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 Finance] 然後,然後呢?
[Mr. Finance] 然後,然後呢?

差不多有一整個月的時間,台灣的居民都在「然後」中度過,先是味全、味王,然後又是一長串的名單。然後台北犁記也中了,呷七碗也中了,太陽堂也中了,一之鄉也中了,然後誰都中了。

然後不只是台灣,香港也中了。除了自己製作豬油的義美、新東陽以及鼎泰豐少數食品業,只要用到豬油的,無一倖免。

然後百遍又萬能的媒體開始攪局,先是修理完味全、味王等大廠之後,同情了李鵠、安慰了「受害」的維力麵,令人錯愕。反正媒體不幫忙解決問題,還再把整件事弄得更令人混淆。

政府了解食用油的供應鏈,居然還不知道該如何處理問題,媒體則是連食用油的供應鏈都搞不清楚。這次的食用油風波,只有兩個節點可以處理。
第一是最上游的郭烈成,因為他是回收的人。屏東縣衛生局查了這麼多次,還是查不出來,這已經錯失先機。

接下來是中游的強冠,收購了餿水油。收購的過程還看得出來,以強冠在市場的地位,中央政府食藥署沒有盯牢這一關,就沒有機會。當然後來還爆出強冠不只是收購餿水油來製造豬油,居然還從海外進口飼料用油等劣質油來當原料。中央政府在這一關沒有守住,球就滾到外野去了。

同樣位居下游的味王、味全、奇美、台北犁記、乃至於維力麵等,有些早被稱為無良廠商,有些則是初犯,但無論哪一家,事實上都沒有能力靠檢驗得知最上游的來源。說他們貪小便宜,強冠的價格還是高的,之前名聲還算業界好的。台北犁記的聲明稿最清楚:「本公司向來極重視食品安全及商譽,103年3月至6月透過經銷商之篩選,選擇業界最具規模且有三項政府認證的強冠企業股份有限公司,以訂製之方式採購生產本公司芝麻肉餅產品所需之客製化豬油。」

同樣位居下游的香港食品集團「美心」,也檢驗不出來。更下游的小吃店、攤商、學校,又有什麼能力辨別得出來。

當然,這次也還有義美、新東陽、鼎泰豐等廠家,以比較統整的生產、更嚴謹的檢驗,全身而退。但是他們強調由自己上下游整合「一條鞭」,由自己製造豬油做起,小廠幾乎不可能,自己去買回來的豬屠體原料,還是充滿風險,誰知道這些原料安不安全?如果他們拿來製作豬油的板油,上游的來源居然是病死豬怎麼辦?如果豬吃的飼料有問題,又該如何是好?

台灣食品在國際上的名聲,在香港最大食品集團「美心」,甚至於五星級飯店凱悅也中招之後,恐怕難以修復。

去年底當混油事件爆發,所有媒體上中下游全打了一遍,卻沒把握時機抓緊中上游,可惜了。這次要抓豬油,只要能把市占率最高的上游強冠以及正義的工廠、辦公室,好好翻天覆地檢查一遍,看看他們的油從哪來?怎麼做?才是正本清源之道。

看倌們!「問題還在前三排、根源就在主席台。」要大規模解決食安:「根源就在食用油,問題還在中上游。」若是下游惡搞,問題還能控制,中上游惡搞,只能鬼哭神號。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從「製造中心」到「亞洲NASDAQ」!詹文男揭示創新籌資平臺的附加價值與關鍵策略建議
從「製造中心」到「亞洲NASDAQ」!詹文男揭示創新籌資平臺的附加價值與關鍵策略建議

面對國際地緣政治的「去風險化」浪潮之下,長期觀察臺灣產業發展趨勢的數位轉型學院院長詹文男建議,臺灣不能再依賴單一的製造能力來換取戰略保障,而是將國家戰略從「製造中心」升級為「技術與系統整合」的樞紐。

在此背景下,金管會、證交所與櫃買中心共同成立的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詹文男觀察該平臺的價值,絕不僅是為資本市場引進活水,更能放大產業附加價值,成為驅動臺灣產業整合的關鍵引擎,打造下一波更多護國群山。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可望創造的三個附加價值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核心宗旨,希望在臺灣本土打造「亞洲的NASDAQ」市場板塊,詹文男認為除了「籌資」的任務之外,其實平臺更可以扮演產業轉型的重要角色,進一步擴大其附加價值,其中可以體現於以下三個面向。

