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創新,ThinkPad才能永遠是經典!」
「因為創新,ThinkPad才能永遠是經典!」
2006.03.15 | 人物

沒有大和實驗室,就沒有ThinkPad,若沒有ThinkPad這塊招牌,聯想買IBM的電腦部門就失去了意義。位於日本東京都外的大和市大和實驗室,領導了全球IBM筆記型電腦的規格、材料、技術、概念、設計,也是聯想併購IBM的交易中最有價值的資產,而前IBM技術長兼筆記型電腦副總裁內藤在正,就是統領這個實驗室的關鍵人物。
他曾在IBM工作約三十一年,並且是全球少數幾位IBM院士之一,到目前為止,他一共取得二十二項專利技術,專長在於電池、安全性與系統設計。IBM電腦部門與新聯想合併之後,內藤在正負責整合兩邊研發團隊,主持聯想筆記型電腦研發業務,領導原本的大和研發實驗室,以及位於北京、上海的研發實驗室。他日前來台演講親自與ThinkPad愛好者面對面,現場就拆解起機器,呈現實驗室中是如何用水浸、火烤各種方式測試機器的堅固性。以下是他接受《數位時代雙週》的訪問對答。

用雙品牌倍增市場規模

Q: 您在IBM工作時間長達三十一年,甚至獲得IBM院士的殊榮。在新聯想合併IBM個人電腦事業部之後到現在,您感覺最大的不同是什麼?
A 過去電腦事業部只是IBM的其中一塊事業,如今卻是聯想最核心的事業。以前我們只能做PC與筆記型電腦,現在範圍卻擴大了。

Q: 合併之後的聯想提出了ThinkPad與Lenovo的雙品牌策略,其主要目的為何?我們看到聯想在中國也推出手機與印表機,因此大和實驗室是否也會走出電腦領域,帶給我們其他驚喜?
A: 過去ThinkPad專注於商務市場,也是筆記型電腦頂級品牌的代名詞。雙品牌就是市場區隔,讓Lenovo主打消費市場。也就是說,ThinkPad主攻講求生產效率的大公司,Lenovo定位在中小型企業市場,在不同市場都提供具備主流功能但價位合理的產品。由於雙品牌及多系列產品推出,營業規模也會倍增。至於大和實驗室的工作重點,還是圍繞在「以PC為核心的產品」,沒有其他限制。

Q: 您目前除了在日本的大和實驗室之外,還需要統籌聯想位於北京、上海的實驗室。為您而言,跨區域以及跨文化的管理最大的挑戰是什麼?另外,在中國的工作者有沒有民族情感影響下的「日本情結」?
A: 過去的IBM很早就是一家國際性企業,有來自美國、日本、中國、以及其他國家的員工。我在IBM工作三十一年,對於如何跟不同國家、在不同文化環境下的工作,已經很有經驗。只要在所有人都能互相理解的背景下,無論是不是跨國、跨文化合作都毫無問題。事實上,要與來自不同國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共事之後,才是真正的國際化。對於你所說的兩個國家之間的情結,我個人完全沒有感受到。目前最大的挑戰就是如何讓團隊中所有人快速提升技能,因為市場需求與科技進步實在太快,每個人永遠永遠都需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工作技能。

創新才是產品開發的核心

Q: 全世界百分之八十的筆記型電腦都由台灣設計代工,包括過去的IBM以及現在的聯想。而目前這些ODM製造廠商開始重視工業設計,也都在國際大獎有不錯表現。以您作為資深產品開發管理者的角度,您如何看待工業設計在產品開發中的角色?
A:工業設計只是筆記型電腦產品開發的一個環節,創新與技術才是核心。「為何設計?為誰設計?」不只是工業設計師,包括所有產品開發者都要經常思考這些問題,去想像使用者的情境。每一台ThinkPad都必須從三個點來出發,分別是普及性、用戶中心與品牌指標。以「普及性」為例,是指任何人在任何場所,面對任何狀態都能使用。比如在對殘障人士的關懷方面,以前ThinkPad的機蓋上有兩個開關,而現在只有一處,這樣只要用兩根手指,就可以自己打開機蓋。我們還針對電源開關進行改善,這樣高度殘障者就只用嘴叼著滑鼠筆也能操作。
用戶中心的思考可以從我們自行開發的外掛軟體中體現。例如網路自動適應軟體,無論你是在辦公室、家裏,或是在機場、旅館,能自動地連接網路,不需要不斷地來回改變上網設置。而主動硬碟保護技術可以讓電腦在跌落到地上前,進行磁頭歸位,防止硬碟受到破壞。這些都是原本IBM的ThinkVantage當中最有代表性的技術。最後,我必須要強調工業設計的重點,是以設計語言傳達品牌背後精神,而非單純「為設計而設計」,那樣的話就是藝術領域了。我們希望使用者每次看到ThinkPad,都能聯想到「安全、可靠、品質」這些特質。

