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Google、Facebook等網路公司視收購為常態,蘋果(Apple)在「購物」上的節制,一向是強烈的對比。不過,從10月的個人資訊管理應用Cue,11月支援微軟Kinect體感技術的PrimeSense,再加上今天外傳2億美元價位的社交分析服務Topsy,近幾個月來蘋果的收購腳步,明顯加快了不少。
身為屈指可數,能完全使用2006年(創站時間)至今推文資料的Twitter合作夥伴,外界一般認為,這筆交易不太可能未經過Twitter的「默許」而成功──然而,上月剛剛上市的微網誌之王,對此並未回應。另一方面,蘋果官方雖然確認了該筆收購,但內容依舊千篇一律:蘋果會不定時收購一些小型的科技公司,而我們通常不會討論收購的目的或計畫(Apple buys smaller technology companies from time to time, and we generally do not discuss our purpose or plans)。
不過,不論蘋果如何迴避,以分析Twitter上特定詞彙的推文頻率、特定主題的社群名人,以及評估活動跟廣告曝光程度為業的Topsy,外界普遍相信,蘋果顯然想利用其社群「內幕」,來強化既有的產品服務,而iTunes的內容商店、Siri語音助理、以及iAd廣告平台,應該是最先聯想到的受惠者,尤其是剛上線的iTunes Radio(美國限定目前)音樂串流服務,面對誕生時就具備社群基因的競爭對手Spotify等,想必有不少幫助。
來源:WS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