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直播熱!Twitch共同創辦人Kevin Lin來台分享三大成長關鍵
遊戲直播熱!Twitch共同創辦人Kevin Lin來台分享三大成長關鍵
2015.10.12 | 創業

英雄聯盟(LOL)電競大賽正熱烈舉行,也帶動了直播的話題,其中Twitch正是全球最熱門的直播平台。12日國發會邀請第二個客座創業家Twitch共同創辦人兼營運長Kevin Lin來台,分享他們的創業故事及直播商機。

Twitch成立於2006年,後來才從綜合型直播平台Justin.tv分出來,專注在遊戲直播,去年亞馬遜以9.7億美元併購Twitch,讓Twitch估值達10億美元,晉級為獨角獸的一員。

台灣雖然只有2300萬人,但遊戲產值卻高達全球第15名,以Twitch在台灣的表現來看,每個月有450萬人次不重複訪客,帶來高達10億分鐘的觀看時間,成為Twitch全球前五大流量來源,台北也成為全球觀看時間最高的城市。

掌握最新AI、半導體、數位趨勢!訂閱《數位時代》日報及社群活動訊息

Twitch共同創辦人兼營運長Kevin Lin、國發會主委杜紫軍
(圖說:繼9月邀請Skype共同創辦人Geoffrey Prentice12日國發會邀請Twitch共同創辦人兼營運長Kevin Lin來台,國發會主委杜紫軍並致贈Kevin Lin客座創業家獎座。圖片來源:蔡仁譯攝影。)

台灣人口少,為什麼Twitch觀看時間可躍上全球第五名?

Twitch共同創辦人兼營運長Kevin Lin說,台灣有很好的寬頻基礎建設,人們喜歡玩遊戲,也願意接納別人玩遊戲。以使用者行為來說,由於台灣地狹人稠,直播主和粉絲可以有更多線上和線下的互動,很容易舉辦見面會,這在美國就很不容易,這是台灣的地理先天優勢。此外,台灣直播主都互相認識,願意彼此幫忙和討論,直播主也很擅長和觀眾聊天,不一定只談遊戲,還聊生活大小事。

台灣對我們來說是很重要的市場,Twitch最近在部署日本、韓國、香港的基礎建設,在台灣也一樣,主要依使用者的回饋來調整。Kevin說,「台灣的使用者和流量的成長率,我猜大約有雙位數成長,這對來說是很好的徵兆。」所以也在思考是否在台灣設立公司,正在研究下一步要的策略。

Kevin觀察台灣電競的發展很先進,有兩個團隊才剛入圍LOL全球總決賽,成績亮眼。台灣有很多很棒的玩家人才,要發展電競產業,必須要有創業家簽證,讓外國電競選手容易進到台灣,訓練設施、空間、政府支持也很重要,也牽涉到遊戲業如何看待電競等等,需要整個生態環境一起動起來。電競遊戲是競技型遊戲,遊戲商一開始都不是針對電競這個運動設計遊戲,遊戲商也許可以思考專門為電競開發遊戲。

Kevin指出,對直播平台來說,創業第一個挑戰就是如何走向全球,了解不同國家的文化是很大的挑戰,客座創業家計畫希望讓在地創業家了解,如何創造一個全球事業,很重要的是台灣在地文化如何整合在地的事業。

第一手推薦閱讀:
[專訪] Twitch共同創辦人暨營運長Kevin Lin:要讓Twitch無所不在
[專訪] Twitch來勢洶洶!台灣流量擠進全球Top 5,直播內容擴及音樂


身為獨角獸公司,Kevin分享Twitch創業穩定成長三大秘訣:

秘訣1:找尋專注點

Twitch在2006年成立時叫Justin.tv,是綜合型的平台,Twitch也像其他新創公司一樣,經歷很多陣痛期,在興趣和事業發展之間平衡。Kevin建議,一開始要做數位傳播平台時,必須找到第一個可以專注深耕的社群,Justin.tv的第一個社群是英文系社群,可以很快速擴張,接著與社群緊密互動,發展出社群裡需要的工具和功能。

