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底,李嘉誠旗下長實與和黃擁有六○%股份的廣州國際玩具禮品城(簡稱禮品城)即將開幕,同時由李嘉誠投資二十億人民幣打造的「國家網路遊戲動漫產業發展基地黃埔園區」也將同時在玩具城掛牌。
據瞭解,在已準備開業的十萬平方公尺商業面積中,將拿出一萬多平方公尺做為網路遊戲動漫基地首期的啟動區。禮品城董事副總經理吳榕凱表示,黃埔區還將新增一千畝土地,繼續開發網路遊戲動漫基地,初步考慮將建設研發中心、傳播學院、公共配套設施等,原規劃開發的玩具主題公園將建設成為網遊動漫與玩具相結合的主題公園,總投資額超過十五億元。 廣州市持股占四成的禮品城,對於中國的動漫產業具有指標性的意義。黃埔區發展和改革局副局長陳建榮表示,廣州是繼成都之後,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第二個批准並掛牌的網路遊戲動漫產業基地,與國內其他動漫基地由政府主導不同。根據中國官方規劃,國內四個動漫基地中,成都側重在動漫的製造,上海側重商業化的運營,廣州和北京則重視產品的開發和營運。 受歡迎的卡通都是舶來品
據統計,在中國十三億人口中,十四歲以下的兒童就有三億多,這是世界上最大、最固定的動漫產業消費族群。文化部相關部門預測,中國動漫市場的產值至少有一千億元。
然而這些年,國內螢幕上的卡通與漫畫可謂「洋相」出盡,小孩子看(一休和尚)、(藍色小精靈)、(米老鼠和唐老鴨),大孩子看(機器貓)、(名偵探柯南)、(櫻桃小丸子)。據相關部門調查,中國青少年最喜歡的二十個動漫形象中,有十九個來自海外,土生土長的只有一個「孫悟空」。不僅如此,動漫產業發展得較成熟的日本等國還將研發中心設到了中國。在這些因素影響之下,中國網遊動漫市場八○%以上的利潤流向海外。
靠大財團匯聚商業資源
實際上,國內的動漫產業一直缺少成熟的商業運作模式,北京電影學院動畫學院副院長孫文華表示,制約國內動畫產業發展的因素不是錢,而是市場機制和市場意識。
「動畫人要有市場觀念,否則再有錢也是個無底洞。」中國卡通產業論壇秘書長傅鐵錚說,日本動漫當初也曾席捲韓國,後來韓國聚集了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僅用了四年時間埋頭鑽研,韓國的動漫產業就與日本平起平坐,形成一條完整的運作鏈,「中國有好的漫畫創作人才,缺少的是資金和完善的營運機制。要真正實現動漫產業的產業化運作,最理想的模式是大投資商加入,創建一條完整而有序的生產鏈。」
「動漫基地的營運模式可以拉動整個生產鏈發展,有了品牌形象,就可以出版、生產玩具、服裝、鞋帽等等,形成一條龍的產業,」廣州市新聞出版局黨委書記劉青雲指出。而廣州禮品城就是寄望在依託李嘉誠旗下的長實、和黃等強勢國際品牌,能夠匯聚更多的投資挹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