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創新,ThinkPad才能永遠是經典!」
「因為創新,ThinkPad才能永遠是經典!」
2006.03.15 | 人物

沒有大和實驗室,就沒有ThinkPad,若沒有ThinkPad這塊招牌,聯想買IBM的電腦部門就失去了意義。位於日本東京都外的大和市大和實驗室,領導了全球IBM筆記型電腦的規格、材料、技術、概念、設計,也是聯想併購IBM的交易中最有價值的資產,而前IBM技術長兼筆記型電腦副總裁內藤在正,就是統領這個實驗室的關鍵人物。
他曾在IBM工作約三十一年,並且是全球少數幾位IBM院士之一,到目前為止,他一共取得二十二項專利技術,專長在於電池、安全性與系統設計。IBM電腦部門與新聯想合併之後,內藤在正負責整合兩邊研發團隊,主持聯想筆記型電腦研發業務,領導原本的大和研發實驗室,以及位於北京、上海的研發實驗室。他日前來台演講親自與ThinkPad愛好者面對面,現場就拆解起機器,呈現實驗室中是如何用水浸、火烤各種方式測試機器的堅固性。以下是他接受《數位時代雙週》的訪問對答。

用雙品牌倍增市場規模

Q: 您在IBM工作時間長達三十一年,甚至獲得IBM院士的殊榮。在新聯想合併IBM個人電腦事業部之後到現在,您感覺最大的不同是什麼?
A 過去電腦事業部只是IBM的其中一塊事業,如今卻是聯想最核心的事業。以前我們只能做PC與筆記型電腦,現在範圍卻擴大了。

Q: 合併之後的聯想提出了ThinkPad與Lenovo的雙品牌策略,其主要目的為何?我們看到聯想在中國也推出手機與印表機,因此大和實驗室是否也會走出電腦領域,帶給我們其他驚喜?
A: 過去ThinkPad專注於商務市場,也是筆記型電腦頂級品牌的代名詞。雙品牌就是市場區隔,讓Lenovo主打消費市場。也就是說,ThinkPad主攻講求生產效率的大公司,Lenovo定位在中小型企業市場,在不同市場都提供具備主流功能但價位合理的產品。由於雙品牌及多系列產品推出,營業規模也會倍增。至於大和實驗室的工作重點,還是圍繞在「以PC為核心的產品」,沒有其他限制。

Q: 您目前除了在日本的大和實驗室之外,還需要統籌聯想位於北京、上海的實驗室。為您而言,跨區域以及跨文化的管理最大的挑戰是什麼?另外,在中國的工作者有沒有民族情感影響下的「日本情結」?
A: 過去的IBM很早就是一家國際性企業,有來自美國、日本、中國、以及其他國家的員工。我在IBM工作三十一年,對於如何跟不同國家、在不同文化環境下的工作,已經很有經驗。只要在所有人都能互相理解的背景下,無論是不是跨國、跨文化合作都毫無問題。事實上,要與來自不同國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共事之後,才是真正的國際化。對於你所說的兩個國家之間的情結,我個人完全沒有感受到。目前最大的挑戰就是如何讓團隊中所有人快速提升技能,因為市場需求與科技進步實在太快,每個人永遠永遠都需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工作技能。

創新才是產品開發的核心

Q: 全世界百分之八十的筆記型電腦都由台灣設計代工,包括過去的IBM以及現在的聯想。而目前這些ODM製造廠商開始重視工業設計,也都在國際大獎有不錯表現。以您作為資深產品開發管理者的角度,您如何看待工業設計在產品開發中的角色?
A:工業設計只是筆記型電腦產品開發的一個環節,創新與技術才是核心。「為何設計?為誰設計?」不只是工業設計師,包括所有產品開發者都要經常思考這些問題,去想像使用者的情境。每一台ThinkPad都必須從三個點來出發,分別是普及性、用戶中心與品牌指標。以「普及性」為例,是指任何人在任何場所,面對任何狀態都能使用。比如在對殘障人士的關懷方面,以前ThinkPad的機蓋上有兩個開關,而現在只有一處,這樣只要用兩根手指,就可以自己打開機蓋。我們還針對電源開關進行改善,這樣高度殘障者就只用嘴叼著滑鼠筆也能操作。
用戶中心的思考可以從我們自行開發的外掛軟體中體現。例如網路自動適應軟體,無論你是在辦公室、家裏,或是在機場、旅館,能自動地連接網路,不需要不斷地來回改變上網設置。而主動硬碟保護技術可以讓電腦在跌落到地上前,進行磁頭歸位,防止硬碟受到破壞。這些都是原本IBM的ThinkVantage當中最有代表性的技術。最後,我必須要強調工業設計的重點,是以設計語言傳達品牌背後精神,而非單純「為設計而設計」,那樣的話就是藝術領域了。我們希望使用者每次看到ThinkPad,都能聯想到「安全、可靠、品質」這些特質。

