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7~8日兩天,台灣即將迎來一場國際化的新創年度會議——MOSA。不過,與其說是會議,更像是首度集合了創業者、創業社群的交流聚會。
「台灣人很久以前就開始談網路創業了。」負責這次議程的阿碼科技創辦人黃耀文說道。從90年代末期開始,「資迅人」創辦人賀元與薛曉嵐就已經提到,台灣製造業正在沒落,但當時政府的策略與法規沒有趕上,直到 318 學運之後,民間的聲音漸受重視,新一代的產業才彷彿獲得推波助瀾的資源。
除了資源的投入之外,愛爾蘭的WebSummit或芬蘭的Slush等創業活動或許證明了,就算是小國小民的台灣,也能依靠活躍、嶄新的創業活動,攪和攪和這一灘死水,讓圈子流動。過去台灣的創業活動或許受限於單一組織的內部規劃,多為傳統的演講與擺攤,但這次由多個創業社群:Changee串串、TSS、AlumVest、POWER FOR POINT 等共同舉辦的 MOSA,希望將鎂光燈聚焦於創業者身上。
Changee 營運長王詩婷特別提到:「創業圈有很多人一直努力地推動改變、實踐理想,MOSA認為很多人不見得有名,也不見得想要成名,但他們的目標都是持續地奉獻心力影響台灣,那麼,把這些人聚集起來、彼此交流資訊就非常重要。」
(圖說:MOSA活動主視覺。圖片來源:MOSA提供。)
一場由創業家辦給創業家的國際活動:MOSA
Changee 執行長林端容也說,MOSA是屬於台灣新創社群共有的品牌,不屬於任何單一組織,目前籌辦的組織與個人都是以志工的形式參與。「我們相信群眾的力量,並期待透過共創的精神能逐步整合資源,讓更多的能量匯聚起來在國際舞台發光。」
「我超討厭 pitch & judge」,黃耀文坦白地說,他認為很多 pitch 比賽沒有實質意義,評審可能對評論的產業根本不熟悉,也無意投資,但團隊卻得把評審的「建議」吞下肚。MOSA決定這次要讓投資人站上台 pitch,「創業團隊與投資人應該是比較平等的關係」,平常創業團隊站在台上,緊張地要死,擔心最後評審是喜愛還是嫌棄自己的產品,那麼,當投資人上台後,是否能體會團隊實質的需求呢?另外,許多團隊都說台灣沒有早期投資人,或是根本沒有投資人,藉著這次機會,公開透明地一次聽清楚,這些投資人的策略是什麼、過去投資了哪些案子吧。
在投資人pitch完後,將安排團隊與投資人的媒合會,約40位的投資人和150組團隊面對面。黃耀文提醒,「一場 pitch 如果賭贏了,頂多就是媒體曝光,但面對面,與投資人建立關係、讓投資人了解自己的專業程度,會是更長久的佈局」。例如,當時漢鼎創投知道黃耀文具有資安與雲端領域的專業知識,在一次找他討論相關議題時,得知他創辦的阿碼科技正在募資,結果資金就這麼進來了。
「台灣」是一道難解的數學題
「現在很流行的基金是『影響力基金』」,黃耀文指出,這種基金很大一部份代表了其對社會的影響力。台灣的團隊或許不比矽谷、北京等地來得顯眼,但很多基金的設立是出於對台灣的特殊感情。除此之外,「台灣」這一個題目對很多人來說很有趣。就像數學家希望解開難題、物理學家希望解開生命的奧祕一般,對企業家來說,台灣的難題就是他們的挑戰。說回市場發展本身,也有投資人認為台灣是進入亞洲市場很好的切入點,而且台灣經濟還未泡沫化,只差在團隊不知怎麼往外走,缺乏國際脈絡,得靠更多投資人與社群的投入協助。
(圖說:MOSA日前舉辦了創業團隊與投資人一對一的媒合說明會,現場座無虛席,顯示新創公司對此議題之重視。圖片來源:MOSA提供。)
創業圈很活潑,有人跳舞、有人組團,怎麼呈現他們的魅力?
舉辦MOSA的創業社群,除了面熟的幾個單位外,深耕設計與創意的平台Changee串串更是活動背後的強大推手。
Changee希望每一個人都擁有友善的環境,成就想做的事。除了於臺北經營七個共同工作空間與活動場域,其創建的《Changee Across》創意工作者的社群平台,希望促成不同領域的合作、協助團隊找到志同道合的夥伴。今年 4 月舉辦的「Changee串串創意行動營」也邀集了設計與工程人才,碰撞出跨領域的火花。王詩婷表示,這次共同舉辦 MOSA 正是基於「串串」的核心精神,將創業結合文化藝術。從視覺設計開始便下足苦工,並安排具有台灣精神的開場表演,還有會後派對中的科技藝術與音樂演出,希望打破不同領域間的隔閡,讓設計師、藝術家、創業家各自發揮所長,共同努力讓世界看到台灣豐沛的創意能量,也是 Changee 希望將文化魅力轉換為經濟價值的期待之一。
首屆的 MOSA 除了別開生面的投資人 pitch,還有一對一的媒合會、國際加速器的分享、Growth Hacking 工作坊,募資與簡報技巧教學、中國連續創業家的來台對談等等。身為台灣創業社群的一份子,一起來見證新型態的創業活動,是否能推著我們,跟上國際的腳步吧!
@@ACTIVITYID: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