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KKBOX資料科學年會同台尬大數據心法
阿里巴巴、KKBOX資料科學年會同台尬大數據心法
2015.08.24 | 科技

第二屆台灣資料科學愛好者年會於8月22日至23日舉行,加上協力廠商論壇,活動共為期四天。年會總召陳昇瑋表示,今年與會人數有1300人,去年只有800人,與會者中有七成是男性,三成為女性,今年邀請共24名來自各行各業的大數據科學家,傳授不同專業領域的大數據心法,從公共衛生、漫畫、政治、新聞到網路業一應俱全。

阿里巴巴副總裁車品覺也特地出席演講,分享阿里巴巴的大數據心法,會後車品覺被聽眾重重包圍,反應熱烈。陳昇瑋表示最初沒料到車品覺會答應演講邀約,沒想到車品覺只回了他:「行,年輕人我一定支持。」就應邀了,讓他備受感動。

延伸閱讀:[專訪] 三大數據迷思,八個數據實戰密技!阿里巴巴副總裁一次教

從預測數據到用數據,阿里巴巴分水嶺

車品覺表示,現在大數據已經從預測進化到行動決策了,而這也是阿里巴巴近年來大數據應用的分水嶺,當企業領導認識到數據的力量之後,他不會只滿意於描述現象,而更需要診斷,也因此數據的精準度變得越來越重要,畢竟用來看的數據跟用來做決策的數據,兩者的質量要求完全不同。

車品覺
(圖說:阿里巴巴副總裁車品覺特地來台參與第二屆資料科學愛好者年會。照片來源:李欣宜攝。)

車品覺身兼阿里巴巴數據委員會會長,有一天車品覺走到總裁辦公室問:「我身為一個數據領導,我能做什麼讓你爽的?」總裁回覆:「我想知道我上禮拜做的什麼事情是對的,什麼事情是錯的。」他因而體會到應用數據做行動的重要性。

數據科學兩大派別

車品覺指出,數據科學現在有兩大派別:數據很平但用深厚的演算法解決問題,另一種是數據廣泛而大但是用簡單的演算法。「我個人的喜好是第二個,發現好的數據策略,當演算法變得複雜的時候,背後的假設也很複雜,我會懷疑它的穩定性,當你老闆問你預測準確率多高的時候,你要反問他三個問題:對的概率?錯的概率?穩定嗎?因為我們做數據的人常常發現現在的演算法過了半年就不能用了。」

數據種類也可以分成兩種:快加準或廣加亂。第一是在已知的規律裡面產生價值,第二種是可以找到自己不知道的東西。「數據不僅是資產,也是一種信仰。」車品覺說。在行動互聯網時代,企業不必在乎使用者喜歡什麼,只要知道使用者下一步會做什麼就可以了,而且每個行業都對應不同的數據框架,例如有一個美國調研公司的報告顯示有65%的人會在廁所裡看手機,這就是非常好的行銷點,行銷人員應該去思考要趁機推播什麼商品給這個消費者,因為現在手機不只是傳感器還是媒體,手機已經不是手機,他就是媒體。

阿里巴巴大數據十誡
(圖說:阿里巴巴大數據十誡。照片來源:李欣宜攝。)

KKBOX用大數據提升歌曲觸及率

年會第二天則由全球唯一獲利的音樂串流業者KKBOX資料科學家接力,分享KKBOX月初才推出的大數據個人推薦歌單服務。KKBOX研究中心資料科學家羅經凱表示,KKBOX歌單雖然號稱2千多萬首,但是實際上會被點播的只有340萬首,有將近八成的歌無法觸及使用者。除此之外,KKBOX用戶偏好的音樂類型高度集中,收聽率前10%的歌佔了所有被播放歌曲次數的87%,顯示音樂播放多樣性不足。

由於音樂播放次數決定歌手收入,為了維護體系健全,如何維持音樂多樣性,刺激用戶脫離「同溫層」,成了KKBOX大數據科學家的首要挑戰。KKBOX根據用戶的收聽習慣和時段,將華語音樂聽眾分成九大族群,將收聽行為類似的用戶歸類在同一個群體,推薦他們風格類似但前所未聞的音樂。

圖說明
(圖說:KKBOX近三年歌曲點擊率逐漸趨向集中。照片來源:李欣宜攝。)

但有時候用戶聽音樂是有目的性的,例如哄小孩睡覺放輕音樂、工作時放心靈音樂等等,KKBOX又再根據用戶在不同時間點下的音樂收聽習慣,推薦各式情境歌單。KKKBOX研究中心資料科學家羅經凱表示,目前編輯團隊推薦的歌單還是比機器學習推薦的更精準,再加上每個國家的使用者都有不同的喜好,要精準推薦使用者新歌又不招致反感其實是很困難的。

KKBOX研究中心經理林佑璟是KKBOX第一個研究員,剛來KKBOX的時候發現資料取得困難度高,遇到資料散亂、溝通成本高昂以及資料格式不齊等問題,他建議有心從事數據分析的企業,一定要做好內部溝通,讓大家了解做數據分析對於公司有好處,而且數據是重要公司資產,絕對不會拿去變賣或者侵犯使用者隱私。

KKBOX羅經凱
(圖說:KKBOX研究中心資料科學家羅經凱。照片來源:資料科學愛好者年會提供。)

