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角獸俱樂部」快速崛起!亞洲獨角獸最多,中國就有19家
「獨角獸俱樂部」快速崛起!亞洲獨角獸最多,中國就有19家
2015.02.16 | 創業

在創投界,投資人會把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新創公司稱為獨角獸,把規模達到1,000億美元的新創公司稱為超級獨角獸。

過去60年,超級獨角獸俱樂部的成員代表包括:

  • 50年代以前:惠普——電子工具誕生;
  • 60年代:英特爾——半導體晶片崛起;
  • 70年代:Oracle——企業軟體興起;蘋果、微軟——PC 時代到來;
  • 80年代:思科與AOL——電信時代來臨;
  • 90年代:Google與Amazon——網路勢不可擋;
  • 00年代:Facebook——社交網路席捲世界。

行動領域顯然是新10年的一個熱點。行動網路諮詢公司Digi-Captial剛發布了2014年最新資料報告,再次驗證了這個觀點。

2013年,科技獨角獸俱樂部有38家公司,規模達到1,300億美元;12個月後,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公司已經達到68家,規模達到2,610億美元。2014年第四季,這些公司新增280億美元規模,相當於第四季每天新增3億美元,這可是蘋果CEO 庫克(Tim Cook)年收入的30倍。

俱樂部成員還沒有算上蘋果、高通這些行動基礎設施公司,也沒有算上騰訊這些行動業務比重仍較小的公司,連市值過2,000億美元的Facebook也被排除在外,要知道現在Facebook行動端的收入已經佔到64%,84%的用戶使用行動端登錄,59%的用戶是純行動端用戶,算是一家道地的行動網路公司了。

2014年行動獨角獸俱樂部

先來看看2014年行動獨角獸俱樂部裡有誰。

2014年,最炙手可熱的就是Uber,估值已經超過400億美元。與Uber一起位於最頂端的是估值超過100億美元的公司,包括:

  • Whatsapp:218億美元;
  • Twitter:206億美元;
  • Flipkart:110億美元;
  • Line:100億美元;
  • Snapchat:100億美元。

    估值達到50-100億美元的公司包括:

  • Dropbox:96億美元;

  • 美團:70億美元;
  • Daumkakao:65億美元;
  • Square:60億美元;
  • Pinterest:50億美元。

估值在20-50億美元的公司包括:

中國的滴滴打車、UC、萬達電商、58同城、愛奇藝、陌陌、微博等都處於這一級別,與Spotify、Yelp、Strip大致相當。事實上,這一層的中國公司數量超過美國公司。

估值在10-20億美元的公司包括:

中國的大眾點評、獵豹、快的打車、優酷、口袋購物、蘑菇街、貝貝網等,與之對應的美國公司則有Box、Evernote等。

其中,15個公司晉級獨角獸俱樂部:萬達電商、愛奇藝、易到用車、Instacart、One97、Adyen、口袋購物、Lazada、Ola、蘑菇街、Yellow Mobile、GrabTaxi、inMobi、Shazam、貝貝網。

5個公司估值跌破10億美元,其中第四季就有2家。

這些公司的增速並不相同,其中 Uber、 Snapchat、 Flipkart和美團估值增長最快。

帕雷托法則

上面這張列表還比較枯燥,按照估值將這些公司進行劃分,就會發現

帕雷托法則依然適用於獨角獸俱樂部:

  • 金字塔的第一層,有5家公司,佔到了總價值的41%。
  • 金字塔的第二層,有5家公司,佔到了總價值的15%。
  • 前20大公司,佔到了總價值的70%。
  • 前30大公司,佔到了總價值的80%。

亞洲獨角獸最多

看獨角獸金字塔圖時,你一定發現了不少中文標誌和每天都在用的應用。Bingo!你的第一印象挺準的。

68個公司中,只有24個來自美國。不過,即使如此,美國公司的價值依然遙遙領先,是中國全部獨角獸公司價值的3倍,比其他地區所有公司的價值總和還要多200多億美元。

  • 美國:1440億美元;
  • 中國:470億美元;
  • 日本:250億美元;
  • 印度:180億美元;
  • 韓國:100億美元;
  • 英國:80億美元;
  • 瑞典:40億美元;
  • 芬蘭:30億美元;
  • 新加坡:10億美元;
  • 馬來西亞:10億美元;
  • 以色列:10億美元。

不過,相比於歐美,亞洲行動網路行業發展速度更快:15家新會員中,12家來自中國、印度、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

