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疲弱如何解?微軟~走向垂直產業藍海
PC疲弱如何解?微軟~走向垂直產業藍海
2014.02.19 | 科技

微軟和英特爾組成的「Wintel」陣營,過去三十年和台灣硬體業共生共榮,然而整體PC市場榮景不再,微軟近兩年更加著重雲端服務。對於台灣PC業者的困境,台灣微軟總經理蔡恩全認為,可朝向垂直產業發展,走向利基藍海市場。

「PC消費市場的確比較辛苦,而且這種辛苦的感覺之後也會影響到商用市場,」蔡恩全坦言,即便是PC作業系統龍頭,都不能免於PC下滑的困境。但微軟有多元化業務,在企業軟體仍是強項,然而台灣PC業者可以如何轉型?蔡恩全舉例,如微星、神基,都在遊戲等垂直應用產業走出了自己的路,去年還能有不錯的獲利,他認為,藍海市場對硬體業者還是不錯的機會。

前兩年微軟決定從純軟體公司走向裝置+服務公司,並推出自有品牌平板Surface,與品牌廠關係一度緊張。但蔡恩全強調,微軟並非要與品牌夥伴為敵,而是做出指標性商品,「我們仍要和台灣硬體夥伴一起將Windows生態系統做大,把台灣科技亮點推向國際市場,」他說。

微軟在商用市場還有兩位數年成長,動能仍佳,但消費端確實較辛苦,因此才必須發展裝置+服務的新商業模式。對於雲端的投資也漸漸開始看到成效,蔡恩全指出,微軟的雲端服務很快就會成為主要的營收來源,目前每個月必須增加的伺服器數量,幾乎是一個Facebook所需的量。訂閱式收費是積少成多,「但這樣的模式真正是大商機,」他說。

微軟在台設點已經邁入第25個年頭,看遍台灣科技業25年來的風風雨雨,蔡恩全建議,政府應努力制訂更好的科技政策,並找出適合台灣的方向。他認為,台灣不需要甚麼都自己來做,例如軟體平台不是台灣的強項,也沒有足夠的內需市場。

蔡恩全建議,政府或大企業都要思考,台灣究竟有多少資源可以自建平台,並賣到全世界?應該利用已成熟的平台,發展自己的應用品牌,做出更多加值服務、更高端的價值,走向小而美的高價值產業型態。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