黑色IBM永遠是經典

Q: ThinkPad一直堅持黑色外觀,直到前一陣子Z系列才多出一款暗銀色。在筆記型電腦產品週期愈來愈短的時代、外觀愈來愈花俏的時代裡,為何您還要堅持這樣的設計?
A: 外觀來說,我希望黑色就是等於ThinkPad,永遠都是。例如你看到法拉利與瑪莎拉蒂的跑車,它們也是數十年如一日的經典設計款,這些年來只有稍微作些微調。因為經典就是經典,愛好者可以從外觀一眼就辨識的出來。黑色是最經典的顏色,商務工作者也不用擔心會弄髒、容易破損。「ThinkPad is always ThinkPad」,不會改變。不變的堅持就是ThinkPad的品牌精神,不需要隨波逐流。Z系列推出暗銀色只是給消費者多一種選擇,我們還是堅持原有的ThinkPad精神。
Q: 由ThinkPad帶領下的筆記型電腦產業的趨勢為何?
A: 多核心處理器一直是趨勢,另外在兩年內,我認為記憶體與硬碟的容量都會升級一倍,以後四GB記憶體、二百GB硬碟、相容54GB藍光DVD與30GB高畫質DVD的光碟機、無線上網速度增加為每秒六百位元的802.11n規格、加上內建高速無線廣域網路如HSDPA與EVDO等第三代行動通訊規格,都會成為主流機種的配備。商用機種的面板,以低耗電、高亮度、以及高解析度為主,走向寬螢幕與更高亮度,還可出現出現可維持八個小時電力的機種。整合更高階的產品功能、以及無線化的行動趨勢,仍是最重要的發展重點。

內藤在正
聯想電腦筆記型電腦事業處副總裁、日本大和實驗室負責人、新聯想研究院院士

1952年生。1974年慶應大學畢業之後,便進入IBM工作長達31年時間。他是一手催生IBM筆記型電腦ThinkPad的創始者,被譽為「ThinkPad之父」。1992年擔任ThinkPad首席設計師,2001年成為IBM院士,2003年成為IBM個人電腦事業部副總裁兼技術長。聯想合併IBM電腦部門之後主持其筆記型電腦研發業務,領導包括日本大和研發實驗室、工業設計研發團隊以及位於北京、上海的研發實驗室,整合IBM和聯想團隊。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TWNIC歡慶25周年加碼挺新創 ,52168免費域名方案!從創業第一天開始就打造新創數位競爭力、強化數位資產
TWNIC歡慶25周年加碼挺新創 ,52168免費域名方案!從創業第一天開始就打造新創數位競爭力、強化數位資產

每年在台灣約有超過8萬家新設公司商號的誕生,然而根據台灣網路資訊中心(TWNIC)內部統計數據顯示,真正完成網站架設、踏上數位轉型起點的新設立公司卻不到一成。這意味著絕大多數的新創團隊或微型企業,雖然正式登記成立,卻仍缺乏最基本的「數位門牌」,也就是企業的專屬域名名稱。

TWNIC 執行長余若凡指出,這看似是台灣新創團隊在數位轉型上的一個缺口,實際上卻是關鍵成長與強化自身數位資產的關鍵。「域名其實是數位轉型的起點,如果沒有自己的域名,基本上就還沒真正開始。」她強調,數位轉型已經不只是上雲端或導入 IT 設備,更進一步的是「建立數位信任」;但眼下許多新創連第一步都還沒跨出。