首先是先前美國商務部長提出「美臺晶片產能五五分」的主張,詹文男認為臺灣不能只靠單一「矽盾」作為我國戰略的屏障,也就是調整「重製造、輕解決方案」的現狀,讓製造轉向技術及解決方案的綜合發展,成為我國的新籌碼。隨著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建立,加上精進創新板上市及交易制度,開放當沖交易,提升創新板規模及流動性,都能讓更多具備利基技術的企業有機會進入資本市場。

第二個是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能成為「軟硬整合」與「以大帶小」的創新引擎。詹文男指出,臺灣有數家市場領頭的電子硬體製造商代表,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能進一步驅動這類科技業者與新創企業合作,例如以大帶小模式,當新創技術獲得大廠的認可,進而藉助大廠的商業人脈,打進全球大型客戶的供應鏈合作網絡,讓新創開發的技術方案與服務,有更多機會在全球落地。

詹文男認為第三個附加價值,有助於加速中小企業的AI轉型及數位化落地。他觀察臺灣多數中小企業仍處「數位化」階段,加上目前政府積極推動「百工百業用AI」,當越多加入創新板的企業推出類似AI as a Service的解決方案,能讓資源相對不足的中小企業,以較低門檻、不需高成本導入AI解決方案,又為新創企業帶來實際營收。「此模式促使新創和中小企業的Win-Win局面,同時驅動產業朝向AI轉型的助力,」詹文男補充道。

勿為上市而上市!登板企業應具備「全球思維」與「治理韌性」

不過對於渴望進入資本市場的創新經營團隊,詹文男院長也提醒,切忌把「募資作為單一手段,上市視作唯一目標」。詹文男提供企業創辦者幾個思考方向,第一是確立全球市場目標,臺灣可當成實地試驗(Field Try)和建立最佳實踐(Best Practice)的試煉場,但也建議新創在發展初期以全世界市場為目標,募資的規劃也可以從全球市場的角度出發,確保產品應用在國際市場獲得青睞。

第二是提升透明度與公司治理能力。上市後,投資人會高度關心公司治理及獲利能力,若要提升流動性,新創必須加強企業的透明度。因此詹文男院長強調,千萬不要「為上市而上市」,而是要有一個完整的規劃並依據目標按部就班,資本市場會給予相對的回饋。另外他也建議平臺針對上市前的企業,能提供「治理的輔導」,而非僅是「程序上的協助」,協助新創導入更健全管理制度。

建構亞洲NASDAQ的驅動引擎,給平臺的三大策略建議

因應亞洲創新籌資平臺成立後,迎來創新板交易制度改革、放寬外國企業上市櫃規範、帶動轉板彈性、鼓勵大眾參與等多項舉措。在此基礎之上,詹文男分享三大策略建議,期許平臺日後運作持續成長茁壯。

首先是強化非傳統資訊揭露,提升市場流動性。詹文男觀察創新板企業多處早期發展階段,傳統財報資訊較不足,導致降低投資人進場意願。為了強化流動性,他建議主管機關要求企業揭露更多反映成長性的實質指標,例如使用者數據、研發進度、商轉里程碑或專利成果。透過降低資訊不對稱,以活絡交易量。

第二個建議是建立研究報告體系,深化產業洞察。由於創新板企業的研究報告仍稀少,導致價格難以反映基本面,降低機構投資人的參與意願。詹文男認為平臺可透過獎勵機制、研究補助或資料庫資源的方式,邀請投信、券商或研究機構成立專責團隊,藉由定期提供具產業洞見的研究報告給投資人參考。

第三個方向是促進制度國際化,吸引跨國創新企業來臺上市。詹文男表示,「亞洲創新籌資平臺不僅是鼓勵臺灣企業在地上市,也希望吸引國際創新企業走進來。除了持續制度鬆綁開放,也要讓制度與流程國際化。」他舉例,推動跨境申報文件與流程的全面英語化、提供具預測的審查流程、以及稅務制度透明化,讓臺灣在全球資本競爭持續脫穎而出。

對於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最終期許,詹文男認為其價值可從「募資導向」轉向「品牌導向」。一方面讓全球瞭解臺灣除了半導體之外,還有領先的解決方案,進而建立起全球市場對我國產業的信任;另一方面,強化「說故事」能力,讓登板的企業協助全球打造AI及ESG「雙軸轉型」,進而建立起嶄新的國家形象。透過上述的努力,相信臺灣將能持續造山,確保下一波的護國群山如春筍般持續成長茁壯!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