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iving Curve 2.0版本上線,帶來更豐富的駕駛體驗
Driving Curve 2.0版本上線,帶來更豐富的駕駛體驗
2014.02.10 | 創業

Driving Curve團隊全新打造iOS 2.0版本正式上線了,期望帶給駕駛朋友更新更有趣的駕駛體驗。Driving Curve 2.0 不僅幫使用者的駕駛行為打分數,更強化了社群互動的元素與個人成就累計的特色功能,就像是汽車版的Nike+。

團隊表示,雖然有很多駕駛技巧的訣竅可以讓駕駛開得更安全更節能,但實際上當你在開車的時候,很難去察覺自己當下的駕駛習慣是否恰當。我們缺乏完整的行車資訊讓我們能夠對症下藥,針對自己不良駕駛行為去進行改善。

所以,希望藉由Drivng Curve遊戲化的機制,在享受娛樂的同時,潛移默化地提醒自己改善急促的駕駛習慣,平穩駕駛,進而提昇整體行車安全與油耗表現,降低碳排放量也節省自己的荷包。

 

Driving Curve****新功能介紹

**專為 ****iOS 7 ****所做全新****UI****設計
** 更精準地幫你的駕駛習慣打分數,提升程式執行效能以及穩定度,打造自己與愛車的專屬檔案,並且累積個人駕駛成績,不斷挑戰自己、締造個人最佳成績! 此外,新增好友機制,把朋友們一起邀進Driving Curve的世界。 

從區域競賽到世界錦標賽,憑著實力成為受人景仰的車手**** 
我們將全世界的使用者排名,像是F1賽車的積分排行榜,並且將各國積分最高的駕車好手呈現在世界地圖上與各地高手進行較量競賽。 除此之外,每週還有優良駕駛挑戰賽,統計一個禮拜的駕駛成績,看看朋友之間誰才是習慣最優良的駕駛。

**更詳盡的駕駛數據**** 
** 除了保留原本記錄的駕駛資料之外,特別新增了三項駕駛資料, (1)低速行駛距離 (<20kmh)、(2)高速行駛距離 (>110kmh)、(3)怠速時間 (idle time),這三項駕駛資料也影響著油耗表現與安全性以及碳排放量,更多元地紀錄使用者的駕駛行為。

讓駕駛朋友檢視自己的駕駛報告(駕駛資料、駕駛曲線,駕駛軌跡)了解自己的駕駛風格與習慣,並針對各項表現進行改善及優化,當駕駛分數不斷上升,也表示著駕駛習慣越來越優良。 

個人成就系統     
為了讓各位駕駛朋友可以成為更全面性的優良駕駛,我們設計了各式各樣有趣好玩的勳章,等著大家來挑戰,獲得更多勳章同時也激勵自己增強駕駛技巧。 

未來展望
透過駕駛數據的分析,建立一個判斷駕駛行為優劣的標準,也期望透過與保險公司、貨運公司、出租車市場、行車記錄器、汽車導航、車廠等相關產業鏈的廠商進行合作,提供更多型態的應用服務,打造更安全舒適的行車環境,成就完善的智能交通系統。

Driving Curve 目前與Intel-臺大創新研究中心(Intel-NTU Connected Context Computing Center )簽訂合作協議書共同發展智慧交通系統。短期內,將會增加多種其他服務,例如透過結合路況分析及路況預測的技術,增加使用者在不同情境下的開車模式進行更精確分數評比及分類,期望除了給予遊戲機制上的娛樂作用外,也能夠同時提供多種行車上的需求服務,讓使用者能夠享受更便利的行車服務與體驗。

而在長期規劃上,會朝向駕駛行為、汽車油耗狀況及在行車的舒適度上進行發展,期望未來能夠提供消費者在行車過程中多面向的如安全、省油及舒適度上的提升。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突破傳統信用卡模式!國泰世華如何重塑刷卡體驗,養出百萬CUBE切換忠實粉?
突破傳統信用卡模式!國泰世華如何重塑刷卡體驗,養出百萬CUBE切換忠實粉?

根據聯合徵信中心統計,國人平均每人持有約4張信用卡,雖反映出信用卡普及,卻也暴露市場飽和的現實。當回饋比例、聯名優惠成為銀行發卡標配,差異化日漸縮小,消費者對單一卡片的忠誠度也難逃下滑。

面對同質化競爭困境,國泰世華銀行四年前即推出CUBE信用卡,首創「數位自選」權益機制,讓使用者能依需求自由切換權益回饋,成功累積百萬卡友。然而,當使用者習慣隨手調整回饋後,國泰世華又該如何進一步突破,讓廣大「CUBE切換忠實粉」更黏?

