅從不打廣告,卻能接待26個國家的客人,在住宿的3000多名旅客中,有一半都是外國人,「每組客人再帶來的客人,是你沒辦法想像的力量。」謝宅的美,就連在地人也著迷。來謝宅的客人有一成是台南人,最近的客人離謝宅路程僅兩分鐘,走回家拿牙刷再來住。
除了空間本身,謝宅另一個精彩之處,是訪客留言本。裡頭臥虎藏龍的高手很多,有人徒手畫出謝宅每層樓的透視圖,有人重繪餐桌圍爐的溫暖場景。唱片封面設計師蕭青陽、村上村樹作品譯者賴明珠、奇想創造執行長謝榮雅、平面設計師聶永貞、吉他名師董運昌、前亞都麗緻飯店總經裡蘇國垚,全是謝宅的座上嘉賓,也在上頭留下寶貴紀錄。
謝文侃坦言西市場謝宅是很「理想化」的事業,一整棟房子才接待一組客人,房費扣除導覽費、打掃費,以及老宅本身的折舊跟水電,僅能勉強打平。「但站在品牌角度卻很值得,而不是急著在我這代,或未來十年看到賺錢效益。」
謝文侃以京都的表屋旅店為例,至今已傳承11代共300年歷史,每間房間一晚要價5萬元台幣,18間房依舊天天客滿。「太短視的思考不會走得長久,30年後再看謝宅,絕對讓你眼睛一亮!」
而現在,老房子聚樂部也已變成老房子事務所,幫助其他老宅設計翻新,今年已推出第一個作品──位於台南復興路眷村裡的「小隱」,未來這會成為事務所的收入來源。
「以前在電子業做得再優秀,頂多就是遇到比爾蓋茲而已,現在我卻可以跟各領域的TOP坐在一起聊天。因為謝宅,這些人都出現在我的生活裡!」即使現在每天都工作到凌晨2點,但謝文侃的人生卻意外變得更加豐厚。
原文刊於數位時代雜誌2012年11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