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普生 聚焦生活化影像
愛普生 聚焦生活化影像
2005.12.15 | 科技

一道又一道的黑色帳篷狀隔間,出現在流水線的生產工廠中,顯得有些格格不入,掀開布簾,暗室中亮著一片電腦開機畫面的光源,幾位作業人員一會兒盯著布幕上的畫面,一會兒低頭忙著調校機器。「他們正在進行畫素品質、光軸位置、耐久老化等必要的測試,」日本愛普生(Seiko Epson)深圳寶安區的工廠,廠長福田川琦向來賓解說投影機的生產流程,「一般機種一天出貨量約一千四百台,高級機種約四百台,其中四○%銷往歐洲地區。」他接著補充說明,愛普生有九八%的投影機是在中國生產,僅有二%在日本。

從鐘表起家 靠影像設備賺進七成營收

換到另一個場景,同樣在深圳地區,穿戴著整齊制服的年輕作業員,一手拿著焊接測試工具,另一手忙著對照眼前產品上的管制單,確認工作內容正確無誤,從模具開發、墨水頭生產到最終產品組裝,這間靠近深圳機場的工廠裡,正忙著愛普生印表機的出貨。
「現在愛普生有六○%的員工都在中國,製造還是我們重要的基礎,但對於日本企業而言,發展尖端科技,才是我們應該要好好專注的事,」愛普生副社長兼財務執行長木村登志男(Toshio Kimura)直言,面對中國快速崛起,日本企業感受到相當大的競爭壓力,加上日本社會結構的改變,都促使著愛普生必須重新思考自己在產業中的定位。
成立於一九四一年的愛普生,原是日本鐘錶大廠精工(Seiko)集團的子公司,原名諏訪精工社,當時負責生產精工的石英震盪器等關鍵零組件。到了一九六四年,日本舉辦東京奧運,精工開發出一種裝置在鐘裡面的零件,當徑賽選手抵達終點時,可以記錄抵達時間並印出來,這個能印數字的小零件,成為後來愛普生在一九六九年研發出第一台印表機的原型。一九九五年,微軟推出作業系統,使噴墨印表機得以連結個人電腦周邊,帶動了愛普生業績的成長,拿下全球二五%市占率,成為全球第二大的印表機公司,而印表機也漸漸取代原有的鐘錶生意,成為愛普生最為人熟知的產品。

思維年輕化 定義更具體的品牌策略

目前愛普生有六三%左右的營收來自印表機、投影機等產品的情報關連機器事業,另外的三七%則是涵蓋了顯示器元件,如3LCD、半導體及水晶元件等零組件產品。
「愛普生給人的印象就是印表機,雖然這代表著品牌優勢,不過面對競爭激烈的全球產業供需,這樣的刻板印象,換個角度思考就是發展的包袱,」進入愛普生近四十個年頭的木村說,只有單一產品實在成長有限,必須轉換經營思維,才能確保公司的競爭力。他指出,跟新力、三星這些公司比起來,愛普生的規模小,因此在策略思考上需要更從利基的角度出發。面對公司的新目標,愛普生也一改過去日本會社年功序列的人事管理,拔擢中壯派的經理人,目前三大事業部的本部長年齡都在五十歲以下。
去年年中,愛普生召集了兩百多位中級以上幹部進行腦力激盪,要求主管們寫下他們認為愛普生該發展的中長期目標,「所有事情的交集點就只有一個,那就是『影像』,」木村表示,企業目標除了要有抽象的品牌意涵,更需要具體可執行的方法,愛普生除了重新定義品牌精神,提出「Exceed your vision」(超越你的視野),並擬定了名為「i3」的策略:「i1」意謂的是一般紙張的列印型態(image on paper),「i2」指的是投影機的影像投射(image on screen),「i3」則是顯示器的影像呈現(image on glass)。

高比例研發 聚焦生活化數位影像應用

愛普生自八○年代後期就開始持續投入研發,九○年代起推動大規模的應用研究,專利數量在日本排名第三,「朝投資先進尖端的零組件技術來進行,不僅是愛普生的方針,也比較符合目前日本國家體質的方向,」技術研究中心副所長井上聰(Satoshi Inoue)表示,雖然工作環境沒有太大的變化,但如何開發個性化的科技,對他來說,現在是個很好的機會。愛普生今年研發費用將高達九百二十五億日圓(約二百六十億新台幣),占集團總營收的六%,並在長野縣及富士縣籌備設立產品創新中心及電子元件研發中心。
「印表機的主流應用是用來列印文件或照片,但在可預見的未來,列印將會朝向如廣播、電視等大眾傳播的應用,更進一步與生活結合,」情報畫像事業本部總監暨執行長平野精一(Seiichi Hirano)舉例,配合數位電視的發展,愛普生已經和部分電視業者及通路業者合作,透過列印設備就可以將電視正在播放的訊息,列印出來變成購物的折價券。另外,愛普生也開發出一款整合DVD播放的投影機產品,使用者在進行簡報或想欣賞劇院水準的影音內容時,不需要再外接額外的播放機。
若不開創歷史,就得成為歷史,徹底搞清楚什麼該留、什麼該丟,然後集中所有的力量奮力拚搏,這不但是愛普生發展的最佳寫照,也是日本社會近十多年來學會的最大啟示與教訓。

