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資訊技術的高德納諮詢公司(Gartner)估計,應用軟體與系統之間的物聯網市場價值達215億美元(約新台幣6661億元),而PubNub正是這塊大餅中的一部分。光是今年的前半年,數據網路公司PubNub就獲注資3500萬美元(約新台幣10億元),連奇摩、麥當勞和可口可樂的應用軟體都是倚靠其數據運作。
客戶可以透過PubNub設計的應用程式介面(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API)輕鬆連結、計算和管理應用系統和物聯網服務器,其中含括超過70種軟件開發工具包,足以應付各式各樣的電腦工程需求。目前PubNub已累積2000多位客戶,服務器每天平均被使用2億次、完成2000萬筆實時交易。
What is WebRTC? from PubNub on Vimeo.
同步分享立體動畫和訊息 打造遠距離無障礙溝通
PubNub執行長托德.格林(Todd Greene)表示,物聯網工程絕對是公司努力研發的一部分,不過公司在訊息傳遞方面做得同樣好。格林舉例,有位從事建築設計的客戶需要展示立體模型給買家與工地建築師觀看,客戶透過PubNub的服務器操縱電腦中的立體圖像轉動,多位客戶可以透過其他電腦同步看見影像。他補充,團隊也可在螢幕上傳遞文字對話,「就像身處於同一個虛擬房間。」
資訊串流要搶快
PubNub在全球14個數據中心設立節點,利用類似內容傳遞網路(Content Delivery Network, CDN)的網絡數據流(Data Stream Network, DSN),以近距離節點快取遠端網路資源,有效加快資料傳遞速率至250mb/s。例如,台灣民眾若要瀏覽美國網站,必須先將網路連線到美國,找到當地的網站伺服器位置,才能看見網頁內容。但若可以連線到日本或任何一個較近距離的數據中心,同樣能閱讀位於美國伺服位置的網站,且能節省更多時間。
物聯網讓後端工程被人看見、感覺到和需要
許多人不知道PubNub在2010年成立之初定位更窄、明確,他們專門提供手機應用軟體的後端工程服務,也就是毋需直接與使用者接觸的資料庫計算和操作。然而,隨著大數據與網路接軌形成方便的「物聯網」,透過應用軟體呼叫計程車、預訂速食店餐點,或者透過雲端分享相機照片。只要教會程式簡單的思考邏輯,物聯網可以替人完成許多例行公事。PubNub看見這個趨勢,將後端工程資料庫結合生活機能擴大發展。格林說:「我們發現物聯網雖然不是今日最大的商業市場,卻是成長最快的。」
參考來源:Techcrunch、Eweek、阿舍的隨手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