黑色IBM永遠是經典

Q: ThinkPad一直堅持黑色外觀,直到前一陣子Z系列才多出一款暗銀色。在筆記型電腦產品週期愈來愈短的時代、外觀愈來愈花俏的時代裡,為何您還要堅持這樣的設計?
A: 外觀來說,我希望黑色就是等於ThinkPad,永遠都是。例如你看到法拉利與瑪莎拉蒂的跑車,它們也是數十年如一日的經典設計款,這些年來只有稍微作些微調。因為經典就是經典,愛好者可以從外觀一眼就辨識的出來。黑色是最經典的顏色,商務工作者也不用擔心會弄髒、容易破損。「ThinkPad is always ThinkPad」,不會改變。不變的堅持就是ThinkPad的品牌精神,不需要隨波逐流。Z系列推出暗銀色只是給消費者多一種選擇,我們還是堅持原有的ThinkPad精神。
Q: 由ThinkPad帶領下的筆記型電腦產業的趨勢為何?
A: 多核心處理器一直是趨勢,另外在兩年內,我認為記憶體與硬碟的容量都會升級一倍,以後四GB記憶體、二百GB硬碟、相容54GB藍光DVD與30GB高畫質DVD的光碟機、無線上網速度增加為每秒六百位元的802.11n規格、加上內建高速無線廣域網路如HSDPA與EVDO等第三代行動通訊規格,都會成為主流機種的配備。商用機種的面板,以低耗電、高亮度、以及高解析度為主,走向寬螢幕與更高亮度,還可出現出現可維持八個小時電力的機種。整合更高階的產品功能、以及無線化的行動趨勢,仍是最重要的發展重點。

內藤在正
聯想電腦筆記型電腦事業處副總裁、日本大和實驗室負責人、新聯想研究院院士

1952年生。1974年慶應大學畢業之後,便進入IBM工作長達31年時間。他是一手催生IBM筆記型電腦ThinkPad的創始者,被譽為「ThinkPad之父」。1992年擔任ThinkPad首席設計師,2001年成為IBM院士,2003年成為IBM個人電腦事業部副總裁兼技術長。聯想合併IBM電腦部門之後主持其筆記型電腦研發業務,領導包括日本大和研發實驗室、工業設計研發團隊以及位於北京、上海的研發實驗室,整合IBM和聯想團隊。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兼顧創新與客戶需求,蔡司半導體以微影跟數位雙引擎助半導體客戶成長卓越
兼顧創新與客戶需求,蔡司半導體以微影跟數位雙引擎助半導體客戶成長卓越

在全球半導體產業鏈中,蔡司半導體製造科技(ZEISS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ZEISS SMT)一向低調但卻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例如,花費30餘年時間投入研發,與全球最大的晶片微影設備供應商艾司摩爾(ASML)合作推進極紫外光微影(EUV)技術,協助台積電等客戶將電路微縮至奈米甚至埃米級的精細尺度,打造更小、更快、更省電的晶片,靈活應對瞬息萬變的市場需求。

從EUV微影光學系統開始,ZEISS以光罩檢測與驗證、先進封裝與失效分析完善服務

「目前最令人振奮的進展是高數值孔徑EUV(High-NA-EUV)技術。」蔡司半導體技術長暨產品策略負責人Thomas Stammler博士表示,這項技術將幫助晶圓製造商邁向2奈米甚至埃米級製程,更好滿足人工智慧(AI)晶片等高效能應用需求。

