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出僅一年多的企業協作溝通平台Slack有可能要再次融資。據Bloomberg消息,Slack正在和Coatue(曾經投資過Snapchat、Lyft、Box等明星企業)、Horizons Ventures(由李嘉誠創立)等投資機構洽談,擬以25-26億美元的估值進行新一輪的融資。針對這一傳聞,Slack官方還沒有做出回應。
自2014年2月產品上線後,Slack就受到用戶和投資者的追捧,成為有史以來發展最快的SaaS公司。推出當天就有超過8,000家公司註冊;2014年2月26日,以2.5億美元的估值完成4275萬美元的融資;2014年10月31日,Slack融資1.2億美元,估值高達11.2億美元,正式成為獨角獸俱樂部成員。
Slack的自我定位是「郵件殺手」,希望解決信箱常被塞爆而又會忽略重要郵件的問題。具體方式是將分散的溝通方式聚集到一個地方,信件、即時通訊、簡訊、類似Yammer的工具、企業內網和Wiki等都能在Slack找到,其實就是聊天群組+大規模工具集成+文件整合+統一搜尋。此外,Slack還整合了Twitter、Zendesk、Crashlytics和Heroku等服務,將他們的通知提醒、Bug追蹤等數據融入到公司內的資訊流中。
Slack上個月進行了成立一周年的紀念活動,公司表示,目前有6萬個團隊使用Slack,日活躍用戶則超過了50萬,「用戶在Slack上的時間超過1億小時,發送了超過3億條訊息」。共同創辦人兼CEO Butterfield去年還表示,Airbnb、eBay和Salesforce.com等公司都在使用他們的產品。目前Slack的基礎服務是免費的,如果想要更大存儲空間、無限制第三方應用集成等增值服務,需要繳納每月8美元,或每年80美元的服務費。
去年10月底融資時,Slack團隊透露過未來的計劃:繼續增加團隊人數外,產品計劃是把集成服務數擴展到250個,把工具的適用場景從30人以下小團隊擴展到5萬人的大公司。
此外,消息還稱Slack有意換個更懂經營的人接替Butterfield的CEO位置,以滿足公司下個階段的發展。Slack其他三位創辦人是Eric Costello、Cal Henderson和Serguei Mourachov。
Butterfield在創立Slack以前,曾經建立過一家遊戲公司Tiny Speck。2012年時,Tiny Speck的賬上只剩下500萬美元,Butterfield和其他創辦人決定關閉遊戲,將現金返還給股東。但投資者卻鼓勵他們用那筆錢創辦一家新公司,也就是後來的Slack Technologies。在此之前,Butterfield還創辦Flicker,後來Flicker在2005年賣給了雅虎。
有意思的是,Butterfield曾對外表示,Slack的成功是個「無心之舉 」。原來Slack是用來為他們自己的一個大規模多人遊戲服務的,最後那個遊戲失敗了,但Slack卻取得了成功。
本文出自36氪/f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