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八年台灣福特六和集團接手馬自達(Mazda)代理權時,當時的市占率不到百分之一(只有○.七%),幾乎是低到可以考慮退出市場的慘狀,不料七年之後,去年以超過五%的市占率,一躍成為台灣汽車市場的第五大品牌,僅次於Toyota、Nissan、Mitsubishi與Ford。台灣馬自達小而美的操作策略,連競爭對手裕隆汽車總經理陳國榮,都忍不住稱讚這是近年來汽車品牌經營最成功的例子之一。
馬自達在台灣市場上成功的幕後推手,是背後那位五十八歲的資深專業經理人--總裁胡開昌。放眼台灣整個汽車產業的環境,胡開昌擁有堪稱「完美」的形象,他操作過的品牌都有漂亮的成績,和他接觸過的媒體,或是曾經合作過的工作伙伴,每個人一提到胡開昌,幾乎都是一面倒的肯定字眼。與馬自達有業務合作的達勝行銷總監Ray就回憶,胡開昌有種特殊的工作特質,幾乎只要合作過的人,都願意為他賣命。「就像有一年年底,他甚至偷偷跑來關心我公司到底賺不賺錢,他希望他的合作夥伴都能好好經營,大家才能創造更大的事業。」
然而對胡開昌來說,二○○五年十月他面臨人生的一大考驗。原本已經打算過幾年光榮退休的胡開昌,接受福特全球總部的派任,隻身前往上海就任一個為他而設的新職:福特高級車事業集團(PAG)大中國區總裁,擔任英國千萬級跑車Aston Martin、豪華越野車Land Rover、古典豪華房車Jaguar,以及瑞典國寶Volvo等四大品牌在中國市場的操盤手。
談起準備進軍龐大的中國市場,胡開昌言談中難免透露出感傷之情,因此衍生了不少傳言,小道消息甚至直指這是「因為與現任福特六和總裁沈英銓不合,所導致的結果!」不過熟悉內情人士卻指出,這種說法其實是無稽的猜測,因為沈英銓總裁的權力再大,都不可能影響全球福特的人事布局。從福特總公司的角度來看,大陸汽車市場在過去幾年的激烈競爭後,每個汽車級距,從幾萬人民幣的「國產車」,到超過五百萬人民幣的天價跑車,都呈現各家品牌短兵相接的情況。而中國人的購車邏輯、品牌價值,甚至市場通路的互動,正好也是台灣這個成熟生存競爭的汽車市場,所訓練出來專業經理人可以發揮的舞台。
(數位時代雙週)特地在胡開昌前往中國任職前夕,請他暢談過去幾年馬自達如何用品牌價值帶動市場銷售,以及長期在外商工作專業經理人的心路歷程。
*Profile
現職:福特PAG集團大中華區總裁
年齡:58歲 學歷︰台大機械系
經歷︰1973年進入福特六和擔任製造程序部工程師,1975年轉任行銷企劃部門產品計劃專員,歷任市場部經理、銷售部經理、副處長、營銷處副總、台灣Mazda、台灣Jaguar執行總裁,現任福特豪華車事業群中國區總裁。 得獎:於2001年榮獲中華民國「時代菁英獎」交通運輸類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