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滾貝多芬-用科技跟媒體顛覆傳統的新世代創業家
搖滾貝多芬-用科技跟媒體顛覆傳統的新世代創業家
2013.12.29 |

本文為Man on A Mission Consulting的校長Paul Lamb所撰寫的文章。
Man on A Mission Consulting 是一個提供社會企業策略規劃、招募資金、專案管理等各種諮詢服務的組織,Paul Lamb也熱衷於觀察新世代的社會企業。本文以作者第一人稱撰寫。

讓我們來檢視社會企業發展的現況,以客觀的眼光來看,老實說,我們提供給下一代的傳統社會企業訓練課程,內容沒有隨著科技的進步更新,對新一代的年輕人也不具吸引力。

當然現在越來越多的社會企業發展課程,在大學及研究所裡面開設,然而我思考到那些社會經濟地位弱勢,沒有機會上大學的年輕人們,也能有接受社會企業訓練課程的機會嗎?

  (圖片來源

幸運的是,有許多具備前瞻性的社團法人、投資者及各種機構,提供創業所需的資源,給那些無能力就學的新一代創業者。而這些從旁幫助的組織也很期待自己提供的養分,能夠滋養這批新創業家,在各自不同的領域,成長出多采多姿的社會影響力花朵。

不難預料,當下年輕人最嚮往的創業領域,是媒體跟科技業,年輕的社會企業家,運用他們在媒體跟科技的專業,經由提供各式服務或內容,為組織創造正向的現金流量,進而支撐整個組織的運作。下面是幾個優秀的社會企業範例:

Change Agent Productions
為負責提供企業視覺傳達服務的公司,他們會招募當地弱勢的青少年實習及培訓,培訓結束之後,也提供這些弱勢青年公司內部的職缺,如平面設計師、影片剪輯師等,讓這些弱勢的青年能有脫離社會底層的機會。

O-Zone
O-zone是由一個年輕的饒舌歌手Olondis Walker創立的,在經歷過一場生死關頭的槍擊戰後,他開始發表許多有關反暴力的歌曲,也在當地的藝文中心教授許多弱勢青少年編詞編曲的技巧,他的願景是希望能藉由音樂,讓每個青少年相信自己能掌握命運,也能改變社會,創造人生正面的價值。

Youth Outlook
Youth Outlook是一個屬於弱勢族群的網路媒體,在這裡,你可以聽到巴基斯坦裔少年的搖滾樂,也可以看到無家可歸遊民寫的詩詞,或是在矽谷裡面當臨時工的攝影作品,Youth Outlook希望提供一個青少年發聲的管道。

有些個人創業家雖然沒有企業的各種資源,但他們仍然可以利用無遠弗界的媒體跟科技,展現出可觀的影響力。最近一個青少年饒舌歌手Baby camp在Youtube上傳自己錄製的的反暴力歌曲,短短幾周內,就累積了三百多萬的點閱次數,也吸引許多社會企業創投跟輔導機構的注意及支援。像是全球最大的社會創業家育成組織Ashoka Youth Venture(阿育王)、國際性青年社會企業推廣組織SAGE、提供顧問及種子資金給學生的培育機構Spark Seed、和專注在改善人民健康及公民權利問題的顧問機構ZeroDivide等,都相當注意這些新一代社會企業家,並願意提供各種資源上的支援。

在Twitter等網路社群盛行的世代,選擇媒體跟科技來成為社會企業的創業題材,是再自然也不過的事。希望這些背負著改善社會使命的新世代,能運用媒體跟科技鼓舞其他年輕人,踏上改善社會之路,也能夠教導其他的資深社會創業家,運用這些日新月異的新興科技,擴大社會企業的正面影響力。

就像Chuck Berry在1955年寫下「Roll Over Beethoven 搖滾貝多芬」,宣示流行音樂將取代古典音樂的趨勢,由媒體和科技所領航的社會創業時代,即將展開!

轉自:社企流/李茂誠

關鍵字: #社會企業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TWNIC歡慶25周年加碼挺新創 ,52168免費域名方案!從創業第一天開始就打造新創數位競爭力、強化數位資產
TWNIC歡慶25周年加碼挺新創 ,52168免費域名方案!從創業第一天開始就打造新創數位競爭力、強化數位資產

每年在台灣約有超過8萬家新設公司商號的誕生,然而根據台灣網路資訊中心(TWNIC)內部統計數據顯示,真正完成網站架設、踏上數位轉型起點的新設立公司卻不到一成。這意味著絕大多數的新創團隊或微型企業,雖然正式登記成立,卻仍缺乏最基本的「數位門牌」,也就是企業的專屬域名名稱。

