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搜尋取代 App 分類,聰明管理你的手機桌面
用搜尋取代 App 分類,聰明管理你的手機桌面
2014.03.26 | 科技

以前,不管在 iOS 或 Android 上,我都會花很多時間去分類那些安裝得愈來愈多的 Apps:旅遊、拍照、社群、遊戲等等,分類也是愈來愈多,還要常常調整。 但是後來我反省自己的使用流程後,發現對我來說,分類要花時間、調整要花時間、平常使用時打開分類並找出 App 也要花時間,如果不小心重裝系統(換個桌面、換台手機),整個流程可能又要重新跑一次。

但是更重要的是,這樣仔細的分類後,還是沒有讓我平常可以更靈活的使用這眾多的 Apps,甚至有時候看到桌面上的一大堆分類資料夾,就忍不住進入分類開始一個一個 App 打開來玩,即使這時候並沒有非要使用這些 App 不可的需要,卻讓我多了分心的機會。

於是想一想,或許行動裝置上的工作流程不應該這樣規劃,而可以有更好的桌面動線規劃方式所以,如果你也覺得自己平常在使用手機時有這樣被眾多 App 搞得分心、煩躁、不知所措的問題時,那麼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自己在 Android 上如何打點好最適合自己的 App 使用動線。

原本的 App 分類,無法讓我更有效使用眾多 App

當然,要先聲明,這是我個人的使用心得,或許適合你,或許不適合,但這是一個我深思熟慮並實際運作好幾個月後的心得整理,背後的想法應該會有一些參考價值。

下圖是我原本的 App 分類方法,依據一些使用情境來分類,在 Android 與 iOS 上這應該也是大多數朋友的分類方式。

可是,我發現這樣分類後,只要 App 一多,我還是一樣要花一些時間才能找出自己需要的 App,因為有時候甚至還會忘記放到哪個分類,並且在這樣翻開資料夾的過程中,更容易被其他 App 拉去注意力(甚至跑去打開另外一個 App,而忘了原本真正要找的那個)。

這樣一來,「分類」變成「只是讓桌面看起來比較整齊」,但無法「讓工作變得比較快速、專注」。

[![](http://4.bp.blogspot.com/-aVOOrF9Et4g/UycE29i9ZFI/AAAAAAADSLE/7-IIdnrVLfk/s1600/AppDialer-01.png)](http://4.bp.blogspot.com/-aVOOrF9Et4g/UycE29i9ZFI/AAAAAAADSLE/7-IIdnrVLfk/s1600/AppDialer-01.png)

這時候怎麼辦?不如用搜尋直接找出需要的 App 吧!

上面提到了兩個問題:

1.找出 App 在哪裡需要花一些時間「翻找」(即使已經有分類)。
2.這樣的過程很容易被其他 App 分心。

於是我覺得這樣的使用動線對我來說不夠好,我希望找到更好的 App 使用動線,於是這時候我想到一個我在「最好的整理就是最少的整理,不需要整理的整理術」這篇文章寫過的方法:用搜尋取代整理。

搜尋關鍵字,直接找出自己要找的 App(以我來說,如果我當下遇到某個問題,要解決這個問題時我想起可以使用某個 App,產生了要找出這個 App 來應用的需求,這時候我當然會知道它的名稱關鍵字)。

直接搜尋,直接找出,這樣就避免了翻找而找不到的時間浪費,也不會被其他 App 干擾分心。

而這個「直接搜尋 App 」的功能,在 Android 內建的 Google 搜尋中就有,可以直接打部份關鍵字來找出 App,還會學習你的喜好,下次常用的 App 會更排在更前面。

[![](http://3.bp.blogspot.com/-K2ZvHOp5zWw/UycE2x5GwBI/AAAAAAADSK8/mRrCvYQs_hg/s1600/AppDialer-02.png)](http://3.bp.blogspot.com/-K2ZvHOp5zWw/UycE2x5GwBI/AAAAAAADSK8/mRrCvYQs_hg/s1600/AppDialer-02.png) [![](http://2.bp.blogspot.com/-SMEqdEnH5lc/UycE2qskdkI/AAAAAAADSK4/GyxJUNe16-M/s1600/AppDialer-03.png)](http://2.bp.blogspot.com/-SMEqdEnH5lc/UycE2qskdkI/AAAAAAADSK4/GyxJUNe16-M/s1600/AppDialer-03.png)

