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泡沫?知名創投Tim Draper:矽谷最少還有兩三年好光景
科技泡沫?知名創投Tim Draper:矽谷最少還有兩三年好光景
2014.09.29 | 科技

科技圈到底有沒有泡沫?就在經緯CEO張穎的公開信流傳遍每一個角落的同時,Benchmark的Bill Gurley、Andreessen Horowitz的Marc Andreessen都相繼發表言論,對創業公司大舉燒錢的舉動發出過警告。樂天的矽谷似乎分成了兩派,一派像Gurley和Andreessen那樣憂心忡忡,而另一派則堅稱現在和99年泡沫破滅時完全不一樣,比如Peter Thiel和Tim Draper。

作為矽谷最有權勢的家族,Draper一家可以說見證了整個矽谷的興衰。而一手創辦了知名風投機構DFJ的Tim Draper,則是Draper家族的第二代。從早期的Hotmail、Skype,到現在的Tesla、Box,後面都有Tim Draper的影子。他的兒子,也全力投身到比特幣生態的投資中去。對經歷過dot-com時代的他來說,現在的矽谷,究竟有沒有泡沫呢?

在矽谷高科技創新創業SVIEF大會上,Tim Draper接受了PingWest的採訪。年近56歲、穿著西裝的他,講話時,還是會忍不住揮動手腕,露出上面戴著的Pebble手錶來(對,他是Pebble的投資人)。


(圖片來源:DFJ

「我從不認為科技泡沫會在人們討論它的時候出現。」Draper的回答很明確。他說,現在還有很多成功的空間,所以「至少還會有2-3年的好光景(good year)」。但是在PingWest追問他2-3年之後的情景時,他則表示,可能會變得略有消退,會更穩健(moderate)。

Tim Draper說,現在與1999年dot-com泡沫最大的不同就是,現在的科技發展範圍已經擴大了無數倍,自由市場到處都是,已經蔓延到了全球,而不像當初那樣,孤立地存在於矽谷和波士頓一些地方。訊息的自由流動、地理國界的逐漸消亡、全球化……這些都將帶來大得多的機會和空間。「想想以前,(科技圈)可能就是一個10萬人左右的孤立的社群,但是現在,自由市場上的500萬人都可以開始自己的生意、做一些新的事情。如果你真的是有趣的生意,它會在全世界範圍內以超出你想像的速度蔓延開來,比起以前都要快得多。」這樣讓更多的科技公司有空間存活並發展下來。

而對很多投資人提及的現在的創業公司高估值泡沫,Tim Draper也很樂觀,他說,「我們在中間的位置,不是太高,也不是太低,但是我們在上升之中。」

除了科技泡沫之外,矽谷正在談論的另一個話題就是中國科技公司的崛起。對於這點,可能很多人不知道,Tim Draper與中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他創立並掌管的DFJ在1999年就進入了中國市場,也是百度的早期投資人之一,並在中國還有著DFJ Dragon, DFJ Compass等機構。

對於阿里巴巴IPO引起的「中國熱」,Tim Draper也表示,這種事情將會發生的越來越多,「現在一些中國公司擁有美國公司想都沒有想過的技術。這真是讓人激動。這意味著不光會有中國Copycats會從美國吸取創意,美國也有Copycats從中國吸收創意,好的點子跨國界流通,這會對哪一方都好。」

當然,整個採訪還有一些其他有趣的地方——比如如果你想知道Elon Musk給Tim Draper的學生提出了怎樣的創業建議,不妨閱讀一下問題實錄:

關於泡沫

PingWest:你覺得現在的矽谷有泡沫嗎?

Tim Draper:我從來不認為科技泡沫會在人們討論泡沫的時候出現。所以我們很可能還是有很多成功的空間。我覺得我們還會有2、3年的好光景。(Q:只有2、3年嗎?)在那之後,可能會消退一些,會變得更加溫和。

最棒的是,現在世界變得這麼開放,到處都是自由市場。科技以前就孤立地存在於矽谷,可能波士頓有一些,紐約還有一點點。矽谷是因為科技的供應者們和消費者們都在那裡,所以科技是來自於工程師,又回到工程師中間去。但是現在,整個世界都打開了。地理邊界在消退,我在Google、你在百度,我們可以看到同樣的東西、接收到同樣的信息,你可以發現什麼是下一個最大的機會,然後像我一樣輕鬆的猜測。那麼多的人都在開始猜測下一個機會、著手做自己的生意了。所以我們現在就是一個全球的社群,我們會變得更好。

想想以前,(科技圈)可能就是一個10萬人左右的孤立的社群,但是現在,自由市場上的500萬人都可以開始自己的生意、做一些新的事情。如果你真的有有趣的生意,它會在全世界範圍內以超出你想像的速度​​蔓延開來,比起以前都要快得多。這意味著分銷正在商品化。我們將可以讓所有的商品、內容、影音……所有的一切,都在世界上以更快的速度傳播,我們將可以用自己手中的錢來投票來決定我們想看什麼。情況只會越來越好。

PingWest:現在科技公司的估值是不是太高了?

