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直擊】 Google~公平競爭,網路讓小企業也能做大行銷
【新加坡直擊】 Google~公平競爭,網路讓小企業也能做大行銷
2013.04.18 | 創業

Google今天(4/7)在新加坡所舉行的亞太區媒體與客戶活動,從搜尋引擎角色出發,解析中小企業在網路發展的現況與前景,Google亞太區總裁Karim Temsamani表示:亞太市場主要由中小企業組成,在網路使用盛行的情況下,現在是中小企業最好的發展機會,「科技讓新的商業模式成為可能,過去企業必須達到一定規模,才有能力編列行銷預算購買廣告,但現在Google提供簡便的網路行銷工具,讓中小企業能夠取得運用,與大企業公平競爭,讓行銷不受限於企業規模。」

Temsamani分析Google內部的廣告服務數據,發現亞太區成長最快的10個市場之中,中小企業所投放的廣告費用成長情況甚至遠高於美國,各個地區之中,印度在中小企業使用Google廣告服務的排名位居第一,新加坡中小企業使用Google廣告服務的比率高於英國與美國。可見亞太地區中小企業對網路廣告態度開放,也間接應證市場對網路廣告的接受度,將有利於Google拓展亞太區業務。

表格

對於推動亞太區中小企業網路銷售,Temsamani發現除了需要與中小企業溝通網路的重要性之外,亞太地區線上內容不足是一大挑戰,Temsamani觀察到三種已經嶄露頭角的潛力內容,一是YouTube影音教育內容,他表示他曾在公車上看到亞洲女孩在看教學影片,坐了40分鐘的車,就看了40分鐘的影片,二是Google地圖所標示出來的在地資訊,三是Google藝術計畫所刊載的在地文化性商品,都是帶動亞太地區網路內容的潛力類型。

與典型的電子商務平台網站相比較,典型服務商談論的多半是產品如何曝光、如何勝出,從搜尋起家的Google對電子商務觀念頗為特別,談論的是公平的機會、公平的競爭。

2006年當Google在台灣設立辦公室時,台灣網友習慣於花俏內容的入口網站,對於只有一個搜尋框的網頁有些使用障礙,當時我們的疑問是,「內容分類能夠提示網友,幫助找尋資料,Google為何不做」,台灣第一位Google員工、現任Google台灣董事總經理簡立峰回應:「雖然編輯之後有些內容能夠被看見,但也就等於有些內容『不被』看見,這對資訊本身不公平,也對使用者不公平。」 

DSC_3345

圖說:Google亞太區總裁Karim Temsamani(左)在2013年上任之後,首次與台灣媒體會面,與中小企業營運總監Kevin O’Kane(中)一同說明亞太區業務狀況。

現在「公不公平」的議題貫穿到電子商務市場,Google強調網路工具的近用性所帶來的平等,亞太區中小企業營運總監Kevin O’Kane解釋Google廣告競價制度,讓中小企業擁有與大企業相同的機會。O’Kane表示,Google開發出競價制度以前,不論線上或是實體廣告皆採「以量制價」的方式銷售,有就是廣告主投入越多預算、能夠獲得更高折扣,預算有限的中小企業從起跑點就已居於劣勢,「競價機制改變了這個現象,每個關鍵字不論被點擊一次或是一千次,不論是哪位廣告主所需付出的廣告價格都是一樣的。」

Google擅長用大視野的廣角境看世界,專注於平台服務,營造各種兩端之間的連結,例如消費者與品牌商、品牌商與供應鍊、資訊與找資訊的人…,從搜尋引擎角度提供網路銷售的途徑。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