可是, Google 搜尋的介面不夠快捷,這時候可以試試 AppDialer

前面的分析,讓我找到「使用 App 的最佳動線」就是搜尋。

可是,方法一樣,但我後來沒有使用內建的 Google 搜尋來滿足需求,因為 Google 搜尋主要目的不是快速找出 App 來啟動,所以介面設計上還是很多干擾,你看看上面兩張圖片應該就可以明白,上面的關鍵字建議、下面的鍵盤,擋掉了太多空間,讓操作很礙手。

但是我現在想要做的是「全部都用搜尋來快速啟動 App 」,使用頻率非常高,應該說每次打開手機的目的就是要搜尋來啟動 App, 因此我必須要有一個不礙手的,可以再把操作速度加快的工具。

後來我就是使用去年有介紹過的「AppDialer 在 Android 實現 PC Launchy 的超快捷啟動 App」。

「 AppDialer 」一樣是搜尋 App 名稱的部份關鍵字就可以找出 App 並啟動,一樣會學習我常用的 App 並更快顯示,例如下面我只輸入了一個字母「 F 」,就找出我常用的 Flipboard。但更重要的是 AppDialer 的鍵盤採用 T9 九宮格設計更加便利好按,介面上也只有 App 與快捷鍵盤,沒有多餘干擾,可以真正讓整個操作速度再加快。

[![](http://3.bp.blogspot.com/-96adlzO0FTg/UycE3rZ9THI/AAAAAAADSLQ/XicVfCMPIkE/s1600/AppDialer-04.png)](http://3.bp.blogspot.com/-96adlzO0FTg/UycE3rZ9THI/AAAAAAADSLQ/XicVfCMPIkE/s1600/AppDialer-04.png)

而且我也找出 AppDialer 啟動中文名稱 App 的方法

但一開始使用「 AppDialer 」時還是有一個小問題,就是上面只有英文鍵盤,那麼要找中文名稱的 App 怎麼辦?

後來我找到了方法,讓「 AppDialer 」也可以用英文搜尋到中文名稱的 App,並且一樣快速。例如我每天上下班通勤都要用到的公車到站時間即時查詢,只要打開「 AppDialer 」輸入「twbus」(當然,只要輸入一部分即可),就能找到我常用的 App。

[![](http://4.bp.blogspot.com/-v37RecIHKKw/UycE3zvFFzI/AAAAAAADSLk/X7X7FY49mUY/s1600/AppDialer-05.png)](http://4.bp.blogspot.com/-v37RecIHKKw/UycE3zvFFzI/AAAAAAADSLk/X7X7FY49mUY/s1600/AppDialer-05.png) [![](http://2.bp.blogspot.com/-sJsg7shyk-Q/UycE4MJEmOI/AAAAAAADSLc/UQk-wOeAlWY/s1600/AppDialer-06.png)](http://2.bp.blogspot.com/-sJsg7shyk-Q/UycE4MJEmOI/AAAAAAADSLc/UQk-wOeAlWY/s1600/AppDialer-06.png)

因為,所有的 App 其實都有英文名稱。那麼要怎麼看這些中文 App 的英文名稱?只要在當初下載 App 的 Google Play 網頁頁面上,看網址最後的幾個關鍵字,那就是這個 App 的英文名稱了。

例如我也常常用來查詢中文詞會的「萌典」,它的英文關鍵字是 dict moe,前者是字典的意思,後者是「萌」的發音,一樣很好記,當我需要這個 App 時,只要輸入部份英文關鍵字,就能在「 AppDialer 」中快速找出萌典。

[![](http://4.bp.blogspot.com/-CnbLC1Zl1-Y/UycE4pOHvmI/AAAAAAADSLY/4J2sueUsjgM/s1600/AppDialer-07.png)](http://4.bp.blogspot.com/-CnbLC1Zl1-Y/UycE4pOHvmI/AAAAAAADSLY/4J2sueUsjgM/s1600/AppDialer-07.png)