Profile 成立時間:1942年5月 總部所在地:長野縣諏訪市 總社社長:草間三郎(Saburo Kusama) 資本額:125億3千1百萬日圓 全球員工:約7萬3千人 2004年營收: 1.47兆日圓(約4900億新台幣)

專訪愛普生副社長木村登志男 有研發願景 才能留住優秀人才
Q: 日本社會這十年歷經相當多的轉變,對你來說,感受最深的部分是什麼? A: 應該是跟年輕人之間的代溝吧!現在的年輕人對製造工作不感興趣,優秀的人才都跑向金融服務或是網路之類的產業,一些相對不優秀的人,卻又不想工作,我很擔心日本社會會因此失去前進的能量。

Q: 做為一家公司的決策者,你怎麼對應這樣的變化?
A: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需要更專注在研發的原因,因為現在年輕人不只想要賺錢溫飽,他們需要成就感,想要做跟別人不一樣的事,當我們花更多心力在先端的研究上,對於人才才會有吸引力。

Q: 就像你提到的,中國是愛普生的重要基地,但近來也有不少「中國威脅論」的觀點,愛普生的中國策略是什麼?
A: 愛普生早在一九七六年就用委外代工方式生產消費性產品,一九八五年在深圳設立第一家工廠,不僅在華北(天津)、華東(蘇州)及華南(深圳)建立三大生產基地,更在一線城市建立十八個銷售與服務據點。中國絕對是一個重要的市場,但最近中國排日風潮很盛,加上中國挖角風氣盛,辛苦培養的人才容易流失,很多日本企業都感受到壓力。在政治風險及穩定經營的考量下,我們目前不會再加大在中國的投資,會轉向越南、泰國、菲律賓、印尼等地。

愛普生新發明 電子紙手錶 電子紙被認為是具有取代目前液晶顯示器的未來產品,結合噴墨列印的技術,愛普生與美國E-ink公司發表了一款名為EPD(electrophoretic)的手錶,將一片寬3公分、長9公分大小的紙片,彎成手鐲狀,變成新型手錶。除了顯示時間外,還可變換花樣。目前愛普生正與Swatch討論量產可能,未來手錶不但可保值,也是流行消費品。 掌上型投影機 追求產品的輕薄短小,一向是日本企業開發產品時的重要理念,愛普生除了在鏡片技術上進行突破外,也在今年秋天首度發表的掌上型投影機,採用具有省電、散熱性佳、光源使用壽命長及快速關機等優點的LED光源,可滿足暗室投影需求。500公克的重量,讓使用者走到哪裡,看到哪裡。 軟性RFID 要保存一瓶好的葡萄酒,環境要控制在溫度13度、濕度65%,但時時拿著溫溼度計測量,顯然不是個好方法,愛普生新開發的軟性RFID可以幫忙解決這樣的困擾。愛普生噴墨列印技術,將含有導電粒子的特殊材料,根據參數設定,將線路直接列印在像是紙張、塑膠片這類軟性材料上,等到導電墨水凝固後,再塗上絕緣材料,就是一片可用的電路板。將電路板貼在酒瓶上,該有的資訊清清楚楚,所以可別再以為印表機只能印文件了。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投資不再靠感覺,大戶豐App用數據打造紀律投資術
投資不再靠感覺,大戶豐App用數據打造紀律投資術

在物價節節高漲的年代,想要確保退休後的生活品質,不能只靠儲蓄和保險,必須做好投資理財規劃。然而,投資最難的挑戰,其實不是掌握市場波動,而是如何抵抗人性的誘惑,看漲時急著追高,遇跌又容易慌張停損,原本的投資紀律往往在情緒波動中被徹底打亂。

為了協助民眾克服這道難題,金管會推動台灣個人投資儲蓄帳戶(Taiwan Individual Savings Account,TISA),透過制度設計降低理財投資門檻,引導民眾進行長期且規律的定期定額投資。而永豐金證券的大戶豐 App則讓這條路走得更輕鬆,藉由簡單易用的操作介面與功能設計,及定期定額的手續費優惠,營造一個友善的投資環境,幫助投資人輕鬆養成穩定理財的習慣,也讓「紀律投資」能夠真正成為日常理財的一部分。

資產配置多樣化,打造理想的退休理財組合

永豐金證券數位金融處處長劉柏甫認為,退休理財規劃不能只追求資產成長,更應重視資產的穩健性與持續現金流,因此資金不能只放在單一商品上,最好同時配置在多個不同商品,像ETF搭配主動式基金,就是相對理想的退休理財組合。

ETF雖然具有低成本與有效追蹤大盤的優勢,但容易受到市場波動影響。而退休理財就像一場數十年的長跑,很難預料這段旅程中可能發生哪些大環境變化,此時主動式基金的價值便顯現出來,藉由專業基金經理人的專業與操盤經驗,不僅可以主動發掘被市場低估或具有高成長潛力的投資標的,當面臨重大環境變動時,也能快速調整投資策略、有效降低衝擊,並與ETF的被動追蹤策略形成良好互補,讓投資旅程更加穩健。

