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sApp的190億美金價值,來自鄉村、外勞、異鄉人
WhatsApp的190億美金價值,來自鄉村、外勞、異鄉人

日前臉書以 $190 億美金併購 WhatsApp ,震撼科技界。我想了解 WhatsApp 的價值為何,但全程聽了記者會的錄音,卻發現即便媒體不斷詢問,Facebook 發言人對 WhatsApp 使用者的地區、年齡分布卻晦之莫深。只說:

我們還沒有統計出這樣的數據

最好是 Facebook 沒有統計這些數據啦。不過,4 億名活躍使用者必定要依賴全球市場。根據我收集到的資訊,WhatsApp 的價值在印度、非洲、南美。

 

九成的南美、歐陸 iPhone 裝有 WhatsApp

根據 Onavo, 一個測量 App 使用的公司(後被 Facebook 買下),2013 年 6 月每個月都使用 WhatsApp 的 iPhone 用戶在巴西、阿根廷、德國、西班牙都高達九成。反而在美國只有 9% 。可看下圖右邊的一串紫色:

global-reach-of-messaging-apps_june_2013.png

HackerNews 上的鄉民: WhatsApp 在印度、歐陸真的很普及

看著名的駭客論壇 HackerNews 對本次併購的反應,會發現印度、歐陸的使用者真的很依賴 WhatsApp。印度的 Nullspace 說,

在印度,WhatsApp 基本上取代了簡訊。13歲的小孩到我奶奶都用 WhatsApp 來跟世界各地的親友聯絡。

In India it’s basically a replacement for text messaging. Everyone from a 13 year old child to my grand mom uses it to keep in touch with friends and family members across the globe.

也來自印度的 Realrocker

對我媽來說,網路就是 WhatsApp。她只會用這個 App。

My mom thinks whatsapp is the internet. That’s the only app she knows how to use.

德國的 Vespasian 表示,

在德國,我的每個有智慧型手機的聯絡人幾乎都有 WhatsApp。雖然說,德國也有便宜的簡訊吃到飽方案。

Here in Germany, nearly everyone in my Contact list with a Smartphone got it. Even though there are relatively cheap plans for unlimited SMS available.

 

印度電信業者專為 WhatsApp 提供吃到飽方案

印度對 WhatsApp 的喜好,從其電信業者的 WhatsApp 專屬方案可見一斑。Tata Docomo 去年推出月繳 30 盧比(合 15 塊台幣),可無限用 WhatsApp 的方案,針對只用 WhatsApp 不想花錢在其他上網服務的消費者。

從數據、個人觀察、業者反應,都證實了 WhatsApp 的使用者數量和穿透率集中在美國以外的市場。特別是南美、印度和非洲等新興市場特別重要

為什麼 WhatsApp 在發展中國家和歐陸的穿透率這麼高呢?

 

非智慧型手機也能用 WhatsApp

首先,WhatsApp 讓開發中國家的民眾不需要有 3G 網路或是智慧型手機,就能傳即時訊息。

技術上 WhatsApp 除了支援 iOS、Android 和 Windows Phone 之外,WhatsApp 還用 J2ME (Java to Mobile Edition) 技術支援 Java 平台上的手機,這讓只能 2G GSM 上網的手機也能使用 WhatsApp 。

除了電信費便宜,2G 手機本身也很廉價。 例如 Nokia 出產的 Asha 501、保留 QWERTY 鍵盤的 Asha 201 都只要 2,500 台幣。日前才在巴塞隆納 MWC 發表的 2G 上網手機 Nokia 220 (下圖), 空機更只要 1,200 台幣。

雖然開發 J2ME 的很累、很麻煩,需要不斷測試、de-bug,但 WhatsApp ( 或是 Mxint )投注在 J2ME 的回報就是贏得發展中國家仍使用 2G、非智慧型手機上網的廣大使用者。

以超過 12 億人口的印度為例。至 2013 年 12 月,已經有 1.3 億支能上網的手機,其中 9 千萬支是 2G 上網手機,智慧型手機只有 4 千萬支。 Internet and Mobile Association of India 預測,上網手機每季成長率高達 20%,預計今年六月會達到 1.85 億支能上網的手機 。照此速度,到 2014 年底印度WhatsApp 的潛在客戶將達 2.6 億以上。假設 WhatsApp 能捕捉 80% 的新用戶,光印度一年就能替 WhatsApp 增加 1 億名使用者