「 AppDialer 」讓我隨時都能找到啟動 App 的最佳動線

前一個月,我付費購買了「 AppDialer 」的專業版,付費版會在 Android 通知欄顯示「 AppDialer 」的快速啟動按鈕,以及最近使用過的 8 個 Apps。

通常在某個情境下,例如旅遊,會反覆使用的 App 就那幾個,所以這個功能可以讓我在不同的情境下只要用「 AppDialer 」搜尋呼叫一次,後續就可以在最近使用清單裡重複啟動切換。

而且這也可以讓我在任何 App 中,不用回到桌面也可以快速啟動需要的 App。

[![](http://1.bp.blogspot.com/-D8Dxq4t27mA/UycE5Zn3tRI/AAAAAAADSLs/JT2O_HkHbPM/s1600/AppDialer-08.png)](http://1.bp.blogspot.com/-D8Dxq4t27mA/UycE5Zn3tRI/AAAAAAADSLs/JT2O_HkHbPM/s1600/AppDialer-08.png) [![](http://3.bp.blogspot.com/-6IrX1TCjXgE/UycE6GJAYTI/AAAAAAADSMA/p6wfY3wSckA/s1600/AppDialer-09.png)](http://3.bp.blogspot.com/-6IrX1TCjXgE/UycE6GJAYTI/AAAAAAADSMA/p6wfY3wSckA/s1600/AppDialer-09.png)

另外「 AppDialer 」的付費版也提供了「手機鎖定畫面」的快捷工具,我可以在手機鎖定畫面中,直接搜尋啟動我需要的 App,連手機桌面都不用進入,讓使用的過程更專注、更直接。

這樣的「搜尋—啟動」的動線,減少分類的麻煩與不確定性,幫助我更快的去「執行」App 本身,而不會在手機裡「迷路」。

[![](http://3.bp.blogspot.com/-dvZV-CTWBCk/UycE5g-z9II/AAAAAAADSL4/RHsasockioc/s1600/AppDialer-10.png)](http://3.bp.blogspot.com/-dvZV-CTWBCk/UycE5g-z9II/AAAAAAADSL4/RHsasockioc/s1600/AppDialer-10.png)

不用分類,甚至更快找出 App

有了「 AppDialer 」這樣的動線,那麼就像我前面一開始要解決的問題,這樣一來,我就真的不用再花時間去做 App 分類了,也不用為了使用而把一大堆 App 擺上桌面了。

目前我的 Android 桌面首頁就是一個「 DashColock 」的資訊工具顯示我的下一個行程與待辦郵件,然後下方工具列擺上真正最常用的相機、地圖、 Evernote 與「 AppDialer 」。

至於其他桌面也不用再擺放 App 了,全部都可以拿來擺重要、有用的桌面資訊小工具。至於 App 呢?就全部不分類,收在應用程式清單裡。

[![](http://2.bp.blogspot.com/-2LFANwWhnZQ/UycE6Q1hzmI/AAAAAAADSME/SnPy8JYJelM/s1600/AppDialer-11.png)](http://2.bp.blogspot.com/-2LFANwWhnZQ/UycE6Q1hzmI/AAAAAAADSME/SnPy8JYJelM/s1600/AppDialer-11.png) [![](http://1.bp.blogspot.com/-DAMuCaJo3ls/UycE6mYOm6I/AAAAAAADSMc/FYQBCGIMOi0/s1600/AppDialer-12.png)](http://1.bp.blogspot.com/-DAMuCaJo3ls/UycE6mYOm6I/AAAAAAADSMc/FYQBCGIMOi0/s1600/AppDialer-12.png)

注意力放在更重要的 App 上

當然,大家看到我的桌面首頁上還是有兩個分類,這兩個分類分別是:

「下一步行動」:我認為自己在手機上做行動工作、時間管理,除了 Evernote 外最重要的四個 App。
「最近想常用」:我希望自己最近多多使用的某些 App,例如健身習慣的 App。