TWNIC 執行長余若凡指出,這看似是台灣新創團隊在數位轉型上的一個缺口,實際上卻是關鍵成長與強化自身數位資產的關鍵。「域名其實是數位轉型的起點,如果沒有自己的域名,基本上就還沒真正開始。」她強調,數位轉型已經不只是上雲端或導入 IT 設備,更進一步的是「建立數位信任」;但眼下許多新創連第一步都還沒跨出。

三大現實痛點突顯,域名是新創跨出數位轉型第一步的關鍵

余若凡觀察,許多新創公司之所以未能及早佈局域名與數位資產,主要來自三個現實因素。首先是資金有限。對於初創立的新創團隊來說,創業初期事務繁雜、資金有限,許多團隊會優先把錢投入營運,對域名或網站架設常抱持「之後再說」的心態。其次,則是缺乏整體數位策略的構想。余若凡表示,許多新設企業或新創團隊少有在成立之初就規劃品牌的數位溝通路徑,更遑論導入數位品牌策略。

最後是對「數位信任」的認知不足。余若凡提到,許多企業直到品牌被仿冒、消費者受詐騙波及時,才意識到域名的重要性。「你等到有名氣後再來搶域名就太晚了。」她特別提醒。一旦品牌名稱被他人搶先註冊,甚至被詐騙集團利用,損失往往難以挽回。

而看在余若凡的眼裏,域名對於新創企業其實有三重意義。第一,它是企業的「數位門牌」。清楚、好記的域名能讓消費者快速找到企業,也代表著品牌在網路上的官方身分。第二,它是品牌行銷的起點。她指出,你必須要有自己的家,然後再去連結各種社群平台與通路。擁有域名,可以將社群經營、搜尋流量與品牌曝光整合在一起,累積成企業的長期數位資產。第三,它也是防禦性的工具。許多企業認為「不架網站就不需要域名」,但實際上,單純註冊域名就能防止他人搶註或利用相似網址詐騙,成本只要幾百元,卻能省下未來更多麻煩。

台灣網路資訊中心 余若凡執行長
圖/ 數位時代

從「免費申請」到「快速架站」,52168為新創打造快速數位起步

為協助更多新創企業補上這一塊關鍵拼圖,TWNIC 為歡慶25周年,今年特別規劃「52168 Go! 免費域名註冊方案」,更首度針對自112年起的新設公司與商號,加碼免費提供含「com.tw 或 .tw」及「.台灣」等兩筆域名的註冊。這不僅讓新設公司能以0元自選擁有自己的域名,及低成本建置國際品牌識別,中文域名更能讓以在地化為優先的新設公司、新創團隊或是擁有創意諧音名稱的店家,直接使用最具代表性的中文作為數位門牌。

「我們希望透過免費的方式,讓企業更容易跨出第一步,養成擁有自己數位門牌的習慣,無論是用來建品牌、做轉址,或先作為防禦性註冊,都可以開始累積數位資產。」余若凡表示。今年TWNIC方案不僅延長了申請對象的年限,也在免費之餘特別簡化申請流程,讓新創團隊輕鬆完成。余若凡說,企業只要備妥公司或商號設立證明,線上填寫資料、選好想要的域名並上傳文件,最快一個工作天內即可生效。

「我們希望讓這件事情的流程簡化到創業家們用幾分鐘就能完成申請,」余若凡笑說。不僅如此,TWNIC 也希望讓這項服務的效益極大化,不只是積極推動域名的申請,更同步規劃了後續的配套措施。申請完成後,企業可以透過「轉址教學」將域名直接連結至現有的社群媒體等平台,不需額外調整營運模式,就能立即擁有屬於自己的專屬門牌;同時,TWNIC也提供大型雲服務供應商的免費空間作為範例,提供清楚的「架站」教學,協助企業快速打造基本網站。這樣的設計,讓資源有限的新創企業不僅能輕鬆取得域名,還能在最短時間內建立屬於自己的數位家園,為品牌發展打下穩固基礎。

從「數位門牌」出發,為新創奠下品牌與信任的起跑線

對於許多初創企業而言,品牌的第一張名片,可能不是實體名片,而是域名名稱。余若凡強調,數位轉型的時代已經不是「要不要做」的問題,而是「非做不可」的基本條件。

「我們希望 52168 能成為新創的堅強後盾,從最簡單、最基本的地方,幫助他們在數位化的道路上打好地基。當企業開始累積數位資產,品牌信任也會逐步建立,整體產業生態才能變得更安全、更有韌性。」余若凡說。透過52168方案,TWNIC 不僅提供免費資源,更試圖翻轉企業對「數位門牌」的認知。對於正處於創業起跑線上的新創來說,這或許是一個最簡單,也最值得立即行動的關鍵步驟。

請上「52168 Go! 新設立公司/商號免費域名註冊」活動網站 https://52168.tw/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