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o Marketing] 可口可樂「內容2020」的內容行銷5堂課(下)
[Neo Marketing] 可口可樂「內容2020」的內容行銷5堂課(下)
2014.09.14 | 行銷

經營內容行銷,除了在前期要審慎選定題材、角度,後續「行銷內容」也至關重要。那麼,可口可樂如何讓內容被更多人看見?

第四堂課:多管齊下,行銷你的內容

過往品牌用傳統媒體說故事是單向、靜態的,在社群媒體當道的現今,故事的創造有賴透過多管道與消費者對話、互動,讓故事的呈現更加多元、豐富以及有傳播效應。那麼,在可口可樂內部究竟是怎麼操作的?

enter image description here

▲從可口可樂品牌官網JOURNEY出來的內容,也會再依照不同社群媒體通路特性量身裁剪。此圖出處為可口可樂在LinkedIn的官方專頁。

以可口可樂品牌官網JOURNEY日常運作為例,數位行銷團隊每天要跟記者團隊開會,發2~3則內容,後續要依照部落格、臉書、推特、Google+等不同社群媒體的特色,量身餵養文字、圖片內容,例如,工作類相關資訊放到LinkedIn時,會截成像「2件你必需知道的事」這類易讀的短版文章。

此外,數位行銷團隊每周一次和公共事務以及溝通部門溝通,每月安排一次跟全球公共事務以及溝通部門對焦。不難想像他們每天的工作有多繁雜、緊湊,所以內部極為仰賴「編輯計劃」進行部門間的溝通、出刊時程。

出人意料的是, Ashley所處的數位行銷團隊僅有7人,約莫是編一本財經雜誌的一半到三分之一的人力,而且這7人也不是專職顧網站而已,所以聘用了許多外部近40位文字、攝影自由工作者,也和通用磨坊(General Mills)、麥當勞叔叔之家慈善基金會合作部分頻道內容。

第五堂課:挑釁你的消費者,讓他們跟著你行動

談品牌、做廣告,大家都在挖「洞察」(insight),傾聽消費者沒有說出口的聲音。 但可口可樂認為,當所有人只談「洞察」,換來的也只是知識、思考上的累積,在這個社群媒體時代,需要的是再激進一點的「挑釁」(provocation),讓人對你丟出來的議題想回應、討論或跟進行動,而這些因為內容再長出來的內容,就成了孵育未來創意的最佳培養皿。

「挑釁」這個字乍聽會讓人不太舒服,品牌要讓人喜歡都來不及了,怎麼還要這麼暴衝?如果你查字典,會看到其實這個字還有「激發別人採取行動」的積極意味。

像可口可樂拋出「快樂」的層次,想法,小至與朋友歡暢、推出「SHARE A COKE」,大到透過讓國與國之間暫時一笑泯恩仇的「Bring Bringing India & Pakistan Together」,都是在觸動人們對相關議題有所關注、展開行動。

不過,當你想做議題的發動者,就難免會有不同的聲音。像「SHARE A COKE」推出後,就曾招來「種族歧視」、「性向歧視」的批評聲浪,可口可樂第一時間就在Journey上予以回應。在某種程度,你可以看到可口可樂其實是很有策略地在迎接風險(詳見下表一的:70/20/10內容投資法則)。話說回來,不管是正評、負評,有人回應,總比辛苦製作的內容淹進大海裡無人聞問好。

enter image description here

像是一個素描者般,可口可樂這部「內容2020宣言」影片,為「內容行銷」這個嶄新的世界描繪出基本輪廓。

但不免有人批評這間滿手資源的大企業,把內容行銷說得太「煞有其事、故弄玄虛」,也有人質疑這麼大手筆做內容行銷,對實際銷售究竟有沒有幫助?更有甚者認為,可口可樂要成為世人愛戴的品牌,最快的方法就是別再賣含糖飲料了。

一如內容行銷的本質,就是要花時間才能看得出成效,所以或許現在談這些問題都太早了,踏進這個新世界前,能做的便是多了解、多嘗試,找出自己的「內容之道」。

本文由Yahoo Content Marketing Forum授權刊登,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延伸活動:
@@ACTIVITYID:293@@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