進入10億俱樂部費時最短的公司,來自中國,是萬達電商,僅僅用了4個月,沒辦法萬達、騰訊、百度聯手,不進10億俱樂部真說不過去。

尋找下一隻獨角獸

慧眼識英雄,找到下一隻獨角獸,是每一個投資人所期盼的。下一隻獨角獸則可能來自於任何一個領域

2014年獨角獸俱樂部的68家公司,大部分來自於6個領域:

  • 交通和旅行:總價值達545億美元,包括Uber、滴滴、快的、易道、攜程等
  • 行動電商:總價值達498億美元,包括Flipkart、Snapdeal、One97等。
  • 社交網路:總價值達464億美元,包括Twitter、Snapchat等。
  • 即時通訊:總價值達398億美元,包括Whatsapp、Daumkakao等。
  • 遊戲:總價值達233億美元,包括King和Gree等11家公司。
  • 工具:總價值達179億美元,包括UC、獵豹等。
  • 其他領域:音樂84億美元、飲食53億美元、娛樂41億美元、生活方式39億美元、企業25億美元。

不管下一隻獨角獸來自哪裡,都一定會是來自行動網路。業內人士預計,2017年全球行動網路營收將超過7,000億美元,2015年獨角獸俱樂部價值超過3,000億也沒什麼問題。

本文出自36氪/小石頭

關鍵字: #新創 #獨角獸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邁達特的人才經營戰略!攜手「有福企」,打造個人化福利新體驗
邁達特的人才經營戰略!攜手「有福企」,打造個人化福利新體驗

走進邁達特的辦公室,最熱鬧的不是茶水間,而是 LINE 群組裡的「福利話題」。有人分享如何用點數換到電子票券,有人則教同事在電商平台搭配福利點數折抵,精打細算換來小確幸。對人資長楊碩祐來說,這樣的畫面格外珍貴,因為在他剛接手的那幾年,如何精準投放福利資源是重要的課題之一。

當時,邁達特正面臨跟同業一樣高達2成的離職率。高薪或許能吸引人,卻不一定能留住人,如何改善流動率,已成為企業的當務之急。「薪資能解決短期問題,但要讓人留下,必須讓員工在組織裡克服挑戰、獲得成就與實現價值。」他回憶。也因此,邁達特開始思考:如何讓「福利」不再只是行政支出,更成為穩固人才的關鍵?

永續人才經營,不只是花錢

楊碩祐的第一步,是回到員工需求本身。邁達特自 2022 年起,將員工滿意度調查頻率拉高到每半年一次,以即時掌握心聲。疫情趨緩後,公司除了宣布可彈性上/下班之外,如有特殊需求也可向主管提出居家工作的申請,讓每個人保有調整空間;當時從員工滿意度調查中發現,過去被視為亮點的零食飲料吧,只排到第 10 名;前幾名則是偏向彈性化的管理,如居家辦公和彈性上下班等。

「當福利能回應真實需求,滿意度可達 8 成;若與員工期待落差過大,則可能僅有 4 成。」楊碩祐說,這讓他確信,與其把資源花在公司自認重要的福利上,不如傾聽員工真正想要什麼,把錢花在刀口上、福利給得精準,才能成為長期的人才經營策略。

邁達特
邁達特人資長楊碩祐
圖/ 經理人

有福企一站整合福利,滿足員工多元彈性需求

如何讓福利走進日常?楊碩祐找到的答案是數位化。幾個月前,邁達特導入神坊資訊的「有福企®」數位平台——專為 HR 及福委打造的數位福利管理工具,讓員工能自主選擇福利,也讓行政流程大幅簡化。

「第一眼看到平台時,我就很喜歡它的 UI/UX 設計,清楚易懂又好上手。」楊碩祐回憶。以往福利公告、點數發放、特約簽約、活動管理分散在不同流程,耗費大量人力,也不易協作,如今透過有福企一站式平台即可完成。「福利是需要重複宣導的。」楊碩祐還記得,為了讓同仁理解平台價值,他特地花了一個週末做簡報,親自向全體員工示範說明。結果,導入初期就有9成以上員工完成開通登入。

為了讓員工福利更精準滿足個人化需求、提升使用彈性,邁達特將企業福利的固定預算轉換成「小樹點(生活)」(註1) ,透過平台發放數位福利點數,讓員工能依需求兌換折抵票券、宅配商品或旅遊體驗等日常生活消費。不僅能實現員工自選自用,企業也能在員工生日、福委活動、課程進修獎勵等多元時機點發送點數,創造更多與員工互動的機會。