這麼大、成長又快的市場,難怪 Jan Koum 會要 WhatsApp 裝在每個智慧型手機上

據 Softonic 網站上 Java 版 WhatsApp 下載數量統計顯示(下圖),印度之下****重要的市場分別是印尼、巴西、南非和奈及利亞

非洲的情形接近印度。CNN 估計 2013 年底非洲 80% 的電話還是非智慧型手機。 市場研究公司 IDC 預測,即便到 2017 年,三分之二的手機還是非智慧型手機

從 Java 手機可預言 WhatsApp 的未來發展。因為人們一旦使用 WhatsApp,大多不會隨意更換。就像我現在還有用 10 年前建的 Hotmail 帳號。當這些用 Java 手機用戶換用智慧型手機之後,大多還是會繼續使用 WhatsApp。

 

廉價手機是維持網路效應 的 「關鍵少數」

即便是有錢買智慧型手機,用 3G 上網的人,還是會因為使用廉價手機的親友而使用 WhatsApp。

假設我是來自印度 Bangalore 城外村落的年輕人,為了工作到了五個小時遠的 Bangalore 打拚。我工作賺的錢一半都寄回老家。原本我打算幫爸媽辦 3G 手機,讓他們看影片,與跟在矽谷工作的舅舅、阿姨視訊。

但老家是個小農村, 3G 網路不穩定,跑 Youtube、Skype 很卡。而且爸媽不習慣觸控螢幕,常常忘記接電話。於是,我幫他們辦支能 2G 上網的傳統按鍵手機,讓他們至少能用 WhatsApp 跟美國的親戚傳訊息、照片。

身在美國的親戚(如我的一些印度同學)可能考慮採用 SnapChat 發送自動銷毀訊息,或是用 LINE 發送貼紙、或用 WeChat 買物美價廉的中國貨。但當考量到家鄉的親人只能用 WhatsApp 時,就可能還是只用 WhatsApp了。

WhatsApp 創辦人 Jan Koum 身為烏克蘭移民,會開發出門檻低、方便海外移民聯絡,或是讓從鄉下到外地工作的人能隨時寫家書、分享近況的軟體,也不令人意外了。

 

WhatsApp 便宜、穩定,不像 SMS 

在記者會上, WhatsApp 創辦人 Jan Koum 強調 WhatsApp 消費者願意花錢的服務。 我原本十分不解這一點,因為簡訊服務在美國都是吃到飽的,傳三千封也沒差。後來才曉得許多國家的 SMS 簡訊是以封計費,不甚便宜。

例如印度一封簡訊要 1 盧比。而 Tata Docomo 的 WhatsApp 方案,一個月只要 30 盧比。

貴就算了。在南美洲,有時候 SMS 還會半路失蹤…

一個巴西的網友表示

巴西的 SMS 簡訊得花好幾個小時才會到。我的銀行寄給我驗證碼,但是收到時,就過期不能用了。

In Brazil, sometimes a SMS message takes hours to arrive. My bank sometimes send a validation code by SMS, but I can’t use it because it expires before arriving.

相反的,WhatsApp 只要用 2G 的 GSM,就能傳簡訊給朋友了。沒有 GSM 收訊的地方,十之八九也沒有 SMS。民眾偏好可靠的 WhatsApp 來傳簡訊,合情合理。

即使在 3G 普及的歐洲,使用者也能靠 WhatsApp 省下高昂的國際簡訊費用。

歐洲的 MatthiasP:

歐陸國內的 SMS 簡訊大多很便宜。但是,當你傳簡訊到另一個國家時,像從義大利到德國,費用馬上飆高。國際的 MMS 更是荒唐的貴。我朋友從克羅埃西亞傳封 MMS 到德國,得付 5 歐元。 WhatsApp 就沒這個問題了。

Nationwide SMS is dirt cheap in most of Europe too. But the cost goes up rapidly when you send messages across borders, say from Italy to Germany. And international MMS are just ridiculously expensive. A friend of mine once paid ~5€ for a single MMS sent from Croatia to Germany. With WhatsApp you don’t need to worry about all these things.

歐洲之間跨國的工作、旅遊、留學很頻繁,難怪國際簡訊的需求也高。我不禁好奇,在東南亞到台灣的外籍勞工、台灣到中國的台幹最常用什麼方式聯絡家人? 若是 App, WhatsApp 還是 LINE 比較多?

