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大和實驗室,就沒有ThinkPad,若沒有ThinkPad這塊招牌,聯想買IBM的電腦部門就失去了意義。位於日本東京都外的大和市大和實驗室,領導了全球IBM筆記型電腦的規格、材料、技術、概念、設計,也是聯想併購IBM的交易中最有價值的資產,而前IBM技術長兼筆記型電腦副總裁內藤在正,就是統領這個實驗室的關鍵人物。
他曾在IBM工作約三十一年,並且是全球少數幾位IBM院士之一,到目前為止,他一共取得二十二項專利技術,專長在於電池、安全性與系統設計。IBM電腦部門與新聯想合併之後,內藤在正負責整合兩邊研發團隊,主持聯想筆記型電腦研發業務,領導原本的大和研發實驗室,以及位於北京、上海的研發實驗室。他日前來台演講親自與ThinkPad愛好者面對面,現場就拆解起機器,呈現實驗室中是如何用水浸、火烤各種方式測試機器的堅固性。以下是他接受《數位時代雙週》的訪問對答。
用雙品牌倍增市場規模
Q: 您在IBM工作時間長達三十一年,甚至獲得IBM院士的殊榮。在新聯想合併IBM個人電腦事業部之後到現在,您感覺最大的不同是什麼?
A 過去電腦事業部只是IBM的其中一塊事業,如今卻是聯想最核心的事業。以前我們只能做PC與筆記型電腦,現在範圍卻擴大了。
Q: 合併之後的聯想提出了ThinkPad與Lenovo的雙品牌策略,其主要目的為何?我們看到聯想在中國也推出手機與印表機,因此大和實驗室是否也會走出電腦領域,帶給我們其他驚喜?
A: 過去ThinkPad專注於商務市場,也是筆記型電腦頂級品牌的代名詞。雙品牌就是市場區隔,讓Lenovo主打消費市場。也就是說,ThinkPad主攻講求生產效率的大公司,Lenovo定位在中小型企業市場,在不同市場都提供具備主流功能但價位合理的產品。由於雙品牌及多系列產品推出,營業規模也會倍增。至於大和實驗室的工作重點,還是圍繞在「以PC為核心的產品」,沒有其他限制。
Q: 您目前除了在日本的大和實驗室之外,還需要統籌聯想位於北京、上海的實驗室。為您而言,跨區域以及跨文化的管理最大的挑戰是什麼?另外,在中國的工作者有沒有民族情感影響下的「日本情結」?
A: 過去的IBM很早就是一家國際性企業,有來自美國、日本、中國、以及其他國家的員工。我在IBM工作三十一年,對於如何跟不同國家、在不同文化環境下的工作,已經很有經驗。只要在所有人都能互相理解的背景下,無論是不是跨國、跨文化合作都毫無問題。事實上,要與來自不同國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共事之後,才是真正的國際化。對於你所說的兩個國家之間的情結,我個人完全沒有感受到。目前最大的挑戰就是如何讓團隊中所有人快速提升技能,因為市場需求與科技進步實在太快,每個人永遠永遠都需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工作技能。
創新才是產品開發的核心
Q: 全世界百分之八十的筆記型電腦都由台灣設計代工,包括過去的IBM以及現在的聯想。而目前這些ODM製造廠商開始重視工業設計,也都在國際大獎有不錯表現。以您作為資深產品開發管理者的角度,您如何看待工業設計在產品開發中的角色?
A:工業設計只是筆記型電腦產品開發的一個環節,創新與技術才是核心。「為何設計?為誰設計?」不只是工業設計師,包括所有產品開發者都要經常思考這些問題,去想像使用者的情境。每一台ThinkPad都必須從三個點來出發,分別是普及性、用戶中心與品牌指標。以「普及性」為例,是指任何人在任何場所,面對任何狀態都能使用。比如在對殘障人士的關懷方面,以前ThinkPad的機蓋上有兩個開關,而現在只有一處,這樣只要用兩根手指,就可以自己打開機蓋。我們還針對電源開關進行改善,這樣高度殘障者就只用嘴叼著滑鼠筆也能操作。
用戶中心的思考可以從我們自行開發的外掛軟體中體現。例如網路自動適應軟體,無論你是在辦公室、家裏,或是在機場、旅館,能自動地連接網路,不需要不斷地來回改變上網設置。而主動硬碟保護技術可以讓電腦在跌落到地上前,進行磁頭歸位,防止硬碟受到破壞。這些都是原本IBM的ThinkVantage當中最有代表性的技術。最後,我必須要強調工業設計的重點,是以設計語言傳達品牌背後精神,而非單純「為設計而設計」,那樣的話就是藝術領域了。我們希望使用者每次看到ThinkPad,都能聯想到「安全、可靠、品質」這些特質。
黑色IBM永遠是經典
Q: ThinkPad一直堅持黑色外觀,直到前一陣子Z系列才多出一款暗銀色。在筆記型電腦產品週期愈來愈短的時代、外觀愈來愈花俏的時代裡,為何您還要堅持這樣的設計?
A: 外觀來說,我希望黑色就是等於ThinkPad,永遠都是。例如你看到法拉利與瑪莎拉蒂的跑車,它們也是數十年如一日的經典設計款,這些年來只有稍微作些微調。因為經典就是經典,愛好者可以從外觀一眼就辨識的出來。黑色是最經典的顏色,商務工作者也不用擔心會弄髒、容易破損。「ThinkPad is always ThinkPad」,不會改變。不變的堅持就是ThinkPad的品牌精神,不需要隨波逐流。Z系列推出暗銀色只是給消費者多一種選擇,我們還是堅持原有的ThinkPad精神。
Q: 由ThinkPad帶領下的筆記型電腦產業的趨勢為何?
A: 多核心處理器一直是趨勢,另外在兩年內,我認為記憶體與硬碟的容量都會升級一倍,以後四GB記憶體、二百GB硬碟、相容54GB藍光DVD與30GB高畫質DVD的光碟機、無線上網速度增加為每秒六百位元的802.11n規格、加上內建高速無線廣域網路如HSDPA與EVDO等第三代行動通訊規格,都會成為主流機種的配備。商用機種的面板,以低耗電、高亮度、以及高解析度為主,走向寬螢幕與更高亮度,還可出現出現可維持八個小時電力的機種。整合更高階的產品功能、以及無線化的行動趨勢,仍是最重要的發展重點。
內藤在正
聯想電腦筆記型電腦事業處副總裁、日本大和實驗室負責人、新聯想研究院院士
1952年生。1974年慶應大學畢業之後,便進入IBM工作長達31年時間。他是一手催生IBM筆記型電腦ThinkPad的創始者,被譽為「ThinkPad之父」。1992年擔任ThinkPad首席設計師,2001年成為IBM院士,2003年成為IBM個人電腦事業部副總裁兼技術長。聯想合併IBM電腦部門之後主持其筆記型電腦研發業務,領導包括日本大和研發實驗室、工業設計研發團隊以及位於北京、上海的研發實驗室,整合IBM和聯想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