三大現實痛點突顯,域名是新創跨出數位轉型第一步的關鍵

余若凡觀察,許多新創公司之所以未能及早佈局域名與數位資產,主要來自三個現實因素。首先是資金有限。對於初創立的新創團隊來說,創業初期事務繁雜、資金有限,許多團隊會優先把錢投入營運,對域名或網站架設常抱持「之後再說」的心態。其次,則是缺乏整體數位策略的構想。余若凡表示,許多新設企業或新創團隊少有在成立之初就規劃品牌的數位溝通路徑,更遑論導入數位品牌策略。

最後是對「數位信任」的認知不足。余若凡提到,許多企業直到品牌被仿冒、消費者受詐騙波及時,才意識到域名的重要性。「你等到有名氣後再來搶域名就太晚了。」她特別提醒。一旦品牌名稱被他人搶先註冊,甚至被詐騙集團利用,損失往往難以挽回。

而看在余若凡的眼裏,域名對於新創企業其實有三重意義。第一,它是企業的「數位門牌」。清楚、好記的域名能讓消費者快速找到企業,也代表著品牌在網路上的官方身分。第二,它是品牌行銷的起點。她指出,你必須要有自己的家,然後再去連結各種社群平台與通路。擁有域名,可以將社群經營、搜尋流量與品牌曝光整合在一起,累積成企業的長期數位資產。第三,它也是防禦性的工具。許多企業認為「不架網站就不需要域名」,但實際上,單純註冊域名就能防止他人搶註或利用相似網址詐騙,成本只要幾百元,卻能省下未來更多麻煩。

台灣網路資訊中心 余若凡執行長
圖/ 數位時代

從「免費申請」到「快速架站」,52168為新創打造快速數位起步

為協助更多新創企業補上這一塊關鍵拼圖,TWNIC 為歡慶25周年,今年特別規劃「52168 Go! 免費域名註冊方案」,更首度針對自112年起的新設公司與商號,加碼免費提供含「com.tw 或 .tw」及「.台灣」等兩筆域名的註冊。這不僅讓新設公司能以0元自選擁有自己的域名,及低成本建置國際品牌識別,中文域名更能讓以在地化為優先的新設公司、新創團隊或是擁有創意諧音名稱的店家,直接使用最具代表性的中文作為數位門牌。

「我們希望透過免費的方式,讓企業更容易跨出第一步,養成擁有自己數位門牌的習慣,無論是用來建品牌、做轉址,或先作為防禦性註冊,都可以開始累積數位資產。」余若凡表示。今年TWNIC方案不僅延長了申請對象的年限,也在免費之餘特別簡化申請流程,讓新創團隊輕鬆完成。余若凡說,企業只要備妥公司或商號設立證明,線上填寫資料、選好想要的域名並上傳文件,最快一個工作天內即可生效。

「我們希望讓這件事情的流程簡化到創業家們用幾分鐘就能完成申請,」余若凡笑說。不僅如此,TWNIC 也希望讓這項服務的效益極大化,不只是積極推動域名的申請,更同步規劃了後續的配套措施。申請完成後,企業可以透過「轉址教學」將域名直接連結至現有的社群媒體等平台,不需額外調整營運模式,就能立即擁有屬於自己的專屬門牌;同時,TWNIC也提供大型雲服務供應商的免費空間作為範例,提供清楚的「架站」教學,協助企業快速打造基本網站。這樣的設計,讓資源有限的新創企業不僅能輕鬆取得域名,還能在最短時間內建立屬於自己的數位家園,為品牌發展打下穩固基礎。

從「數位門牌」出發,為新創奠下品牌與信任的起跑線

對於許多初創企業而言,品牌的第一張名片,可能不是實體名片,而是域名名稱。余若凡強調,數位轉型的時代已經不是「要不要做」的問題,而是「非做不可」的基本條件。

「我們希望 52168 能成為新創的堅強後盾,從最簡單、最基本的地方,幫助他們在數位化的道路上打好地基。當企業開始累積數位資產,品牌信任也會逐步建立,整體產業生態才能變得更安全、更有韌性。」余若凡說。透過52168方案,TWNIC 不僅提供免費資源,更試圖翻轉企業對「數位門牌」的認知。對於正處於創業起跑線上的新創來說,這或許是一個最簡單,也最值得立即行動的關鍵步驟。

請上「52168 Go! 新設立公司/商號免費域名註冊」活動網站 https://52168.tw/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