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4款新品亮相!Note賣2299人民幣,5.7吋螢幕單挑iPhone 6 Plus
小米4款新品亮相!Note賣2299人民幣,5.7吋螢幕單挑iPhone 6 Plus
2015.01.15 | 科技

小米今下午2點在北京舉辦2015年首場旗艦新品發表會,在新品登場前,一度以「薄如蟬翼」吊消費者的胃口。今天,雷軍一口氣發表四款新品,包括小米Note標準版、小米Note頂配版,以及與小米盒子做出區隔、專看視頻的「小米小盒子」,還有小米頭戴式耳機,米粉在發表會現場驚呼連連。小米Note也跟著小米智能家庭App同時面世,用成本價推進設備智慧化、統一設備連接入口,讓小米的智慧家庭藍圖更加完整。

enter image description here

(圖說:小米科技1月15日在北京舉行今年首場發表會,一口氣發表四款新品。照片來源:影像截圖)

雷軍在介紹小米Note機身設計時,直接與iPhone 6 Plus比較,「厚度只有6.95mm,更輕薄、體積更小,但螢幕尺寸達到5.7吋。」被果粉們批評連連的iPhone 6 Plus鏡頭凸出問題,小米Note也做到將光學防手震的1300萬畫素鏡頭,厚度與機身厚度一致,整體重量只有161公克。雷軍強調,小米Note比iPhone 6 Plus薄了0.15公釐,輕了11公克,窄了0.2公釐,短了3公釐,且不犧牲外觀和性能。

enter image description here

(圖說:小米Note讓光學防抖相機的厚度與機身厚度一致,聲稱解決了iPhone 6 Plus被果粉詬病的鏡頭外凸問題,還打趣「讓處女座不再糾結」。照片來源:小米官網)

而小米也研發了「通用智能模塊」,以「開放、不排他、非獨家」策略,推出智慧硬體通用雲服務,打通應用雲、基礎雲、網路基礎設備,取得與合作夥伴的互信,推展智慧家居生態鏈。不管是新創或是家電巨頭,都是小米歡迎的合作夥伴。雷軍也在會中解釋去年與美的電器合作的目的(小米去年12月斥資12.66億入股美的家電),就是要透過在家電中置入標準化的智能模塊,將傳統家電設備接入行動網路。

enter image description here

(圖說:小米Note同時推出標準款的雙網通版,以及規格較高的頂配版。照片來源:小米官網)

小米Note支援雙4G、雙卡雙待,搭載高通Snapdragon 8.1, 2.5GHz處理器、Adreno 330 GPU,定價2299人民幣。小米Note使用6.95mm厚的光學防手震鏡頭,採用Sony 1300萬畫素、F2.0光圈相機,並內建補光模式,透過讓閃光燈長亮補光,達成讓手機暗處拍攝的補光效果;前鏡頭也有400萬畫素。

小米Note也推出了頂配版,搭載高通Snapdragon 810處理器、Adreno 430 GPU,搭配夏普/JDI合作的2K螢幕(2560x1440),跟小米Note外觀不同的是,採用了「土豪金」邊框,定價3299元人民幣。小米Note雙網通版在1月27日正式開賣,頂配版3月底上市。

enter image description here

(圖說:小米與加一科技合作,推出首款耳罩式的「小米頭戴式耳機」。照片來源:小米官網)

另外,小米也與加一科技合作推出首款耳罩式耳機,採用半開放式的聲學結構,雖然透氣,但是能阻斷聲音,音域也更開闊,定價人民幣499元。

enter image description here

(圖說:雷軍亮相送給米粉的新產品「小米小盒子」時說,小米將永遠堅持「發燒到底」的精神,做出最極致性能的產品。照片來源:影像截圖)

雷軍最後還拿出送給米粉的新年禮物–「小米小盒子」,主板只有信用卡三分之一大,還內建充電器。小米小盒子撘載四核心的1.3GHz處理器,有藍牙4.0技術,並雙頻支援5G Wifi。與小米盒子不同的是,小米小盒子主攻行動觀影族群,內容增加了64%,總共有14萬小時的影視節目。包括3000部電影、4.4萬集連續劇、9.1萬集電視節目,還有5.1萬集的卡通動漫,更包括賀歲片,定價199元人民幣。

enter image description here

(圖說:小米小盒子主打行動觀影族群,定價199元人民幣,大小只有46.8x46.8x38mm。照片來源:小米官網)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彰化,是活的!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源創圓,看交通、建設、生活等多方面向,如何從300年中轉譯甦醒,令過去翻頁至今,創建未來!
彰化,是活的!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源創圓,看交通、建設、生活等多方面向,如何從300年中轉譯甦醒,令過去翻頁至今,創建未來!

2025台灣設計展將開展!本次由彰化縣政府建設處 陳昌茂處長與策展人何來香,共同聊聊「圓未來之行」展覽與其背後的城市發展與公共建設,時代帶來了哪些蛻變與機會,彰化的未來,會是什麼模樣?陳昌茂處長談到:「先輕鬆聊聊彰化最為人知的印象吧,許多外地人提到彰化,就是控肉飯與肉圓,美食旅遊確實是大家的共同嗜好,但是否有其他的深度內容,能給大眾重新認識彰化的機會?『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就是一個好契機。

圓未來之行,與城市一起成長:你所知道的彰化,它是什麼?