Tim Draper:公司的價值和太多東西相關了。它最終還是回到現金流量折現法(discounted cash flow method)上來。如果你相信有的公司在未來5-10年內會值幾百億美元,但是現在只值10億美元,然後你就會把公司的價值上調。有的投資人不會做功課,然後就在那裡叫喊說,嘿,阿里巴巴要上市了,我們就買些股票,看看會發生些什麼。這就是賭博。所以人們總是在一些時刻非常興奮,然後加大投資,股價就會上漲,因為人們太興奮了。一般來說,你應該只投資那些公司,你覺得是非常好的、長期的公司,因為人們預測的長度不會超過一兩年。所以你應該看看未來五年內的情況。

PingWest:那麼創業公司的估值呢?會過高了嗎?

Tim Draper:剛開始的時候,他們的價格很高,但是如果你在一年後找到那些創業公司,那麼估值就會是它們應當的樣子了。當他們在Demo Day上時,會那麼興奮,但是當他們一年之後花完投資之後——就像職業籃球運動員,一年掙幾千萬美元,全部花完了,但是當他發現他要付稅的時候一樣——他們就傻眼了。

當創業者是很難的,而且,很多好的創業者不會給他們公司太高的估值,因為趨勢就是一切。如果你給你的公司太高的估值,並不是說你就能拿到那筆錢,你也只能拿到一定比例的投資,然後你的估值走低,你的投資人會生氣,你的僱員會覺得財富貶值而離開。如果你的價格在太早的時候抬得太高,很多糟糕的事情會發生。所以最好的創業者會讓自己的估值在合適的範圍內,然後繼續前行。

PingWest:所以你覺得現在大部分創業公司的估值都是在合理的範圍內麼?

Tim Draper:這不一定。如果創業公司從一個投資會議回來,剛剛拿到Term Sheet,那麼它的估值就可以很高,但是如果相反,那麼估值就無所謂了,他需要現金。整體來說,我覺得我們在中間的位置,不是太高,也不是太低,但是我們在上升之中。

PingWest:現在無論是中國還是美國,都有投資者警告他們旗下公司的創辦人,說要注意現金流,因為冬天可能要到來。你覺得呢?

Tim Draper:我覺得,給那個建議給所有的創業者們,是一個錯誤的決定。有的生意需要控制現金消耗速度,但是有的就需要趕緊擴大規模。你不能一概而論。

關於中國

PingWest:怎麼看待阿里巴巴的IPO?

Tim Draper:阿里巴巴有段時間讓場面變得很難堪,但是我很高興它起來了。我不是阿里巴巴的股東,我是百度的,而且很高興是。很高興看到美國對於中國公司有這麼大的投資興趣。這對很多中國公司來說都是好事。很高興阿里現在是公開並且透明的了。我在中國和馬雲見過面,他是一個很有雄心的人。

PingWest:馬雲說他在美國融到的錢,會用回美國身上,比如收購美國公司等。

Tim Draper:我們走著瞧。這是一個持久戰。

PingWest:你怎麼看待今天大會上的中美創業公司PK?

Tim Draper:這個現象發生的越來越多:中國公司擁有美國公司想都沒有想過的技術。這真是讓人激動。這意味著不光會有中國Copycats會從美國吸取創意,美國也有Copycats從中國吸收創意,好的點子跨國界流通,這會對哪一方都好。

當我第一次見到李彥宏的時候,美國差不多有20個搜尋引擎,而中國幾乎沒有,我對他說,你看,這些人做了這些產品,而他說,我會把中文加在這些技術之上。現在百度開始創造自己的產品,在全球的範圍內,有些東西甚至被Google借鑒,這很有趣。

矽谷最棒的地方就是開放,人們有創意,會告訴別人,然後根據別人的反應來調整我的創意。這是在測試。不用擔心Copycats,因為你們會在市場上做的更好。

關於創新

PingWest:你怎麼看待創新的定義?