Kevin說,「聚焦遊戲完全是個人因素,因為我們喜歡玩遊戲,也讓事業進入轉折點。」Justin.tv一開始選擇專注在遊戲、行動兩個機會,一個是Twitch,另一個就是Socialcam,就像是Instagram版的影音平台。Kevin回想,當時承諾投資人,如果6個月沒有達成目標的話,就會把其中一個收掉,只專注在其中一個項目。沒想到兩個平台都成功,Socialcam就獨立出來變成另一家公司。

Kenvin認為,像Livehouse.in這樣的在地化平台一開始可以專注在中文語系,建議去一次了解一個社群,深耕社群,接下來除了中文,再推出英文版的話,就會擴張得很快。他分享,「如果新創公司想全球化,沒有核心主軸的話,往後擴張太快時,就容易模糊焦點。」

Justin.tv也在2014年2月更名為Twitch互動公司,所有資源100%移轉至Twitch,Justin.tv在今年2月停止服務,Twitch去年在Google和亞馬遜的激烈的競爭之下,決定賣給亞馬遜。

秘訣2:跟社群緊密互動

Twitch如今是全球最大的直播平台,月獨立用戶數突破1億人,全球有170萬直播主,全球有200萬人同時在線上觀看各種直播內容。Twitch除了把使用者當成社群一部分,同時也可說是創業家社群,讓使用者可以挖掘很多商機。由於Twitch深入遊戲社群,有許多人圍繞Twitch生態圈創立新事業,成為直播主,並且有穩定的收入。

Twitch成功的最關鍵因素是與社群緊密互動,遊戲社群教Twitch很多,Twitch試著了解社群直播主直播時,用什麼方式、工具、管道、功能,為什麼要創造這些內容?也能協助Twitch決定要擴張到全球的哪些地方。

「創業家永遠不知道自己的事業未來會變成怎麼樣,讓社群帶領你!」 Kevin笑說,這對創業家來說很困難,因為創業家通常都覺得自己很有才華、很聰明,不見得願意聽別人的,然而,創業家必須學習如何傾聽社群的聲音,才能開發出社群要的功能和工具。

秘訣3:將讓玩家參與遊戲開發

Kevin指出,遊戲發展過程中,建立模擬器可以讓12萬人同時上線一起玩遊戲,這是一開始沒辦法想像的情況,也開發新的可能性。未來,玩家是否能有參與遊戲開發和設計的機會?Kevin認為Twitch有很好的利基可以促成這樣的發展。

他指出,目前有很多計畫正在進行,Twitch已成立一個團隊開發工具,幫遊戲開發商連結玩家。例如,玩家可以有獎勵、獲得虛寶或武器,讓玩家有了這個武器,再回到遊戲中玩。此外,會用API的方式建立遊戲程式介面,由玩家來指定關卡裡怪物特別大或小,不只是有新的互動機會,也可以創造新型態的經濟圈。

@@ACTIVITYID:382@@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打開信任之門,強化品牌韌性! 證交所創新板2.0引領新創以三大支點躍向國際資本市場
打開信任之門,強化品牌韌性! 證交所創新板2.0引領新創以三大支點躍向國際資本市場

長期觀察臺灣新創生態,推動國內Meet創業小聚、AAMA搖籃計畫的巨思文化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陳素蘭,她指出新創若要跨越成長瓶頸,必須穩固「品牌、信任、資本」三大支點,並形成動態的正向循環。

特別是今年迎來臺灣證券交易所「創新板」2.0新局,新創更應該善用資源,藉由透明化治理贏得市場信任,同時借助資本平台放大品牌能量,鍛鍊好企業體質後進軍國際市場。上市,從未是終點,而是企業累積第二成長曲線的底蘊,更是企業實踐社會責任、進入永續成長的起點。

從品牌認知到信任資本:新創企業的成長三支點

新創從零到一的過程,通常會經歷哪些關鍵的成長階段?陳素蘭直言,「新創是社會上的新面孔,必須要先被看見有知名度(Awareness),接著才能被市場認可(Acceptance),最終進而累積深厚的品牌信任感(Trust),這是一條每家新創企業的必經之路。」

不論是經營B2C或B2B市場,品牌信任感的建立,不能只依賴短期預算所帶來的瞬間行銷曝光。陳素蘭建議,新創進入市場前先清楚定位自身的獨特價值,持續落實言行合一的經營策略,向消費者與商業夥伴展現長期的價值承諾。換言之,品牌與信任的塑造並非一蹴可幾,背後往往需要資本的挹注支持。

