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韓國與中國的雙邊貿易於去年突破一千億美元,韓國企業已將中國視為一個市場而非單純的生產基地,韓國政府也逐漸視中國為重要的投資來源地而非單純的投資對象。根據中國商務部的統計,截至二○○四年底,韓國吸引中國投資的金額累計已達一一.六五億美元,為了更進一步加速雙方的經貿合作,韓國政府積極爭取於二○○五年十月在首爾舉辦第八屆世界華商大會,韓國總統盧武鉉並於去年APEC期間與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舉行了會談,同時宣布韓國承認中國的完全市場經濟地位,凡此種種,都在在顯示韓國對華商的重視程度。
由觀光帶動商業投資
由於長期的排華政策,華僑在韓國一直處於弱勢狀態,目前僅剩二萬餘人,韓國也是沒有中國城的國家。然而,為了招攬中國企業及中國觀光客,建設富有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中國城,已成為韓國吸引華商投資的重要手段之一。
早在二○○四年三月,仁川市政府和韓國中國總商會便曾簽訂在仁川永宗島建立一座中國城的諒解備忘錄,此一中國城興建計畫,是由公營的仁川廣域都市開發公社負責進行,規劃占地為八十二萬坪,目的在建設具備居住、娛樂休閒、商務等多功能的綜合型旅遊休閒區,工程費用預計為七.九億美元,並擬引進二十億美元的華商投資,打造新概念的中國城。不過,隨著位於京畿道高陽市一山區的中國城在今年十月大張旗鼓地正式動土,使得仁川中國城的開發計畫面臨極大的挑戰,負責此開發案的韓國中華總商會針對目前的資金流入即面露難色。此外,仁川市政府在仁川的菁夢地區另有一個亞洲城(Asian Village)的開發計畫,在重複投資及資金排擠效應下,一般認為仁川中國城的開發時程勢將延後。
拚規模比創意的競賽
相對而言,由高陽市推動的一山中國城興建計畫進展則較為順利。一山中國城占地約二.一萬坪,總建築面積為十六.七萬坪,是集購物、貿易、教育、研究、居住為一體的現代化建築群。在這個中國城的周圍,已有西班牙公司投資建築的音樂噴水池、澳大利亞公司投資的海洋世界水族館、高陽市今年剛落成啟用的高陽國際展示場(Kintex),以及京畿道政府計畫闢建佔地三十萬坪的韓流主題公園——韓流塢(Hanlyuwood),並聚集了韓國SBS、MBC兩大電視台,以及國標醫院、上岩世界盃賽場等公共設施,預計相關配套開發計畫一一完成時,將成為韓國最具商機的園區。
三位一體的城市規劃
目前,北京全聚德集團已決定入駐一山中國城,其董事長姜俊賢在去年十一月訪韓時指出,一山區結合了高陽國際展示場、韓流塢、湖水公園等觀光及文化設施,極有可能發展成為全球知名的城市。而一山中國城的發起人之一——韓國建國大學教授梁必承則表示,以中國文化為基礎的一山中國城,將成為全球首個具有融合(Fusing)及綠色(Green)概念的中國城,其目標是每年吸引一百萬中國遊客。韓國商界甚至還寄望中國城可帶動韓國成為東北亞的金融及商貿中心。
負責規劃一山中國城的MChinatown株式會社副社長李在翎說明指出,一山中國城的總投資額預計為七.六億美元,第一期工程包括中國街和清華之窗,預計耗資一千兩百億韓圜(約一.二億美元),將在二○○七年二月落成。而預計在二○○七年動工、二○一○年落成的中國宮殿及中國門,則將分別形成特級豪華商務酒店、長期投宿型酒店的旅館區,以及具中國色彩的辦公及住家複合型住宅區。
據了解,中國街將有北京全聚德烤鴨、東來順涮羊肉等二十多家中國老字號飯店以及星巴克、西式餐廳、中國名品和藝品店等一百五十多家店面,並設有針灸、足底按摩、東方健康中心、中醫學中心等中國傳統醫療機構和體驗中心。至於清華之窗則是地下三層、地上十二層的建築物,將有清華新科技中心分院和清華大學繼續教育學院分院入駐,形成教育、研究和產業三位一體的人才培育中心。
然而,在華商經濟實力尚嫌薄弱的韓國,究竟是否有需要如此大費周章地興建中國城,在韓國輿論界也引發不少爭議,包括時機尚早及政府過度參與的批評聲浪均不絕於耳。
經濟效應待考驗
去年才成立的韓國中華總商會在韓國政府力挺之下,取得了第八屆世界華商大會的主辦權,雖然韓國政府大力支持,包括總統盧武鉉都親臨大會致詞,但實際成果並不如預期,韓國政府想靠中國城來拉攏華商美夢,仍有待時間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