蔡司半導體提供的服務不僅止於微影光學領域,隨著製程複雜度提升,蔡司因應客戶需求將產品服務範疇逐步擴展到光罩檢測、製程控制,以及先進封裝與失效分析等跨領域解決方案,協助半導體客戶創新與持續產業變革。

ZEISS SMT
蔡司半導體技術長暨產品策略負責人Thomas Stammler博士分享蔡司半導體的最新產品技術進程。
圖/ ZEISS SMT

例如,蔡司半導體推出光罩檢測與驗證系統–AIMS® EUV–協助晶圓製造廠模擬EUV設備的真實運作條件,判斷光罩上有那些關鍵缺陷,缺陷修復後還可以協助驗證是否有修復成功,確保光罩品質,進而保障良率與降低生產成本。

隨著先進製程逼近物理極限,產業轉向先進封裝尋找新突破:無論是以3DIC進行堆疊、還是以Chiplet進行模組化設計,都讓晶片可以在效能與能耗之間找到新平衡。蔡司看準這波趨勢,不僅提供異質整合相關設備,更將其在醫療影像、顯微鏡等領域累積的技術力,延伸到半導體檢測,讓解決方案更具差異化,也能快速回應市場變化。

化180年經驗為創新基礎,以數位化驅動持續創新

蔡司半導體為什麼能成為艾司摩爾EUV與High-NA-EUV微影設備的光學系統獨家供應商?答案來自近180年的技術底蘊與持續創新的企業文化。

「近180年的累積,讓我們能挑戰極端工藝,例如打造原子級平整度的EUV鏡面。」Thomas Stammler進一步解釋,蔡司半導體不僅傳承傳統光學工藝,也擅於跨域創新,將演算法應用於光學設計、利用AI提升檢測精度,並透過數據串聯製程控制。

事實上,蔡司半導體早在許多年前就將數位化與人工智慧技術融入研發設計、生產製造與產品服務等環節,持續優化核心競爭力。舉例來說,為了讓EUV設備鏡面達到原子等級的平整度,蔡司半導體在設計階段便透過數據分析與人工智慧技術進行模擬、修正與驗證,確保鏡面平整度符合預期;此外,也將人工智慧與數位化科技應用在光罩檢測、修復、量測,確保產品功能有利於客戶發現與修復缺陷、進而提升良率等。

以客戶需求為核心,鏈結供應鏈資源與力量成就共好

「我們的數位化應用不僅是單純的優化產品,而是支持客戶共同研發,解決真正的營運痛點。」Thomas Stammler進一步指出,台灣半導體客戶具備技術領先地位,需要在地團隊與客戶進行定期且密切的互動溝通以確保創新模式與客戶需求一致。「我們有很多前瞻技術測試與驗證都是從台灣開始,這也是我們會持續加碼台灣投資的原因之一。」

台灣蔡司半導體總經理范雅亮面帶微笑地解釋:「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具關鍵地位,台灣團隊的角色不僅僅是銷售與售服,更參與研發與應用工程,鏈結全球資源,快速回應客戶問題,同時,確保技術解決方案與客戶需求一致。」

ZEISS SMT
台灣蔡司半導體總經理范雅亮表示,蔡司半導體的全球在地組織架構讓團隊成員可以快速回應客戶與市場需求。
圖/ ZEISS SMT

這份承諾,不僅是技術合作,亦體現在人才培育。為了讓在地團隊與德國總部保持同步,蔡司半導體建立跨國人才交流機制:不只是派台灣工程師到德國進行長期訓練,也讓德國專家定期來台灣與團隊共事,形成雙向交流的人才循環。「透過雙向交流模式,台灣工程師能第一時間掌握最新技術脈動,同時把在地客戶需求回饋給德國研發團隊,加速解決方案的落地。」范雅亮如是說道。

為了向台灣半導體產業生態圈傳遞:蔡司半導體全面布局「前段製程到後段封裝」並提供相應產品服務,於SEMICON Taiwan 2025國際半導體展期間,以論壇跟專家座談等多元形式與台灣生態圈互動,以全球資源、在地合作的方式,與台灣半導體產業生態圈一同前行。

展望未來,蔡司半導體不僅會持續投入技術創新,也會從各個面向深化與台灣的連結,協助客戶持續突破極限,邁向卓越成長。

更多資訊歡迎官網了解:蔡司半導體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