數量並不多,要調整很簡單,而擺出來的意義就是「提醒自己」(也因此不能多,才有提醒的效果)。例如提醒自己要打開 Google 雲端硬碟來工作了,或是提醒自己要每天紀錄自己的飲食習慣。

[![](http://4.bp.blogspot.com/-lg_7Dzc6qCQ/UycE7DJ7M-I/AAAAAAADSMY/POWV8TqV_sk/s1600/AppDialer-13.png)](http://4.bp.blogspot.com/-lg_7Dzc6qCQ/UycE7DJ7M-I/AAAAAAADSMY/POWV8TqV_sk/s1600/AppDialer-13.png) [![](http://3.bp.blogspot.com/-hBbbkxD9AAo/UycTfnZ2aTI/AAAAAAADSNU/1mPCK6Hv8iw/s1600/Screenshot_2014-03-17-23-09-19.png)](http://3.bp.blogspot.com/-hBbbkxD9AAo/UycTfnZ2aTI/AAAAAAADSNU/1mPCK6Hv8iw/s1600/Screenshot_2014-03-17-23-09-19.png)

更重要的是,這套方法可以直接轉移,到哪裡都適用

「 AppDialer 」建立的 App 使用動線還解決了一個大問題,那就是當我心情好換到不同的 Android 桌面佈局時(參考:Themer 一鍵 Android 手機桌面美化 App 超簡單真正改頭換面),不用重新整理一次 App ,也不用重新分類 App 了。

因為「 AppDialer 」這個搜尋直接啟動的動線,不管換到什麼情況下都能適用,而且直接轉移,也不需要重新整理。

我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會換手機、會重新換桌面,但起碼我可以建立一個即使重灌手機都不用重新整理的方法,這樣最節省自己的時間。

[![](http://2.bp.blogspot.com/-ifb-3Ydmm0w/UycE78o25oI/AAAAAAADSMk/6Ox9nfRBdaU/s1600/AppDialer-15.png)](http://2.bp.blogspot.com/-ifb-3Ydmm0w/UycE78o25oI/AAAAAAADSMk/6Ox9nfRBdaU/s1600/AppDialer-15.png) [![](http://4.bp.blogspot.com/--rlQOdN2f5w/UycE8Q8A2aI/AAAAAAADSNA/kLVxv_5B2ug/s1600/AppDialer-16.png)](http://4.bp.blogspot.com/--rlQOdN2f5w/UycE8Q8A2aI/AAAAAAADSNA/kLVxv_5B2ug/s1600/AppDialer-16.png)

App 裝著,你自然就會在需要時用到它,即使那只是偶爾

我會在手機裡安裝很多 App,當然裡面大多不常用,可是沒關係,因為很多 App 本來就是用來解決各種特殊情況,例如很多拍照修圖 App,那就是只有需要修圖時才用得到,例如我安裝的抹除照片中多餘人物的 App,大概一年使用不超過 10 次。

可是一旦有需要,這些 App 可以幫我最快解決問題。

所以我都安裝著,因為需要時自然會想起他們(如果沒有想起,那就算有分類不也還是一樣不會去使用?),而當想到需要他們,利用「 AppDialer 」建立起來的流程,就讓我只要搜尋部份關鍵字,就可以在沒有花時間分類的 App 清單中,最快啟動他們。

這是我目前為自己建立的 App 管理流程,事實上沒有花時間管理,但對我來說更有效率。這樣的思維或許有點像「丟掉記帳軟體與 App ,轉個彎,我養成了記帳的習慣」,提供大家一起思考看看。

[![](http://1.bp.blogspot.com/-M2QtsdL_NOU/UycE8isvXGI/AAAAAAADSM4/HYXlVObZqZY/s1600/AppDialer-17.png)](http://1.bp.blogspot.com/-M2QtsdL_NOU/UycE8isvXGI/AAAAAAADSM4/HYXlVObZqZY/s1600/AppDialer-17.png) [![](http://3.bp.blogspot.com/-PLCubCHOee4/UycE8kVYjQI/AAAAAAADSMw/0H95pzijZd0/s1600/AppDialer-18.png)](http://3.bp.blogspot.com/-PLCubCHOee4/UycE8kVYjQI/AAAAAAADSMw/0H95pzijZd0/s1600/AppDialer-18.png)
 