 

WhatsApp 在發展中國家的展望:行動支付

WhatsApp 被 Facebook 買下後,有了更多資金,未來在發展中國家可能跨足行動支付與行動轉帳 ( Mobile Money Transfer ) 的市場。

在發展經濟 ( Development Economics )的領域中,用手機轉帳,將聯合國、世界銀行的金援福利直接匯給人民,是很熱門的話題。因為直接轉帳,能跳過政府機關,減少貪污。有許多移民或是到海外勞工,用行動支付匯錢給家人。 (參見 Western Union 的行動轉帳簡介)。

不過目前的行動轉帳大多依賴 SMS,一樣受限於 SMS 的穩定、普及及安全性。

WhatsApp 團隊已經能在 Android、iOS、Java 等平台,用 voice 系統傳簡訊、圖片。接著要進入開發中國家的行動轉帳應該是有指望的。有了富爸爸Facebook 的支持,WhatsApp 也更有籌碼進入以微信(WeChat)為代表的金融系統。

 

東南亞的行動轉帳市場,台灣有份嗎?

外勞、移民是很大的市場。根據世界銀行 ( World Bank )與聯合國國際農業發展基金 (IFAD)共同發表的研究報告 ,去年亞太地區近 6,000 萬名外勞匯回國的金額將近2,600億美元。而將錢匯回本國的手續費,行動轉帳約為傳統銀行的 2% 。

因此,新加坡公司 Fastacash 去年開始提供用戶從 WhatsApp、Twitter、跟 Facebook 將錢從英國轉帳到肯亞的服務費,手續費只要 1 % 。下一步 Fastacasch 要進軍印尼和俄羅斯。美國的 Remitly 則提供從美國轉帳到菲律賓的服務。 

台灣地處東南亞,有 45 萬人的外籍勞工,以印尼的移工最多。或許台灣該正視 WhatsApp 很在乎的新興行動市場?

 

出自有物報告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2025台灣設計展在彰化!直擊「圓未來之行」必看十大亮點:3+1大展區,跨入時空轉換通道,共創未來新可能!
2025台灣設計展在彰化!直擊「圓未來之行」必看十大亮點:3+1大展區,跨入時空轉換通道,共創未來新可能!

亮點一:回溯城市源頭起點,航海語彙彷若時光倒流

「圓未來之行」共分為室內三大展區與一戶外展區,以「與城市一同成長」做為策展主軸,梳理出:「源─緣─圓─合」x時光「過去─現在─未來」串接時代軸線,將彰化的「交通、建設與生活」呈現於展區中。「源」記憶之源展區入口處,是彰化航運貿易的起點,設計語彙透過水波、帆船、引領觀展者漫步前進,從最微觀的早期建材文物看到城市發展的歷史,如:清領時期至日治時期的多樣建築元素與素材,包含:戎克船、壓艙石、福州杉、枕木、酒甕,回望彰化的源頭,憶起移居而來的風光繁榮。

亮點二:光雕沙盤演譯交通建設願景,點亮未來發展藍圖

「緣」的轉譯之間,以「連結」為核心主題。居民與城市透過交通路網緊密相繫,象徵彰化從人與地的互動中,編織出發展的脈動。〈脈動彰化〉展項以光雕技術投影於立體沙盤模型上,生動演繹「一軸一環雙樞紐四引擎」的整體建設願景。
隨著各交通樞紐依序點亮,縣域交通網絡的節奏逐步展開,城市與鄉鎮間的連結脈絡清晰浮現,展現彰化邁向均衡發展、共榮未來的宏觀藍圖。

1014_2.jpg
〈脈動彰化〉以光雕技術生動演繹「一軸一環雙樞紐四引擎」的整體建設願景。
圖/ 彰化縣政府

亮點三:模型x互動表述社群共融,實踐宜居生活的想像

以等比縮小建築模型結合互動展示,呈現伸港基地新時代青年住宅與社會住宅的「租售共融」模式,觀展者可透過互動深入瞭解青宅社宅共居的設計意圖與社會影響,感受彰化如何回應居住正義與社會福祉的生活需求,看見宜居城市的生活模樣。

1014_3.jpg
〈宜居共築所〉展示伸港基地「青宅+社宅共居」的創新政策。
圖/ 彰化縣政府

亮點四:鹿江綠建築校園AR互動,亮相生態x教育x文化的交織成果

教育是宜居生活的一大環節。「鹿江綠建築校園」透過立體模型結合互動呈現:未來綠學園─教育x永續x建築示範,將綠建築結合AR增強影像互動,觀展者用手機對準模型,即可看到校園的環境永續設計特點,讓綠建築不僅是獲獎的優秀成果,更是一個精心設計的教育實踐。

1014_4.jpg
本次作為【圓未來之行】展區的鹿江國際中小學,即是榮獲公共工程金質獎的綠建築場域,民眾可透過掃描模型上的標示點探索其中的永續設計。
圖/ 彰化縣政府

