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戴式裝置的商機已啟動,今年可看到許多產品問世,雖然多數仍屬於試驗性質,但不論是科技業者或各界消費者,都樂於想像它們能為世界帶來什麼改變。隨著穿戴科技市場成長動能不斷強大,消費者們也開始顧慮到這些產品普及後,將會對個人隱私造成影響。
根據研究機構Berg Insight所公布的數據指出,包括智慧眼鏡、智慧手錶以及追蹤體能指數的裝置等智慧穿戴產品銷量,從2011年的310萬單位,到2012年的830萬單位,短短一年內成長近168%,更預測全球智慧型穿戴裝置的銷售量,將在2017年時達到6400萬單位。
儘管對於穿戴裝置市場的預測相當樂觀,美國市場調查機構eMarketer則認為,雖然智慧穿戴裝置是為了讓消費者的生活變得更加便利,但隨著這些設備日漸普及,已經引起不少擔心自身隱私被侵犯的聲浪出現。從市調機構Survey Sampling International在今年9月的抽樣調查結果可發現,平均約有三分之一的網路使用者擔心穿戴裝置會侵犯人們隱私,且僅有32%的受訪者有意願購買穿戴裝置,此結果或許意味著隱私問題會降低穿戴科技的消費興趣。
就目前而言,這些隱私問題還需要一些時間來解決,Berg Insight認為智慧穿戴裝置就像大多數的新科技一樣,在發展初期還無法清楚劃分隱私權的界線,這必須由供應者和使用者不斷協調,才能找出最佳解決方案。
資訊與圖片來源:eMarke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