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的廣東斗門工業區,氣溫不時飆升到三十五度,四、五個為一組的作業員在悶熱的倉庫裡,顧不得臉上斗大的汗珠一直往下滑,正趕緊將幫華碩生產的準系統小心翼翼地裝箱。兩小時後,這些只有機殼、主機板與電源供應器的電腦半成品,已經送到香港機場,等著被送往世界各地的衛星工廠,進行最後的組裝。
不光只是華碩而已,在這個面積達六百萬平方英吋(一百五十五個足球場的大小)、總共有十一棟工廠的遼闊廠區裡,還可以發現廣達、仁寶的筆記型電腦機殼、以及緯創的桌上型電腦與伺服器機構件。這裡是偉創力(Flextronics)全球最大的生產基地,也是這個EMS(電子製造服務)巨人成功搶下台灣ODM業者訂單的最佳後盾。
略輸鴻海,積極布署反擊
今年六月,華碩與金仁寶紛紛宣布將與偉創力擴大合作項目,其中,華碩將以機構件與主機板組裝為主,金仁寶集團則集中在筆記型電腦零組件、機構模具、手機機殼等方面,董事長許勝雄甚至有意願與偉創力合資成立新公司,擴大手機組裝業務。這些好消息讓將於今年底卸任的偉創力執行長馬克斯(Michael Marks),在六月來台訪問時笑得合不攏嘴,在記者會上強調,「台灣ODM廠商與偉創力合作,把我們當成「虛擬工廠」,這樣才是正確的發展策略。」
搶下台灣ODM業者訂單,是偉創力將EMS全球第一的寶座讓給鴻海之後的重大勝利。這家總部設在新加坡的黑手巨人,相較於台灣同類型的公司如鴻海、華碩都以PC產業為發展重心,偉創力業務範圍較廣,特別是以手機及通訊設備為主要業務,目前主要手機和數位相機客戶包括摩托羅拉、索尼愛立信及卡西歐等,去年全球總營收為一百五十九億美元,小輸給由郭台銘領軍的鴻海一百六十三億美元(約五千四百一十六億元新台幣),拱手讓出EMS龍頭位置。
美式管理,衝高生產效能
因此從去年開始,偉創力便不斷在檯面下與台灣ODM業者接觸,希望拉攏這些在全球IT產業各霸一方的要角,補強自己的弱勢。而這塊市場向來正是鴻海的強項,也難怪郭台銘近來只要聽到偉創力,就會火力全開,痛批對手挖牆腳的行為。
當鴻海積極在中國大陸擴增生產據點,企圖拉開差距時,偉創力也正在這塊「世界工廠」上建立生產堡壘,至今投入超過五億美元的廣東斗門工業區,就是這個堡壘的最高作戰中心。目前,偉創力的全球營收中,亞洲占了五成,而中國大陸占亞洲市場的一半,其中廣東斗門工業區就貢獻了四成,也就是說,斗門工業區每年的產值高達十六億美元,如果以二.四萬名員工來計算,每人年均產值達六十七萬美元。
「達到效率的方法有很多種,但我們絕對不是用軍隊式管理,」偉創力珠海斗門工業園區總經理傅軍指出,偉創力與台灣廠商截然不同的管理風格。走進偉創力的斗門工業區,廠房內外都看不到任何一張像是「今日不努力,明日找工作」的警惕標語,生產線上的作業員看到陪同媒體參訪的傅軍,也不會老遠就立正站好,戰戰兢兢地就為了喊聲「總經理好」,「你看,我們的作業員是不是比別人活潑、多些朝氣?」傅軍笑瞇瞇地說。
走美式管理,員工素質要高,才能發揮自律。傅軍表示,偉創力作業員的學歷絕大部分都是高中以上,最低僱用年紀也設為十七歲,比官方規定的十六歲高。同時為了留住這些員工,開出的待遇也比其他同業高一○到三○%,一個新進作業員,一個月約可領到一千元人民幣,因此偉創力員工流動率低,生產線作業員約在四到五%,工程師只有二到三%。
耗資培訓,穩定工廠品質
另外在教育訓練上,偉創力所有新進員工都會接受兩星期的上線教育,並且指派資深員工,一對一在生產線上指導,同時還會定時帶作業員到內部其他工廠參觀,將其他工廠的優點帶回自己廠房。「這種交流制度,雖然耗費成本,但能夠讓我們散布在全球三十二個國家的工廠統一品質。」傅軍也表示,偉創力從日本引進「Housekeeping」的概念,高度重視廠區工作環境的整潔,不間斷派遣專人進行各種清潔,保證工廠永遠處於最佳潔淨狀態。 在電子產業毛利愈來愈低的情況下,勝出的關鍵就在於:誰能將規模經濟的優勢發揮到極致。面對鴻海積極垂直整合的大軍滅國策略,偉創力回歸提高生產效能基本思考,並運用合縱連橫的思維壯大聲勢,能不能重返代工之王寶座,牽動的不只是偉創力與鴻海之間的競爭,無形中也左右了台灣代工業的勢力消長。
偉創力 Flextronics(FLEX) 成立時間:1969年 上市時間:1990年 執行長:Michael Marks 總市值:73.5億美元(2005/09/20) 總部所在地:新加坡 2005年會計年度:159億美元(2005/03/31) 股票上市交易所:NASDAQ 近年大事紀:1996收購Astron(PCB公司),接收斗門工廠,開始以斗門為生產據點/1997打造第二棟PCB生產工廠/1999用25億美元收購Dii集團在斗門的兩個工廠,斗門生產基地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