Tim Draper:創新,那是基於每個人都知道、全球都知道的事情,然後再往前跳一大步,然後說,我們將會做那個。最好的創業者,要像Elon Musk那樣宣稱我們將要去火星上。大部分人會說,那太瘋狂了,但是很多優秀的工程師們會看著他說,那我們要怎麼去那裡呢?然後開始思考。當你這麼看事情的時候,你會發現人類可以做那麼多事情——他們會把我們帶到火星上的。他們找的出辦法來。

所以當創新發生的時候,你需要有些人把你帶出來,說這是一個大問題,但是從來沒有被解決過,我會解決它,然後我需要你的幫助。那就是創新的美麗之處。我希望我的Six Californias(即Tim Draper希望把美國加州分拆成六個州的計劃)也是一樣,創造一個有選擇的環境,我們可以選擇自己的政府。

PingWest:現在幾乎所有的公司都號稱自己是XX領域的公司,這也是創新嗎?

Tim Draper: Uber其實是我們用群眾外包的方式、來在那個時間和地點、為那個人提供最好的服務。所以它實際上是面向內容的群眾外包的方式。比如說運送服務Favor,最開始它就是一個在30分鐘之內為你送上一個墨西哥肉捲,但是現在它開始運輸所有的一切了。所以,它的核心就是,人們找出最有效率的運送方式,你可以通過軟體來做,或者是人機互動等。這是很了不起的。

PingWest:你覺得下一個Big Thing會是什麼?

Tim Draper:比特幣會是下一個Big Thing。比特幣會改變訊息、通訊、媒體等等。改變所有的一切。現在那些產業,都必須和網路競爭,網路讓那些傳統產業都進入了自己不熟悉的地方,突然之間,每個人都可以製造電影等。比特幣是同樣的道理,它可以改變投行、銀行、轉帳、信用卡等等。我認為那些脆弱的行業需要進行變革,從VC行業開始,上述行業甚至公司的法務等等都會因為比特幣而改變。它太讓人激動、太讓人激動了。就像十年前的電動車一樣讓我激動。1

比特幣已經開始改造人們的日常生活了。有的人買了一棟房子,很多咖啡店也開始接受,還有電商,它正變得更有用,而且很多比特幣公司都在建造相關的基礎設施。

你給創業者的建議會是什麼?

Tim Draper:我會給你Elon Musk在Draper University上給我的學生一樣的建議。當我學生問他,你會給一個剛剛開始自己創業生涯的人甚麼建議呢?Elon Musk說,「不要去做(Dont't Do It)。」為什麼這是一個好建議?如果你是一個真正的創業者,它會是你創業路上的一個減速帶;如果你不是,那麼這個建議可以讓你避免讓自己陷入太多麻煩。

我開始了Draper University,因為有人說,創業是沒有辦法教會的。於是我就想,如果我要做,那麼我會怎麼做?然後我開始想,對於創業者來說,你要生存(Survive),所以我們有了求生訓練;你要思考未來,所以我教授未來而非歷史;再次,我們要在前所未有的程度上去挑戰他們,我們要讓他們體會丟臉的感覺,這對他們是好的——如果你可以丟臉,然後恢復過來,這是創業者很好的品質之一。所以我們讓他們做一些會讓他們丟臉的事情,比如給他們四個小時,讓他們拿到一份工作的offer,或者每天都要公開演講等等。

我們已經培養了很多創業者,所以接下來要看他們做的怎麼樣。我們才做了兩年半,我們有兩個創業者已經拿到了超過100萬美元的融資,我們有250個成員,來自超過30個國家,一半來自美國以外的地區,年齡差不多都在18-28歲之間,他們創辦了60個公司。這是我的實驗,讓我們看最終結果會怎麼樣。

本文出自PingWest,作者為肖旭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兼顧創新與客戶需求,蔡司半導體以微影跟數位雙引擎助半導體客戶成長卓越
兼顧創新與客戶需求,蔡司半導體以微影跟數位雙引擎助半導體客戶成長卓越

在全球半導體產業鏈中,蔡司半導體製造科技(ZEISS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ZEISS SMT)一向低調但卻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例如,花費30餘年時間投入研發,與全球最大的晶片微影設備供應商艾司摩爾(ASML)合作推進極紫外光微影(EUV)技術,協助台積電等客戶將電路微縮至奈米甚至埃米級的精細尺度,打造更小、更快、更省電的晶片,靈活應對瞬息萬變的市場需求。

從EUV微影光學系統開始,ZEISS以光罩檢測與驗證、先進封裝與失效分析完善服務

「目前最令人振奮的進展是高數值孔徑EUV(High-NA-EUV)技術。」蔡司半導體技術長暨產品策略負責人Thomas Stammler博士表示,這項技術將幫助晶圓製造商邁向2奈米甚至埃米級製程,更好滿足人工智慧(AI)晶片等高效能應用需求。