 
 
[出自:電腦玩物](http://www.playpcesor.com/2014/03/android-app_17.html)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不只守成,更下一城!看kure.fit、Fullicon、華夏玻璃如何用亞馬遜讓傳產翻轉成國際潮牌
不只守成,更下一城!看kure.fit、Fullicon、華夏玻璃如何用亞馬遜讓傳產翻轉成國際潮牌

台灣上市櫃公司高達七成為家族企業,其中,中小企業佔比高達95%,在二代傳承創新的過程中,不僅面臨信任、制度、認同等管理議題,還必須透過創新思維與數位平台工具打造與持續深化市場競爭優勢,方可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生存、茁壯,甚至是成為產業變革者。事實上,這也是kure.fit、Fullicon與華夏玻璃積極透過品牌重塑、擁抱創新科技,以及透過跨境電商佈局全球市場的原因,並且成功在詭譎市場中屢屢創新突圍、締造佳績。

不只是傳承,更透過品牌經營讓家族企業酷起來!

成立於2019年的kure.fit是一間專注於女性健身器材與居家運動的品牌,透過亞馬遜美國站、英國站與中東站進行產品銷售,2025年上半年度,創下美國銷售年成長率358%好成績。kure.fit創辦人暨執行長黃永沅認為其中的關鍵是:「提供客戶高價值產品與服務,並透過亞馬遜全球開店快速拓展站點創新局。」

亞馬遜全球開店
kure.fit創辦人暨執行長黃永沅分享品牌打造經驗時,提到父親常說「服務」是家中工廠發展最關鍵的因素,這也是他創業以來一直銘記在心的價值。
圖/ 數位時代

黃永沅的創業故事——kure.fit 的成立——與家族企業息息相關。他說:「我父親黃泰翔擁有敏銳的市場嗅覺,幾乎你想像得到的消費性居家電子產品,我們家都生產製造過。為跳脫傳統製造思維、進一步擴展全球布局,2019 年回到家族公司後,我開始積極導入數位化與數據化手法以維持市場競爭力,同時也嘗試建立品牌,透過亞馬遜全球開店進軍海外市場,讓 kure.fit 在 2024 年憑藉可調式啞鈴組、壺鈴、加重手環等商品大幅提升營收獲利。」

他坦言,選擇亞馬遜全球開店,是綜合研究過市場及相關條件的必然之選。「台灣具有高度彈性的製造實力,卻苦無與全球用戶直接接觸的機會;而亞馬遜正好打開了這扇窗,讓我們能用最經濟、高效率的方式快速測試、修正與擴張,對新品牌來說,是極具價值的通路。」

他進一步補充:「上一代累積的資產讓我擁有比較多的機會探索與試錯,而亞馬遜全球開店則讓我可以用最具成本效益的方式布局全球市場。」例如,透過參與亞馬遜全球開店官方團隊為賣家提供的在地支持計畫與課程,kure.fit獲得一次性的帳號健檢、選品分析、營運問題排除,以及 1 對 1 經理輔導,大幅提升全球布局與品牌行銷的能力。

類似的二代傳承與創新旅程也發生在保健收納藥盒創新品牌–護立康(Fullicon)-身上。Fullicon副總經理李承樺認為:「二代不是只能接班,相反的,可以透過自有品牌創業、以亞馬遜全球開店將產品服務推向全球各地,創造嶄新的營收獲利。」

把時間回溯到2019年,為解決OEM與ODM客戶削價競爭亂象,李承樺在家人與客戶的支持下,啟動自有品牌–護立康(Fullicon)上架亞馬遜拓展業務,爾後,透過產品設計、功能強化、專利佈局與亞馬遜全球開店擴展國際市場業務,不僅成功將藥品收納盒打進日本站前三的成績、創下4.8/5的高消費者評價,更榮獲亞馬遜全球開店2024年度傑出賣家–「最速全球布局轉型獎」–的肯定。