甚至有員工自發性在 LINE 群組分享「點數使用攻略」,顯見認同度高。「現在我能兼顧員工自選福利、提供彈性,同時控制成本,這讓我更容易說服管理團隊,也能回應員工期待。」楊碩祐分享。

神坊資訊營運總監劉容先則補充,平台的核心設計之一在於「分眾」。以往分眾多應用於行銷操作,但員工同樣需要差異化經營:不同年齡層、職能或生活階段,各有不同需求。而邁達特員工結構正好呈現三個世代共融——20、30、40 歲以上各約佔三分之一,差異化經營更顯重要。有福企串連企業、HR、員工與供應商四方角色,整合了多元特約資源、EAP 員工協助與健康促進活動,再結合小樹點生態圈的廣泛通路,讓員工無論是日常娛樂、進修學習,或心理與法律諮詢,都能找到符合需求的選項。HR 不再受限於繁瑣行政流程,可更專注在策略規劃與成效評估,提升部門能見度與角色價值。

她進一步指出,平台也提供「活動」管理功能,讓 HR 及福委能以數位化方式舉辦家庭日、聚餐、健康與團建等各式員工活動,除了活動報名、問卷調查及員工簽到,也能透過平台發放點數獎勵,將繁瑣的紙本流程在線上一條龍完成,不僅讓 HR 節省時間,當活動體驗更流暢,員工參與意願也自然提升。

「HR 常常缺乏 IT 支援,有福企就是專為人資打造的數位工具,能持續優化迭代,並提供數據追蹤功能,讓決策更精準。」未來,也計畫推出會議室及按摩等服務預約功能,讓預算有限的中小企業也能輕鬆享受數位化帶來的效率與便利。

善用有福企,邁達特讓福利成為留才戰略

基於對數據與科學化人才經營的重視,邁達特進一步落實福利數位化。透過每半年一次的員工滿意度調查與同業數據比較,公司能更精準地掌握員工偏好,再搭配三十多項軟硬體福利調查,讓決策從感覺走向可驗證,進而推動政策宣傳與資源分配。

楊碩祐指出,邁達特以數位工具優化「選、用、育、留」四大流程,從求職、入職到職涯發展與日常照顧,HR 在每個環節都扮演要角,建構完善的「數位人才旅程」;其中,有福企更是「留才」關鍵,因為福利經營不再是附加價值,而是直接影響組織韌性與文化的核心環節。

「借用外部平台資源、交給專業,比起自己開發更有效率。有福企最大的價值,是幫助企業留才,並透過平台傳遞企業的正向福利文化。」楊碩祐說。甫獲 2025 年「亞洲最佳企業雇主獎」的邁達特,之所以能脫穎而出,不僅在於持續深耕人才經營,也來自善用外部資源,如導入「有福企®」後,將預算轉化為彈性點數,滿足跨世代需求,讓福利從「成本支出」提升為「策略資源」。

邁達特
邁達特屢獲雇主品牌獎項肯定,展現長期以人為本的人才經營承諾
圖/ 經理人

「這些努力在當初或許不會立刻看到成效,但卻能在同業尚未改善之際,率先走快一步,為未來奠下穩固基礎。」楊碩祐分享,隨著福利策略逐步落地,邁達特的離職率逐年下降,並持續創新低,讓公司更有底氣對外傳遞雇主品牌,也展現了長期重視人才的承諾。

被母公司佳世達點名為「集團軟體先鋒」的邁達特,擁有逾 25 年經驗,代理超過 50 種全球 IT 產品。面對缺工時代,當薪酬只是基本盤,決定新世代工作者是否留任的關鍵,在於能否持續挑戰自我、獲得成就感,並與企業文化建立連結。

因此,邁達特導入「有福企®」,不只是導入一套福利平台,背後更有將福利視為留才之道的策略思維。展望未來,楊碩祐期盼有福企持續開發創新服務,陪伴企業在人資數位化的道路上持續進化。透過與時俱進的平台設計,協助企業落實以人為本的人才經營,奠定組織永續的基礎。

註1:「小樹點」點數系統,分為小樹點 (生活) 與小樹點 (信用卡) 兩種點數類型,本文所述為小樹點 (生活)

[本文由經理人整合行銷部與神坊資訊有福企共同製作]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