蔡司半導體提供的服務不僅止於微影光學領域,隨著製程複雜度提升,蔡司因應客戶需求將產品服務範疇逐步擴展到光罩檢測、製程控制,以及先進封裝與失效分析等跨領域解決方案,協助半導體客戶創新與持續產業變革。

ZEISS SMT
蔡司半導體技術長暨產品策略負責人Thomas Stammler博士分享蔡司半導體的最新產品技術進程。
圖/ ZEISS SMT

例如,蔡司半導體推出光罩檢測與驗證系統–AIMS® EUV–協助晶圓製造廠模擬EUV設備的真實運作條件,判斷光罩上有那些關鍵缺陷,缺陷修復後還可以協助驗證是否有修復成功,確保光罩品質,進而保障良率與降低生產成本。

隨著先進製程逼近物理極限,產業轉向先進封裝尋找新突破:無論是以3DIC進行堆疊、還是以Chiplet進行模組化設計,都讓晶片可以在效能與能耗之間找到新平衡。蔡司看準這波趨勢,不僅提供異質整合相關設備,更將其在醫療影像、顯微鏡等領域累積的技術力,延伸到半導體檢測,讓解決方案更具差異化,也能快速回應市場變化。

化180年經驗為創新基礎,以數位化驅動持續創新

蔡司半導體為什麼能成為艾司摩爾EUV與High-NA-EUV微影設備的光學系統獨家供應商?答案來自近180年的技術底蘊與持續創新的企業文化。

「近180年的累積,讓我們能挑戰極端工藝,例如打造原子級平整度的EUV鏡面。」Thomas Stammler進一步解釋,蔡司半導體不僅傳承傳統光學工藝,也擅於跨域創新,將演算法應用於光學設計、利用AI提升檢測精度,並透過數據串聯製程控制。

事實上,蔡司半導體早在許多年前就將數位化與人工智慧技術融入研發設計、生產製造與產品服務等環節,持續優化核心競爭力。舉例來說,為了讓EUV設備鏡面達到原子等級的平整度,蔡司半導體在設計階段便透過數據分析與人工智慧技術進行模擬、修正與驗證,確保鏡面平整度符合預期;此外,也將人工智慧與數位化科技應用在光罩檢測、修復、量測,確保產品功能有利於客戶發現與修復缺陷、進而提升良率等。

以客戶需求為核心,鏈結供應鏈資源與力量成就共好

「我們的數位化應用不僅是單純的優化產品,而是支持客戶共同研發,解決真正的營運痛點。」Thomas Stammler進一步指出,台灣半導體客戶具備技術領先地位,需要在地團隊與客戶進行定期且密切的互動溝通以確保創新模式與客戶需求一致。「我們有很多前瞻技術測試與驗證都是從台灣開始,這也是我們會持續加碼台灣投資的原因之一。」

台灣蔡司半導體總經理范雅亮面帶微笑地解釋:「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具關鍵地位,台灣團隊的角色不僅僅是銷售與售服,更參與研發與應用工程,鏈結全球資源,快速回應客戶問題,同時,確保技術解決方案與客戶需求一致。」

ZEISS SMT
台灣蔡司半導體總經理范雅亮表示,蔡司半導體的全球在地組織架構讓團隊成員可以快速回應客戶與市場需求。
圖/ ZEISS SMT

這份承諾,不僅是技術合作,亦體現在人才培育。為了讓在地團隊與德國總部保持同步,蔡司半導體建立跨國人才交流機制:不只是派台灣工程師到德國進行長期訓練,也讓德國專家定期來台灣與團隊共事,形成雙向交流的人才循環。「透過雙向交流模式,台灣工程師能第一時間掌握最新技術脈動,同時把在地客戶需求回饋給德國研發團隊,加速解決方案的落地。」范雅亮如是說道。

為了向台灣半導體產業生態圈傳遞:蔡司半導體全面布局「前段製程到後段封裝」並提供相應產品服務,於SEMICON Taiwan 2025國際半導體展期間,以論壇跟專家座談等多元形式與台灣生態圈互動,以全球資源、在地合作的方式,與台灣半導體產業生態圈一同前行。

展望未來,蔡司半導體不僅會持續投入技術創新,也會從各個面向深化與台灣的連結,協助客戶持續突破極限,邁向卓越成長。

更多資訊歡迎官網了解:蔡司半導體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