@@ACTIVITYID:602@@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TWNIC歡慶25周年加碼挺新創 ,52168免費域名方案!從創業第一天開始就打造新創數位競爭力、強化數位資產
TWNIC歡慶25周年加碼挺新創 ,52168免費域名方案!從創業第一天開始就打造新創數位競爭力、強化數位資產

每年在台灣約有超過8萬家新設公司商號的誕生,然而根據台灣網路資訊中心(TWNIC)內部統計數據顯示,真正完成網站架設、踏上數位轉型起點的新設立公司卻不到一成。這意味著絕大多數的新創團隊或微型企業,雖然正式登記成立,卻仍缺乏最基本的「數位門牌」,也就是企業的專屬域名名稱。

TWNIC 執行長余若凡指出,這看似是台灣新創團隊在數位轉型上的一個缺口,實際上卻是關鍵成長與強化自身數位資產的關鍵。「域名其實是數位轉型的起點,如果沒有自己的域名,基本上就還沒真正開始。」她強調,數位轉型已經不只是上雲端或導入 IT 設備,更進一步的是「建立數位信任」;但眼下許多新創連第一步都還沒跨出。

三大現實痛點突顯,域名是新創跨出數位轉型第一步的關鍵

余若凡觀察,許多新創公司之所以未能及早佈局域名與數位資產,主要來自三個現實因素。首先是資金有限。對於初創立的新創團隊來說,創業初期事務繁雜、資金有限,許多團隊會優先把錢投入營運,對域名或網站架設常抱持「之後再說」的心態。其次,則是缺乏整體數位策略的構想。余若凡表示,許多新設企業或新創團隊少有在成立之初就規劃品牌的數位溝通路徑,更遑論導入數位品牌策略。

最後是對「數位信任」的認知不足。余若凡提到,許多企業直到品牌被仿冒、消費者受詐騙波及時,才意識到域名的重要性。「你等到有名氣後再來搶域名就太晚了。」她特別提醒。一旦品牌名稱被他人搶先註冊,甚至被詐騙集團利用,損失往往難以挽回。

而看在余若凡的眼裏,域名對於新創企業其實有三重意義。第一,它是企業的「數位門牌」。清楚、好記的域名能讓消費者快速找到企業,也代表著品牌在網路上的官方身分。第二,它是品牌行銷的起點。她指出,你必須要有自己的家,然後再去連結各種社群平台與通路。擁有域名,可以將社群經營、搜尋流量與品牌曝光整合在一起,累積成企業的長期數位資產。第三,它也是防禦性的工具。許多企業認為「不架網站就不需要域名」,但實際上,單純註冊域名就能防止他人搶註或利用相似網址詐騙,成本只要幾百元,卻能省下未來更多麻煩。

台灣網路資訊中心 余若凡執行長
圖/ 數位時代

從「免費申請」到「快速架站」,52168為新創打造快速數位起步

為協助更多新創企業補上這一塊關鍵拼圖,TWNIC 為歡慶25周年,今年特別規劃「52168 Go! 免費域名註冊方案」,更首度針對自112年起的新設公司與商號,加碼免費提供含「com.tw 或 .tw」及「.台灣」等兩筆域名的註冊。這不僅讓新設公司能以0元自選擁有自己的域名,及低成本建置國際品牌識別,中文域名更能讓以在地化為優先的新設公司、新創團隊或是擁有創意諧音名稱的店家,直接使用最具代表性的中文作為數位門牌。

「我們希望透過免費的方式,讓企業更容易跨出第一步,養成擁有自己數位門牌的習慣,無論是用來建品牌、做轉址,或先作為防禦性註冊,都可以開始累積數位資產。」余若凡表示。今年TWNIC方案不僅延長了申請對象的年限,也在免費之餘特別簡化申請流程,讓新創團隊輕鬆完成。余若凡說,企業只要備妥公司或商號設立證明,線上填寫資料、選好想要的域名並上傳文件,最快一個工作天內即可生效。

「我們希望讓這件事情的流程簡化到創業家們用幾分鐘就能完成申請,」余若凡笑說。不僅如此,TWNIC 也希望讓這項服務的效益極大化,不只是積極推動域名的申請,更同步規劃了後續的配套措施。申請完成後,企業可以透過「轉址教學」將域名直接連結至現有的社群媒體等平台,不需額外調整營運模式,就能立即擁有屬於自己的專屬門牌;同時,TWNIC也提供大型雲服務供應商的免費空間作為範例,提供清楚的「架站」教學,協助企業快速打造基本網站。這樣的設計,讓資源有限的新創企業不僅能輕鬆取得域名,還能在最短時間內建立屬於自己的數位家園,為品牌發展打下穩固基礎。

從「數位門牌」出發,為新創奠下品牌與信任的起跑線

對於許多初創企業而言,品牌的第一張名片,可能不是實體名片,而是域名名稱。余若凡強調,數位轉型的時代已經不是「要不要做」的問題,而是「非做不可」的基本條件。

「我們希望 52168 能成為新創的堅強後盾,從最簡單、最基本的地方,幫助他們在數位化的道路上打好地基。當企業開始累積數位資產,品牌信任也會逐步建立,整體產業生態才能變得更安全、更有韌性。」余若凡說。透過52168方案,TWNIC 不僅提供免費資源,更試圖翻轉企業對「數位門牌」的認知。對於正處於創業起跑線上的新創來說,這或許是一個最簡單,也最值得立即行動的關鍵步驟。

請上「52168 Go! 新設立公司/商號免費域名註冊」活動網站 https://52168.tw/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