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面對著公園的小咖啡館,已經有好幾個朋友跟我推薦了,但我卻始終沒有時間拜訪。這天,修房子的師傅爽約,一整個下午突然空白,沒有會議、沒有待辦事項,簡直就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我忽然想起這家咖啡館,隨手拿了本書,就出門去了。
早春的午後,陽光燦爛,寒氣煙消雲散,於是我決定走路前往。走過僻靜的小巷,來到一所小學,正逢下課時間,操場上孩子們玩耍嬉鬧的聲音像海浪般一波波的向我湧來;轉進通衢大道,不多久,就到了森林公園,走對角線穿過,再過一個馬路,就到了,不到四十分鐘,比我想像中的快,倒是書有些沈重。
服務生端上水,知道我是第一次來,便說明他們的咖啡豆都是來自世界五大頂級產區,咖啡豆的質量夠好,因此不加糖與奶精,只賣黑咖啡,並問我平常都喝哪些地方的咖啡豆?我啞口無言,我只會選卡布奇諾或拿鐵,中南美洲和大洋洲的咖啡豆有什麼區別,我一點概念也沒有。原來,包括非洲、中東、印尼在內的五大產區,因為地理氣候、種植和採收的方式不同,咖啡豆有截然不同的特色;此外,同樣地區不同的莊園,也會因為海拔高度、選栽的品種不同,生產出風味殊異的咖啡豆。我目瞪口呆地聽著她的說明,著實上了一堂世界地理課,由於她用字遣詞的精準細膩,我眼前浮現一幕幕咖啡莊園的景象:一望無際的農場、累累結滿果實的咖啡樹
、農人們忙著採收。
我挑了一種非洲的咖啡豆,非洲是咖啡的「基因產區」,這四個字在我心中召喚著來自黑暗大陸「咚、咚、咚」撼動人心的鼓聲。咖啡豆磨好後裝在虹吸式玻璃器皿中,煮之前服務生拿來給我聞,濃重的香氣迎面撲來,我第一個反應是狂野,不辱原產地的血統;接著她用白布磨搓玻璃瓶,再讓我聞第二次,芬芳的果香在我腦海中勾引出蝴蝶在咖啡農莊飛舞的景象。咖啡煮好後,我遵照服務生的指示,捏鼻子吸了一小口咖啡,讓香氣溢滿整個口腔,接著小口小口的啜飲,隨著溫度的變化,咖啡展現千變萬化的味覺層次,在甘、酸、香、醇、苦當中,細細地找出花果香、泥土香、以及最後咖啡冷掉後那奇異的黑巧克力味道。
這杯咖啡我足足喝了一個小時,書根本沒打開,專注地體驗香氣,感覺液體和味蕾的交歡,就已讓人應接不暇。這杯咖啡讓我想起一個在美國當律師的朋友,在無法想像的忙碌中她仍堅持「拼布」這項嗜好,無論回家多晚,也要拿起針線,縫綴一個圖案,給心一個休息的空間,像GPS衛星導航一樣,重新找回生命前進的方向。
年後一上班,整個人又開始被工作攪進去,像個陀螺轉不停,害怕失速,更恐懼迷失方向;這個世界太快了,三步併兩步走,弔詭的是,當事情發生得越快,我們其實是越沒有把握,這時候,內在的緩慢、沈靜就很重要了,我們可以用另一隻眼睛觀看自己,靜坐就是這個道理,但其實專注的做一件所謂的「小事」也行,比如好好喝杯咖啡、喝茶,比如打球、打毛線,比如做菜。
我們快,以為可以得到更多,但往往失去了最寶貴的東西,比如親情,比如友情,比如健康,比如悠久的文化傳承,這些都需要微火慢燉,需要時間醞釀 。
再忙,也要喝杯咖啡,重新與生活、與生命、與天地萬物開始對話。
《慢活》
作者:歐諾黑(Carl Honore)/著
出版社:大塊文化
出版日期:2005 年 08 月
慢活便是平衡──該快則快,能慢則慢,盡量以音樂家所謂的正確的速度生活。放慢速度沒有一成不變的的公式,正確速度也沒有萬用守則。每個人都有權利選擇自己的步調,騰出空間容納各種不同速度,這個世界會變得更加豐富。
《慢慢快活》
作者:歐陽應霽
出版社:大塊文化
出版日期:2006 年 01 月
對於一向快得不得了的歐陽來說,「慢」並不是哲學問題,也不是一時的流行,「慢」是一種線索。循著這個線索,他與一群好友發現,「每個人都有自己快和慢的時刻,但我們很少注意到慢的時候擁有的幸福」。
《無所事事的藝術》
作者:薇若妮卡.魏訥
譯者:胡因夢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06 年 01 月
當全世界都在催你奮力往前衝時,這本書卻反其道,教你怎麼拖延、深呼吸、打瞌睡、品嚐宇宙萬物的美妙滋味……。它透過甜蜜誘人的智慧、意象豐富的圖片、簡單易行的處方,幫助疲憊身心紓解壓力,為自我爭取更多的心靈空間。
《天地有大美》
作者:蔣勳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05 年 12 月
美學大師蔣勳公開自己力行生活美學的體驗與心得,鼓勵大家從生活細微面出發,將美拉近到食、衣、住、行的層次。他希望忙亂步調下的現代人,可從本書中習得如何放緩生活步調、舒緩生活壓力,尋得心靈釋放和寧靜。
《門外漢的京都》
作者:舒國治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06 年 02 月
「每次得知有朋友要出遠門,將去的城鎮倘我曾經玩過,我總是很多事的想寫下兩三頁紙,上面記著我覺得他應該去玩去看去吃的地點,讓他帶著上路。……」作者舒國治說他是門外漢,但他的略略一望,卻盡是京都巷內人不見的風物景。
《半飽》
作者:歐陽應霽
出版社:大塊文化
出版日期:2003 年 09 月
擅長將設計理念與日常生活完美結合的創作人歐陽應霽,這會兒將他的創意舞台搬到了廚房,展現他在美食方面的長才,並以「半飽」概念實作推薦了32道料理。每一道菜都有故事,每樣食材都能帶出一種生活的氛圍。
《自然律例》
作者:陳堅真
出版社:如何
出版日期:2005 年 10 月
所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們若能遵行自然律例,自然可以受到天地律例的保護和眷顧,自然可以健康美麗。既有的疾病可以不藥自癒,歲月的痕跡可以不掃自去,回歸到人體「生、長、死」的最初原始本質。
《手感經濟》
作者:吳昭怡等
出版社:天下雜誌
出版日期:2006 年 01 月
這是一個追求「手感」的年代。愈來愈多百分之百「由手製造」,或是強調有觸感、溫度、限量生產的產品,在市場上備受注目。人們為什麼開始追求手感產品?手感年代的來臨,暗示了什麼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