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兩岸簽訂服貿開放協議中,印刷業正是其中的一個行業,當時有很多台灣印刷小廠相當擔憂,座落在新北市中和印刷聚落的一家中小企業京銘科技,經營著光碟片以及包裝印刷,當時也正面臨生死存亡,因為從2009年金融海嘯後娛樂產業下滑,光碟片市場逐漸衰退,舊客戶訂單減少,新客戶更是看不到,再加上開放服貿,價格廝殺更加激烈,京銘科技總經理董昆鑫正在心灰意冷,想要裁員降低營運成本時,剛好看到阿里巴巴來台推橙功營活動,他抱著姑且一試參加看看,沒想到讓他跟公司都有了莫大的轉變。
(京銘科技總經理董昆鑫跳脫傳統思維,重新思考透過網路電商能讓印刷事業也能做到全球的生意。照片來源:蔡仁譯攝)
董昆鑫說,參加了阿里巴巴的橙功營,這個專為網商學習設計的營隊令他打開眼界、功力大增,透過中國成功網商的分享心得,讓他了解到因網路的改變,經商模式也得改變,不能緊抓著舊有模式,而是要透過網路來找新的生意。營隊結束回到公司後,董昆鑫說,自己第一件事是「把自己開除」,原因是自己身為老闆不忙策略規畫與領導,卻整天搞業務,這也是大多數中小企業的通病。
產業大數據透露商機
董昆鑫透過阿里巴巴提供的「行業視角」數據分析,他發現光碟壓片印刷的市場一直在萎縮,但紙袋的需求很大,是光碟壓片的100倍,於是開始進入紙袋印刷市場。2014經營年1年來,包括紙袋在內的新產品業績增加1千萬元台幣,成長6倍。
而傳統的印刷公司想要開始經營網路電商,董昆鑫的腦筋重新思考,最後他毅然決然決定投入200萬元,設立一個新的網路行銷部門,由一位熟悉產品的主管,再帶兩位年輕的員工,一位是熟悉網路關鍵字行銷,另一位則強在設計,董昆鑫說,如果是以前的思維,很可能就是挪一位跑業務的來兼著經營電商,但可想而知,跑業務的同仁心思還是會放在跑業務,不會專心在電商的經營。
印刷是一個傳統產業,為什麼僻處台灣的京銘,透過阿里巴巴的電商平台可以做到全球的生意?董昆鑫說,公司透過阿里巴巴認證過產品後,歐美日等發達國家,甚至是偏僻至奈及利亞,都有買家透過此平台,看到京銘科技的印刷設計技術,因而下單成交。
董昆鑫說,阿里巴巴給京銘帶來大量的潛在客戶,這很重要。他說,不管打電話來詢問的潛在客戶有多少,只有5%最終會成為客戶,這個比例基本上不會變,所以只有增加潛在客戶,才能增加業績。
據了解,京銘加入阿里巴巴的平台約7個月,累積的潛在客戶是過去7年的總和;在潛在客戶增長帶動下,京銘新客戶成長5倍,平台訂單成長6倍。董昆鑫說,有信心今年的業績成長可以上看3至5成。
事實上,京銘科技團隊才在去年底參加阿里巴巴十大網商決選會簡報時,以「重新開機」為主軸的生動報告,讓公司的得分遙遙領先,最終抱走了冠軍。董昆鑫說,真的非常肯定阿里巴巴的生態商圈功能,包括網商會、橙功營、橙效營等,「抱團分享」的文化讓網商們可以快速成長,可說是相當有實務操作的課程,而董昆鑫也開始當導師,未來持續跟其他新加入的業者來分享他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