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內容無法憑直覺判斷,容易讓使用者跳離
金融網站上資訊內容設計的兩大重點,包括數字的呈現、第三方意見。我們發現使用者無法直覺判斷時,最容易跳離網站。一個有效的金融網站設計,必須同時關注以下兩個要點:
一、從使用者的經驗呈現數字,可提升商品被選擇的機率
使用者挑選金融商品的時候首先關注的是「數字」,並且傾向根據利率、手續費、年費等容易理解的數字進行決策,忽略其他資訊。因此只要數字的呈現符合使用者需求,商品被選擇的機率就會提升。
使用者查看利率或手續費時,主要基於日常生活中的經驗判斷,偏好「看起來」划算的商品,因此商品的數字呈現最好逼近日常生活經驗,以一個月或一天的價格顯示。例如,在選擇保險的時候應該要衡量總保費及總理賠金額,但是實際上使用者卻偏向於換算為「每月的保費」,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房貸的使用者身上。
這樣的行為也告訴我們,與使用者溝通時,數字最好看起來是具親和力的!以下是儲蓄型保單銷售標語的例子(表一)。B標語「每月7,000元」讓使用者可以從日常生活的經驗想像,覺得自己做的到,因此進入商品介紹頁的機率高。然而,A標語的「1,000萬」讓使用者直覺判斷自己做不到,因此容易跳離網站。
二、中立的第三方意見消除疑慮,增加使用者對於網站的信心
由於在網路上的金錢交易對使用者來說疑慮多於期待,因此使用者偏向於尋找可以消除疑慮的資訊,此時最大行為特徵是徵求中立和第三方意見。
根據這種使用者心態,可在網站上的商品總覽頁面提供各種讓使用者放心的內容,以下為三種常見的方式:
1. 呈現「專家意見」、「顧客心聲」、「實例」等類似第三方意見的內容(圖一)
2. 提供可以給予使用者安全感及勇氣,類似「多數人的選擇」的資訊
3. 設置排行榜或問卷調查結果、統計數據等資料(圖二)
此外,除了以上的三種方式,有時候提示商品缺點反而可以建立使用者的信賴。
【圖一】日本生命保險顧客體驗談
表一】不同標語方式,轉換率有明顯差別
A標語
標語
在退休前需要籌備的資金是300萬!如果您現在30歲,在60歲之前只要以5%利率每月投資7,000元,即可達成!
資料來源:beB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