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電視的確會創造新的內容市場,美國的ESPN或是Discovery等內容業者就是最好例子,」諾基亞(Nokia)多媒體事業部協理潘才俊指出,行動電視在硬體開發已不成問題,但是市場能否起來,決定的關鍵在於「內容」是否足以吸引民眾願意掏錢觀看。 像ESPN或是Discovery等已開始特別針對行動電視用戶創造新的內容,例如剪輯一天當中最精采的運動畫面等,潘才俊再一次強調:「內容,才是重點。」 不過,消費者究竟對於行動電視的內容需求是什麼?根據諾基亞二○○五年在全球試播行動電視的資料統計,最受歡迎的內容為新聞、運動、音樂、氣象、連續劇和紀錄片,主要以具備時間短、立即性、訊息性的影音片段最能為市場接受,因此既有的電視台業者就成為行動電視產業中,最有可能的內容提供者。 數位內容在行動電視成真 在目前全球數位電視廣播的規格未定條件下,內容提供者(如電視業者)等利用邁入成長期的3G網路來做為平台,採取影音串流技術是快速進入行動電視產業的最佳途徑。 根據工研院IEK在二○○五年調查指出,全球行動數據的營收占行動通訊總收入的比重,將由二○○四年的一二%,一路提高到二○○九年的二一%,「這是因為行動通訊的頻寬愈來愈大,讓過去網路上的數據應用逐漸開始向行動通訊遷移,」工研院IEK研究經理紀昭吟認為,過去在網路上發展不順的數位內容業者,將有再一次的機會,挑戰新興而起的行動電視市場。 電視與電信業者合作 以國內的年代電視台為例,旗下的I'mTV就成為年代在行動電視布局最重要的棋子,其所提供的內容,就是年代電視既有的節目,包括直播的新聞等,並沒有專為手機來設計新的內容,「因為那要花費許多的功夫,但是目前手機市場對電視台營收的貢獻非常小,遠不如既有的廣告收入,所以電視台頂多只是會把既有的內容稍做修飾,例如剪得更緊湊等,或是播放一些漏網的片段,」年代數位媒體技術長黃國峰說。 不過,其他像是中華電信也與華視合作推出戲劇的幕後花絮,遠傳電信與三立電視台,威寶則找上新加坡傳媒電視集團,推出專用於手機觀看的三分鐘電視劇︽天…使我愛你︾等。 從這些積極動作來看,工研院IEK產業分析師王英裕就認為,電視台把現成的內容做再利用,所要付出的成本有限,但是回收的力道卻可能無限,而且還能接觸到與過去不同層級的客戶,開發適用於手機應用的新廣告主,「這種投入的成本少,但是回收大,也難怪那麼多的內容業者會積極搶進行動電視這塊市場大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