然而,對多數投資人而言,即便了解資產配置的重要性,在實際操作上仍常遇到難題。根據劉柏甫的觀察,目前民眾在基金投資上普遍有3大痛點:首先是市場基金琳瑯滿目,投資人往往不知道該如何挑選。其次是難以精準掌握進出場時間。三為容易忽略手續費、管理費等潛在投資成本對長期投資報酬率的影響。

針對這些痛點,永豐金證券透過大戶豐App的創新功能與貼心設計,協助投資人逐步化解困境。「大戶豐不只是交易工具,更是陪伴投資人累積財富的虛擬夥伴,幫助他們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方法,一步步達成理財目標,」劉柏甫強調。

永豐金證券數位金融處處長劉柏甫
永豐金證券數位金融處處長劉柏甫
圖/ 數位時代

6大分類,輕鬆找到心儀的基金

主導App開發的永豐金證券數位金融處資深經理黃亮喻進一步說明,大戶豐App如何幫助投資人篩選基金商品及掌握進出場時機。

在選擇基金商品時,投資人除了參考由TISA基金委員會嚴選的TISA級別基金,也可以透過大戶豐App提供的6大分類機制,再搭配個人投資偏好,快速 縮小範圍,找到喜歡的投資標的。例如,看重基金長期表現的投資人,可以選擇「連年正績效」分類,鎖定近2至3年持續表現良好的基金,若是對市場波動較為敏感,則可選擇「穩定超耐震」分類,篩出資產規模超過5百萬美元且過去3年波動度低於8%的基金。

智慧加減碼創新設計,量身計算每檔基金的加減碼區間

當投資人找到心儀的基金後,下一個要面對的難題就是,該在何時進出場?如何避免買到最高點?大戶豐 App 內建的智慧加減碼功能,可以輔助投資人做出更精準的決策,讓交易不再憑感覺。

「智慧加減碼雖然不是新機制,但大戶豐App的設計邏輯卻與市場普遍做法不同,」永豐金證券數位金融處處長劉柏甫強調。

很多數位平台的智慧加減碼功能,都是直接套用特定比例,例如下跌 5% 就建議加碼、上漲就建議減碼,這樣的操作邏輯雖然簡單直覺,卻忽略基金本身的差異性。事實上,市場上的基金種類相當多,標的可能涵蓋美國、新興市場,或是股票、債券,不同產業的操盤邏輯也都不一樣,如果以單一標準來套用所有基金,勢必會出現偏差,間接影響長期投資績效。

為了讓客戶能夠真正累積個人資產,大戶豐 App跳脫既有框架,根據每支基金的歷史表現與波動幅度,量身計算加減碼區間,當基金淨值進入「加碼區」或「減碼區」時,就立即推播通知,提醒投資人第一時間檢視是否需要調整部位。

「智慧加減碼功能自 2025 年 7 月上線以來,已吸引超過 1.5 萬人使用、累積超過6萬次的使用頻次,甚至還有客戶運用此功能找尋強勢基金,成功提升投資紀律。」劉柏甫分享,不只優化投資效果,更有助於建立長期投資紀律,原因在於,智慧加減碼是經過數據分析而得出的客觀建議,能夠幫助投資人克服「追高殺低」的人性弱點,以更理性、更科學的方式判斷是否需要調整交易策略,讓投資人能夠在市場波動中能夠穩健操作、從容應對。

「大戶豐App的核心目標,是讓客戶能夠真正累積個人資產,」劉柏甫指出,這不僅體現在智慧加減碼功能的創新設計上,更展現在實質的費用優惠中,透過定期定額的手續費優惠,降低潛在投資成本對長期投資報酬率的影響,鼓勵更多民眾及早加入退休理財的行列。

從投資小白到高資產客戶,滿足每一位客戶的投資需求

此外,永豐金證券亦關注高資產客戶的財富管理需求,規劃相應的數位金融服務。例如:開放在App線上申購境外結構型商品,讓專業投資人不必倚賴傳統專人服務,可以直接在線上完成交易,提高交易的彈性與便利性。「永豐金深信,數位財富管理平台不應僅服務投資新手,而是要讓每一位客戶,無論資產規模大小,都能享受到便利且專業的數位化服務。」劉柏甫強調。

永豐金證券團隊致力將專業投資化繁為簡 ,透過大戶豐App的數據智慧與創新功能,助您輕鬆養成理財紀律,
永豐金證券團隊致力將專業投資化繁為簡 ,透過大戶豐App的數據智慧與創新功能,助您輕鬆養成理財紀律,穩健累積資產 。
圖/ 數位時代

展望未來,永豐金證券將持續強化大戶豐App的服務深度與廣度,納入更多金融產品,為客戶帶來一站式的數位投資體驗。同時,也將引入更多AI智慧功能,透過人機協作,提供更貼近個人需求的理財服務,朝著成為客戶身邊最值得信賴的「數位理財顧問助手」目標邁進。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