300年來的發展,彰化的農業與工業在國內甚至國際都佔有舉足輕重的角色,半工又半農的發展成了城市獨有特色,在行政區劃及地方制度的調整下,縣市間的城鄉差距造成了資源上的落差,因此,政府近年於交通、城市規劃與建設上積極推動許多計畫,此次的展覽為的就是讓民眾看見設計中與蛻變進行中的彰化,包含:彰化交流道的農業區解編、國民運動中心興建、規劃與建設八大生活圈轉運站及全國首創的長照衛福大樓等等,從交通、建設面改善實質生活,正是此次展覽核心,透過時代回顧轉譯為當代及未來發展能量,讓彰化充滿地方鮮活的發展魅力。」

策展人何來香說起,『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時間、轉譯、共創為展出主軸,將時間梳理成「過去─現在─未來」,包含:源(回顧記憶與成長記號)、緣(轉譯與生活)、圓(圓未來城市之貌)、合(共創未來),一如處長所說,將300年的背景梳理轉譯,在「交通、建設、生活」呈現,將其佈局為:三個室內展區X一個戶外展區,透過線上互動與實體呈現,讓彰化時代(過去─現在─未來)逐漸活起來,從低調走向鮮活光亮,「現在」,正是未來的縮影與定錨力量。

圖二.jpg
「圓未來之行」兩大重要推手:策展人何來香、彰化縣政府建設處陳昌茂處長。
圖/ 彰化縣政府

四大展區表述「三源一合」:未來可以被共創,一同設計理想的生活模樣

『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共有四大展區,規劃為:源(記憶之源)、緣(轉譯之間)、圓(未來城市)、合(共創未來),同時串接著「時間:過去─現在─未來」的脈絡線,一覽城市的成長姿態。走進展區,開始從「過去」中逐漸甦醒,壓艙石、鐵道枕木等建材文物彷若時光倒流,將觀展者帶回記憶之源,透過佈局中的架構語言,從最微觀的建築元素開始見證曾經,呈現彰化的移居風光;來到「現在」,城市逐漸有了治理與變化,交通疏通了生活與流動,當下的建設創造了更多的「宜居」,像是:「共生共享」,表述著近年的建設成果,如:交通樞紐轉運站、伸港青年住宅、鹿江綠建築,以及老屋改造返鄉青年創業案例等,透過不同形式的交通、城市建設的延伸,以延續更多的綠化、永續、教育與建築示範及全齡照顧與幸福範例城市、共融場域等,舒展著彰化的此刻宜居。
而「未來」正在萌發的可能性,則以情境式劇場呈現城市建設藍圖,置身體驗充滿希望的願景,陪伴居民一起邁向未來。

圖三.jpg
員林市衛生所暨長照社福大樓新建工程拿下第23屆公共工程建築工程類金質獎,建築採全齡化無障礙、節能減碳設計。
圖/ 彰化縣政府

陳昌茂處長與策展人何來香提到,「未來城市」象徵著:綻放、圓滿、快捷與新鮮,展區整體風格呈現現代、乾淨、溫暖的未來感,此區域特別設計一個共創互動環節,以大尺度的城市規劃角度出發,邀請觀展者共同打造屬於彰化的未來城市,透過彰交特定區為城市共創背景,觀展者能透過平板互動,依需求、喜好選定主題類型與建築,如:該區域希望如何發展?公園綠地(共融公園、生態濕地)、產業經濟(百貨商場、研發大樓)、休閒育樂(美術館、圖書館等),民眾意見將由 AI 即時生成建築並影響城市發展指數,進而反思發展過程中經濟建設與生活環境的平衡取捨,最終會將互動成果整理成報告做為縣府施政參考,此區域的未來,將是共創而生的實驗計畫之一。而代表「合」的「戶外串聯區」,則是由在地師生以自然素材共創的「魚的肚子是我們的生活」,延伸探索永續、自然、未來想像及綠色療癒,令「圓未來之行」參與民眾跨域孩童到成人,擁抱接納多齡意見,讓想像活躍充滿新鮮生命力。

彰化的蛻變,是成長留下的獨特印記──未來,由我們共創

有趣的是,『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本次展出地點為:彰化縣立鹿江國際中小學,它不僅是彰化首間公辦的雙語學校,也確定籌設高中部,以接軌國際的教育為目標。當展區中的時間(過去─現在─未來)與交通、建設、生活相互交融與牽連,讓每個時代的彰化,蛻變都因成長而留下獨特印記。從海洋(船運、通商)而生的彰化,在展覽中扣回海洋生態的共創溯源反思。

圖四.jpg
鹿江國際中小學新設高中部,預計117年學年度正式招生。
圖/ 彰化縣政府

陳昌茂處長認為,彰化的發展不必然要同於其他城市,當然也不會是其他城市的翻版,因為彰化有自己的專屬發展模式。期待透過此次展覽與共創,讓民眾與我們一起共同體驗最宜人與舒服的生活輪廓與幸福感受以及發掘彰化未來的無限發展可能;策展人何來香笑著分享,彰化是全球百大幸福城市的銀牌級城市,很期待各地民眾來參觀,重新感受彰化,並與群眾一同共創彰化。延續這樣的願景,彰化縣長王惠美也分享:「縣府其實一直在思考,如何擘劃下一個百年都市發展願景,讓民眾的生活變得更好,外移的人口逐漸回流。這些交通、城市建設的規劃、執行與聆聽大眾意見,都是為了一同探索未來、共同創造大家真正嚮往的生活」。

圖五.jpg
彰化縣長王惠美與縣府團隊積極規劃下一個百年都市發展願景,打造最宜居 幸福的城市。
圖/ 彰化縣政府

採訪・撰文/楊喻婷

【彰化縣政府 廣告】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