由此觀之,新創要走得踏實、奠基穩固基礎,陳素蘭認為需要三個關鍵支點「品牌力、信任力、資本力」的構成,而且這三個支點環環相扣、彼此影響。陳素蘭解釋:「品牌力帶動信任力,信任力吸引資本力,然後再運用資本的投入,讓企業能持續深化技術研發與強化市場行銷;同時,也能推動組織管理優化,提升整體營運效率與品牌競爭力,三者之間形成正向循環,正是企業穩健成長、立足市場的關鍵。」

創新板2.0升級啟動,為新創點燃成長引擎之火

數位時代X臺灣證券交易所
圖/ 數位時代

相較於國際市場的創業環境,這三個支點之中,臺灣新創過去大多較忽略的,是善用「資本市場」以作為加速成長力道的槓桿資源。因為許多創業者花更多心力在技術打磨、產品開發,但當要拓展更大的營收版圖時,才赫然發現,資本市場的力量不可或缺。

正因如此,臺灣證券交易所推動的「創新板2.0」升級,即是賦能新創,強化品牌信任與營運體質的關鍵轉捩點。陳素蘭指出,觀察創新板2.0做了一系列革新,包含取消合格投資人限制、提供新創多階段上市輔導機制,以及上市後加強品牌曝光、媒合投資人互動等措施,藉此讓更多具潛力的新創有機會進入資本市場,也協助企業在募資、品牌信任與市場能見度更上層樓。

陳素蘭舉兩個登上創新板最有印象的企業,其一是首家進入創新板的錼創科技,一路看著他們透過資本市場的公開透明與品牌強化,不僅打開市場知名度,甚至受惠創新板2.0新制,股票流動性的提升,反映市場對其價值的信心,也進一步吸引更多國際訂單。另一家來自AAMA計畫第二期學員的Gogolook,在創新板的助力下穩健營運體質,近年有更多消費者認識他們的資安解決方案,甚至Gogolook順利進軍歐洲完成策略併購,並進一步擴大全球市場佈局。

從這兩個案例當中,陳素蘭提到:「創新板2.0的存在意義,不是單純協助新創企業掛牌上市而已,更是為企業打開信任之門、提升品牌能見度與資本能量的成長引擎。」加上證交所提供系統化、階段式的支持輔導機制,越來越多新創得以從市場的新面孔,蛻變成有競爭力與市場信任的長青企業。

立足臺灣,邁向全球:上市是新創永續經營的起點

面對全球競爭日益激烈,越來越多臺灣新創在立足本土市場後,下一階段將放眼國際商機。這時候,資本市場的支持,亦是新創邁向國際的重要推手。陳素蘭提到,她觀察創新板效法那斯達克(NASDAQ),是支持創新的首選籌資平台,幫助尚未獲利但有商業模式潛力的企業,獲得進入國際市場的關鍵資金。而且有創新板的背書,臺灣新創在進入海外市場的時候,對品牌信任更是加分元素。

陳素蘭就觀察到,證交所協助新創拓展海外市場時,持續投入資源並展現高度支持。她指出,「近期證交所與KPMG一起成立『東南亞創新資本平台』,就是扮演鏈結臺灣與東南亞創新生態系的橋樑,幫助更多新創在東協市場進行業務拓展、資金媒合與合作交流。」

不過陳素蘭也強調,新創在跨足國際市場時,更需要「負責任地」使用資本市場的資金。「對資本的負責態度,就是願意把自身的經營承諾、財務表現公開在陽光底下,接受各界的檢驗,不僅有助於建立企業的良好形象,更能贏得國際投資者與合作夥伴的信任,」她補充道。

因此,上市進入創新板,對新創企業而言,絕非是成功的終點,更是邁向國際化及永續經營的新起點。借助證交所創新板2.0的支持,相信有更多臺灣新創企業在資本市場穩健成長,持續深化「三大支點」實力,穩健立足在地、勇於挺進國際,展現臺灣新創追求永續發展與國際競爭力的堅實動能。

追蹤我們
AI全球100+台灣50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