數位平台成熟度,撐起「權益自選」創新機制

「以前一張信用卡就是固定型態的權益,或綁定單一聯名夥伴。而權益自選的設計,讓信用卡不再那麼制式、更加靈活!」

國泰世華銀行數位長陳冠學指出,CUBE 卡最大的突破,是將信用卡從「靜態工具」轉化為「動態平台」。搭配CUBE App卡友可依需求隨時切換:餐廳用餐或假日逛百貨公司選「樂饗購」、出國旅遊則切換至「趣旅行」享旅遊或交通優惠;一張卡橫跨多種生活場景,甚至能依個人偏好即時調整,客戶更能於商家請款後透過CUBE App查詢點數回饋明細,對精打細算的卡友格外具有吸引力。

然而,要實現如此彈性靈活上下架權益與優惠,背後的挑戰遠比表面複雜。陳冠學直言:「若沒有成熟的數位平台作為基礎,根本不可能實現。」傳統信用卡只需處理單卡簽帳與消費紀錄,但 CUBE 必須同時滿足龐大客群的多元需求,從數據分析到營運模式都得全面升級。唯有在技術架構上徹底重建,才能實現這種前所未有的產品邏輯。

因此,CUBE 信用卡並不只是單一產品的創新,也可以說是推動國泰世華數位平台進化的重要里程碑。

國泰世華銀行數位長陳冠學
國泰世華銀行數位長陳冠學指出,唯有成熟的數位平台,才能撐起CUBE信用卡「權益自選」的創新機制。
圖/ 數位時代

因為靈活,得以開啟平台化服務的想像

打開 CUBE App、彈性切換CUBE信用卡權益方案,甚至查看領取不同商家的回饋加碼優惠券,這種互動式體驗已成為百萬卡友的日常。但國泰世華並未止步於此,而是思考如何進一步延伸金融場景。

「許多權益的設計並不只是為了增加交易,而是基於人性化洞察,去滿足客戶更深層的需求。」陳冠學舉例,如CUBE信用卡「童樂匯」權益,針對親子族群推出涵蓋餐廳、嬰幼童品牌、五感體驗課程等六大通路的專屬權益,最高可享 10% 小樹點回饋,甚至指定私校學費也提供領券最高 3% 回饋。雖然少子化趨勢讓親子族群相對小眾,但陳冠學則有不同觀點:「服務客戶的下一代,也是長遠經營的投資。」

除了分眾經營,對於聯名卡的發行,陳冠學則認為:「過去,聯名卡是會員身份的象徵,但在數位時代,攜帶多張會員卡的需求已經弱化。我們透過不同合作模式,仍能達到同樣的客群經營效果。」

於是,國泰世華與多元場景通路如 Uber、Klook、大樹藥局、臺虎展開不同形式的深度合作。對合作通路而言具備「品牌強強聯手」的導客效應,對國泰世華來說,則更能觸及多元分眾市場,跳脫單一品牌聯名的侷限,信用卡也因此從支付工具延伸出更多服務優勢。

當信用卡升級為集結服務的平台,國泰世華不僅打造互利共生的生態圈,對外創造多贏合作,對客戶也深化品牌連結,逐步鞏固難以取代的黏著度。

新聞照.jpg
CUBE信用卡結合App數位自選權益,讓用戶依需求即時調整回饋,展現靈活又直覺的數位金融體驗。
圖/ 國泰世華

從一張卡到點數生態圈,國泰世華打造CUBE尊榮會員感

「跳脫信用卡本位主義,不再侷限於刷卡回饋,而是從整體金融與生活情境出發,將服務轉化為跨情境串聯的完整旅程。」陳冠學強調,CUBE 品牌的使命,就是做到跨情境、跨服務、跨子公司的一站式體驗。

而國泰優惠 CUBE Rewards App 的出現即是里程碑。從原先 MyRewards 升級為 CUBE Rewards App,不只功能升級,也是品牌再造,把 CUBE 信用卡與國泰集團「小樹點」完整串連,將會員經營、點數生態圈與 CUBE 品牌價值一站打通。

「我們讓 CUBE 不只是信用卡,更像是俱樂部般的尊榮體驗。」憑藉國泰龐大的小樹點基礎與優質卡友群,CUBE 對合作品牌展現強大吸引力,得以不斷拓展餐飲、旅遊到藝文等場景,更突破點數僅能折抵帳單的模式,讓卡友能用點數兌換熱門演唱會、運動賽事門票,甚至搶先預訂話題熱門餐廳等限量體驗。

「我們希望讓客戶覺得:哇,你又找到我的需求了!」陳冠學說。把細微偏好化為具體體驗,正是 CUBE 平台能不斷創造驚喜的關鍵。四年來,CUBE 以「1+N」權益架構結合雙 App,已累積超過 600 萬卡,為國內發卡量最大的單一信用卡;累計2025 年前 7 月,簽帳金額達 4,889 億元,年增 11%,寫下亮眼成績。

但對國泰世華而言,數字只是過程,真正的目標應如陳冠學所言:「信用卡不該再有框架,CUBE 要做的,就是以洞察與創造,帶給客戶超乎想像的個人化體驗。」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