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精神是「資金、人才、想法」的三者結合,但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國際市場中,新創團隊該如何尋找優勢、站穩腳步?日前HWTrek創辦人王仁中以及經緯創投合夥人萬浩基,便分享了幾個全球創業潮流下,台灣新創團隊可努力的方向。
(圖說:HWTrek創辦人王仁中說明新創團隊產品供應鏈的重要性。照片來源:曾靉攝影。)
供應鏈要增加靈活度
研調機構Gartner曾預估,到了2017年,近半的物聯網產品,都將來自三年以下的新創公司。而台灣以傳統製造業起家,硬體技術為一大優勢,在物聯網時代仍有絕對的發揮空間。
HWTrek便是一個著力於打造早期軟硬整合產品的社群及募資平台,創辦人王仁中再次強調供應鏈的創新,對於新創團隊的重要性。「目前的創業生態系還不成熟,創意會卡在某一個階段出不來。」他認為台灣有堅強的製造業背景、無人比擬的ODM廠,但傳統的供應鏈不夠靈活,新創團隊應尋求足夠的供應鏈資源及交換平台,如此一來產品的生產、出貨過程就會更加順暢。
另外,王仁中認為未來IOT的界線將變得模糊,因為當智慧裝置興起,連皮帶、鞋子都可能不僅有原先的用途時,而傳統廠商就得隨之因應,並時時觀察新興市場的動能。「觀察產業的趨勢有兩個要素,第一個是它的創意來源夠不夠多?第二個是它有沒有足夠的資金投資在裡面?」
「多點野心」添狼性基因
來自中國的經緯創投,曾投資過社交軟體陌陌、號稱「中國Uber」的快的打車,以及最近話題正盛的獵豹移動,都稱得上是垂直領域的指標性團隊。萬浩基說明,經緯創投身為初早期投資者,投資的行業多元,「如果一個好的團隊到了面前,我們卻沒有投出去,這就是我們的失誤。」但他卻認為,新創團隊若想進入中國市場,必須要「多點野心」。
萬浩基觀察,「現在似乎還沒有足夠的人踏進新創圈,更多人寧願待在安逸的大企業裡,因為他們不夠迫切、不夠渴望,沒有奮鬥到底的精神。」他強調,中國是很有潛力的市場,而台灣新創團隊若熟知文化,加上語言相通的優勢,就有挑戰中國市場的潛能。
而在擁有挑戰市場的野心之餘,更要有好的工具推波助瀾。王仁中也看好目前興盛的群眾募資平台,能帶給新創團隊的潛能,「群眾募資平台是新契機,它打開了一扇大門,給了人人平等的機會。」王仁中舉去年用 3D 印表機募得逾 4500 萬 新台幣的FLUX團隊為例,「以後會有更多這種機會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