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越來越多年輕人收到父母傳來的Line貼圖,「真是受不了……,怎麼連媽媽都越來越常Line我了。」30歲的詹小姐說。她不知道,原來只月付幾百元限量上網的媽媽,現在卻可以用同樣的資費方案,無限使用Line。這是電信業者的「心機」,果然成功吸引更多銀髮族加入低頭族行列。
「先培養他們用行動網路的習慣,到了4G時代,採用分級付費,大家用越多,我們賺越多。」一位電信業高層說。雖然業者對4G資費方案都保密到家,但多位電信高層皆認為,3G的吃到飽方案,要在4G時代正式說再見。「以前講mPro,是科技Pro(專家)才用的,現在早已不是了,婆婆媽媽都在行動上網。」中華電信總經理石木標說。
一直以來,電信業者扮演水管的角色,透過數據服務,將網路應用傳送到每個使用者的手機上。捷運裡,人人低頭滑著手機,更多通勤族用手機看著高畫質的歷史劇《蘭陵王》、韓劇《來自星星的你》。不論用多少傳輸量,選擇支付吃到飽費用者比比皆是,但更多的廣告費、遊戲費,是被網路應用(Over The Top,OTT)業者賺走。
「過去有陣子電信商面對網路商的態度是抵制的,但近一年開始轉趨合作。」工研院IEK產業分析師葉恆芬指出。業者開始發現「打不過就跟它合作」,要吸引更多用戶,必須包裝更多讓消費者「有感」的應用,否則光是說速度有多快、快幾倍,消費者沒有感覺。要創造更多生活化應用,例如行動支付,才能讓民眾對4G有感。
從目前國外先行的4G資費來看,分級收費是必然趨勢。這樣的情況下,如何吸引使用者用更多、離不開手機,才是電信業者生財之道。去年底4G結標金額超過新台幣1,100億元,比底價超出231%,中華電甚至花了將近400億元,後續還有大筆的採購設備、建設費用。「要回收,沒那麼快。」台灣大哥大總經理鄭俊卿直言。
電信業語音服務營收逐年下滑,每年減少10多個百分點,這歸因於透過網路通話(VoIP)的服務越來越多。台灣微軟總經理蔡恩全回憶20多年前在美國工作的經歷,「那時候很窮,打電話回家為了省電話費,還撥對方付費的電話,但現在打國際電話變得那麼簡單。」他說。現在有Skype、Line,Facetime視訊通話……,時代已經完全不同。
「3G時代,語音為主,數據為輔,但現在黃金交叉已經產生,未來數據才是主要的服務。」鄭俊卿指出。也因此,如何吸引用戶使用更多數據流量,是電信業者現在正緊鑼密鼓準備的議題。
答案,就在內容和服務。「全世界的網路公司都來跟我們搶生意。」中華電信行通分公司總經理林國豐說。但電信業者不想一直處於弱勢,相信總有比較占優勢的角色,對中華電信來說,行動支付就是一顆重要棋子。
過去電信業都網羅硬底子通訊產業人才,但現在更多網路、資通訊人才,成為電信業首要網羅的對象,就是為了布局行動應用。首先開跑的是遠傳電信,找來了前台灣雅虎奇摩總經理洪小玲,擔任網路暨電子商務事業群執行副總。透過她的人脈,也替遠傳引進了一批懂網路的精兵。
「4G不只是速度之戰,電信和網路服務也越來越模糊。」遠傳電信總經理李彬指出。這也是各家業者對網路產業又愛又恨的原因,因為各種創新的網路服務打開了行動上網市場,電信業賺到更多數據流量;但也因為網路應用,取代了電話、簡訊等過去電信營收來源。
雖然網路內容商侵蝕電信商過去市場,但即便是YouTube、Facebook,都還是需要電信這條水管。「4G會分級付費,只要有新的內容就能刺激用量,為我們帶進更多營收。」鄭俊卿指出。觀察韓國業者經驗,從3G到4G時代,語音+數據的套裝價格成長了20%以上。甚至發展出新的模式,讓一個家庭可以共享帳號,一起分攤流量。「我們做加值服務的目的不是營收,而是增加用戶的用量和黏度。」鄭俊卿說。
3G時代,數位音樂、電子書、App市集……,成為電信業打造獨特優勢的領域;而4G時代,戰場轉移到行動商務和行動影視。除了遠傳網羅多位網路人,中華電信也請到前露天拍賣營運長葉奇鑫擔任「中華優購」總經理,推動企業員工福利網。「當行動網速更快,就能提升行動商務的市場熱度。」葉奇鑫指出。
為了布局行動影視,台灣大在4G開台前陣前換將,由凱擘董事長鄭俊卿接任台灣大總經理,希望憑藉其過去對影視產業的熟悉程度和人脈,協助台灣大在行動影音服務走得更前面。鄭俊卿認為,隨著大螢幕手機普及,加上4G讓行動網速變快,在手機上觀看高畫質影音更加無障礙,也必然成為下個三年最重要的趨勢。遠傳則在洪小玲帶領下,去年獨家取得金馬獎線上直播權。
從語音為主進入到數據為主的時代,只當傳輸水管,再也難以黏住消費者。唯有透過更完整、貼近人心的應用服務,才能在1100億的4G大戰中,在最短的時間內回本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