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夯的可穿戴裝置中最熱門的就是智慧型手錶,但是智慧型手錶最大的限制就是螢幕太小,不可能像手機一樣越做越大。不過加州大學伯克利及戴維斯分校的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了一種利用超聲波的微型晶片,將這種晶片植入可穿戴設備後,後者就可以識別3D手勢。屆時我們只要比劃幾下就可以讓它聽從指令了。
此項同名技術由Chirp微系統公司開發,其目標是將這種晶片應用在從頭戴式裝置到智慧型手錶的一切東西上,未來只要是我們希望控制但又不方便操縱的電子設備都可以植入。
Chirp利用聲吶進行手勢控制。其內置的一組超聲換能器(小型聲共振器)可發出超聲波脈衝,脈衝遇到障礙物(如你的手掌)後會將迴聲傳給換能器,然後由與之相連的晶片計算經過的時間,通過這些時間信息,晶片能計算出一些3D手勢,範圍大概在1米之內。
目前Chirp 團隊正在構思一組基本的手勢命令,打算內置到支援Chirp的設備上,比方說把手從智慧型手錶螢幕拿開就代表放大圖片。當然手勢識別在應用還仍存在一些障礙,比方說有時候用戶可能只是想把手靠近手錶而已,晶片可能卻會誤認使用者想打開簡訊。
將手勢控制引入消費電子領域的產品不少,像微軟的Kinect、Leap Motion的Leap Motion控制器等。但是Chirp的獨特優勢是:超聲波控制不會受到光線太暗或太強的限制,白天黑夜均可操控且精確度更高;晶片面積比鈕扣電池還小,可植入到智慧型手錶或Google Glass之類的頭戴式裝置上;由於聲波速度比光要慢得多,因此晶片可以使用低速的電子器件,且功耗更低(手錶電池可支撐連續工作30 小時)。
資料來源 technologyr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