亮點五:你看不見的城市隱形治理設計,一地多用校園複合蓄洪池

展區中,將「全國首創校園複合蓄洪場─地下停車場兼蓄洪池」,透過立體模型結合電控薄膜,呈現蓄洪場域與生活場域的結合。看資源如何整合應用,超越既定印象,創造一地多用,融合教育、社區、防洪機能的複合設計新模範,表達城市韌性設計的新可能。

1014_5.jpg
〈全齡照護網〉展示一站式長照大樓,民眾走至定位即可揭露對應設施的照護服務。
圖/ 彰化縣政府

亮點六:回應健康共融的生活型態,窺見一站式長照大樓、共融公園等

健康共融的生活型態,城市是如何回應的呢?展區中也將呈現城市「全齡共享」的生活設計典範,讓不同的年齡層,都能被承接、照護與支持,展出:因應共融需求而設計的一站式長照大樓,內含不老健身房、托嬰與育兒親子館、長照創新等多項措施,只要踩在地上互動點位,便會亮起相應服務的大樓樓層,完整了解一站式長照大樓的服務項目。此外,也設計了「反應力x不老健身房」、「全民運動」等互動感應投影遊戲,以及未來「共融式遊戲場」投票選擇,表達未來城市規劃意向,提供參與城市共融的連結與共造,傳遞永續、人本兼容並蓄的溫柔回應。

亮點七:探索時間如何轉譯新生?走進老屋再造活化空間

展區概念中,回應300年的城市建設新舊共生,「時光新生所」打造出「老屋點燈造型故事屋」,精選五組代表案例,從老屋前身到改造過程,以及此刻的成果,看見老屋與社區、青年與夢想、創業與創新,透過建築再造表達當代生活的新生命與城市活力。

1014_6.jpg
〈時光新生所〉以翻牌形式呈現老屋整修前後的使用對比。
圖/ 彰化縣政府

亮點八:情境式體驗未來車廂,城市藍圖引導對未來的渴望期盼

當過去、現在被梳理完整後。未來會是什麼呢?「未來城市展區」則以縫合、綻放、圓滿、快捷幸福未來為題,透過「情境式劇場」,讓觀展者置身未來車廂中。搭乘未來號看著窗外,播放著目前規劃的未來藍圖,當旅程來到終點,未來就是始於現在的行動。邀請你共同參與種種希望與可能性。

1014_7.jpg
【圓未來之行】展區內的未來車廂,在車廂兩側呈現城市未來規劃遠景,帶給每位觀展者沉浸式體驗快捷幸福未來。
圖/ 彰化縣政府

亮點九:建築AI互動選擇,未來共創基地展區實驗計畫

彰化縣長王惠美表示,「未來城市的藍圖,必須由民眾共同描繪,唯有大家的想法與創意,才能讓城市更貼近生活、貼近人心。」因此,「未來城市共創基地」設計共創互動環節,以大尺度的城市規劃角度出發,邀請觀展者共同打造屬於彰化的未來城。
以彰交特定區為城市共創背景,觀展者能透過平板互動,依需求、喜好選定主題類型與建築,如:該區域希望如何發展?公園綠地(共融公園、生態濕地)、產業經濟(百貨商場、研發大樓)、休閒育樂(美術館、圖書館等),民眾意見將影響城市發展指數,並由 AI 生成建築於畫面上,最終於大顯示螢幕上看到共創未來城市的樣貌。
透過互動體驗,民眾得以反思發展過程中經濟建設與生活環境的平衡取捨,展項最終會將互動成果整理成報告做為縣府施政參考,此區域的未來,將是共創而生的實驗基地。

1014_8.jpg
〈未來城市共創基地〉可透過平板互動生成多種建築,邀請民眾一同建設未來的理想城市。
圖/ 彰化縣政府

亮點十:戶外串聯生態作品區,看行動如何實踐永續?

最終,來到更宏觀的探討彰化未來城市的環境,傳遞三大核心:未來想像、智慧永續循環、綠色療癒,將其展現於生態設計作品中的〈魚的肚子是我們的生活〉、〈往事河光.未來亭〉、〈漂泊之所〉,分別呈現自然環境保護,由在地師生共創孕生作品、以太陽能系統呈現未來資源的自給自足,及將彰化歷史重要的戎克船體轉化休憩裝置。回扣彰化的起點主軸:生態環境與幸福宜居生活,完成一趟精彩的「圓未來之行」體驗。

1014_9.jpg
【圓未來之行】戶外展區中的展品:〈魚的肚子是我們的生活〉,呼籲大眾綠色環保、永續循環的重要性。
圖/ 彰化縣政府

採訪・撰文/楊喻婷
【彰化縣政府廣告】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