亞馬遜全球開店
Fullicon副總經理李承樺分享,加入亞馬遜之後,透過世界級的品牌與市場資訊,他更了解專利的重要,經過多年努力,目前專利已經成為Fullicon營收來源一環。
圖/ 數位時代

對台灣百年玻璃製造商–華夏玻璃–來說,傳承固然重要,但是,唯有突破既有框架才能創造第二成長曲線,因此,成立自有品牌–SOUL ONE,透過亞馬遜全球開店銷售自有產品以深入了解北美消費者輪廓,例如對玻璃製品的需求與偏好,進而提供最佳產品服務,為前進北美零售商店市場做最佳準備。

華夏玻璃執行長廖冠傑進一步解釋會加入亞馬遜、以亞馬遜全球開店布局北美等國際市場的原因有三:「首先是品牌形象佳、是北美消費者喜愛的購物網站;其次是可取得消費者回饋聲音以及後台提供豐富的市場洞見,讓團隊成員可以快速調整產品、包裝與行銷等策略;最後是透過功能強大的亞馬遜物流(FBA)機制輕鬆擴展全球業務。」

從上述的kure.fit、Fullicon與華夏玻璃SOUL ONE的布局,可以清楚看到:二代不僅是傳承與守成,更是主動出擊與翻轉市場的關鍵推手,讓家族企業經營也可以很酷且創新。

亞馬遜全球開店
華夏玻璃執行長廖冠傑於專訪時指出,作為企業核心的決策者,在面對爆炸的資訊與選擇時,更應該專注而冷靜,謹慎為公司營運做出最適切的選擇。
圖/ 數位時代

亞馬遜全球開店助二代繼承者高效打造品牌與布局全球業務

亞馬遜全球開店不僅讓企業以自有品牌布局跨境電商,更有助於企業重整商業邏輯、發揮OEM、ODM與OBM的經營綜效。對此,Fullicon副總經理李承樺面帶微笑地解釋:「我們公司–益麟企業–的業務分成三塊,分別是負責台灣市場的業務部門、以官網與參展等方式經營的OEM與ODM外貿部門,以及由我負責的、透過亞馬遜全球開店布局的全球電商部門;其中,電商部門的營收雖然僅占公司整體營收的一小部分,但帶來的成效遠超乎預期。」

首先是產品開模與製造後即可直接(透過電商)銷售,不像過去必須花費1到2年的時間跑市場與找客戶;其次,可以直接傾聽客戶心聲以加速產品功能的迭代與優化,例如方便關節炎患者取用藥品的彈跳保健盒設計等;最後則是挹注外貿業務發展。李承樺表示:「我們有韓國客戶因為看到亞馬遜的Fullicon藥品收納盒而主動找上門、向外貿部門下單,開啟跨業務單位的合作綜效。」

kure.fit創辦人暨執行長黃永沅則直言:「做工廠最怕離消費者太遠。」需要像亞馬遜全球開店這樣的外部夥伴提供協助,讓kure.fit可以突破區域限制、深入了解各個市場脈動,為每一個產品找到新出路。例如,亞馬遜商機探測器與選品指南針等官方選品工具讓kure.fit可以同時掌握產品類別與市場資料以高效布局新市場,如將女性健身器材銷向中東等新市場,讓品牌營運穩健邁向全球市場。

「企業的創新轉型旅程是一個又一個關鍵決策交織而成,亞馬遜提供的數據資料讓我們可以更精準且有憑據的下達各項決策,以更有責任感與使用感的方式推進二代傳承與創新。」關於亞馬遜全球開店帶來的綜效,華夏玻璃執行長廖冠傑如是總結。

總的來說,二代接班不僅是傳承,更是品牌重塑、通路重組與文化再定位的新起點,在這個過程中,與亞馬遜全球開店這種世界級企業合作,不僅有益於簡化傳統外貿的繁雜談判流程,更讓台灣企業可以更精準且高效的方式布局全球、透過出口電商快速回應市場需求,進而加速創新步伐與鏈結業務績效,讓台灣企業走出新路、演變為令人驚豔的「酷」品牌關鍵。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