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全球最大停車App創辦人:並非停車位不夠,只是你找不到
[專訪] 全球最大停車App創辦人:並非停車位不夠,只是你找不到
2015.10.27 | 科技

圖說明
(照片來源:Yu-Ching Chu

你也有停車困擾嗎?全球停車產業商機高達1000億美元,Parkme是全球規模最大的車位資訊App,涵蓋全球3000多個城市的車位,創辦人接受《數位時代》專訪時說:「其實車位不是不夠,只是你找不到而已...」一起來看看Parkme如何成為停車App領頭羊吧!

停車商機有多大?答案是1000億美元。

隨著全球都市化程度越來越高,都市人口集中,經濟發展帶動汽車數量,停車成了一門大生意,根據Frost & Sullivan的報告,全球停車商機高達1000億美元(約合3兆台幣),約等於全球半導體銷售額的三分之一,在未來3到5年將吸引多達2.5億美元的投資金額。

台北市民花半小時找車位

在地狹人稠的台灣,停車也是一大問題,根據交通部統計,台北市有16.5%的駕駛人每天要花半小時找車位,平均每個人每天要花14.5分鐘,找車位所需時間居全國之冠,去年台灣人平均花9.2分鐘在住家附近找車位。更雪上加霜的是,台北市市長柯文哲今年還宣布台北市路邊停車格實施全面收費,讓台北駕駛人叫苦連天,停車位變得又貴又難找。

為搶車位商機,市場上陸續出現許多號稱即時找車位的科技產品,例如台灣有新創呼叫阿福,美國有Parkme,Parkme創辦於2009年,是全球規模最大的停車App,Parkme可以顯示全球60個國家、3千個城市,多達8千萬個停車位資訊,今年9月被交通數據分析公司INRIX併購,為奧迪和豐田等車廠內建導航系統提供停車資訊。

Parkme做的事情非常簡單,就是極盡所能地彙整最大量且即時的停車位數據,讓使用者需要停車時,只要打開App就能找到離自己最近而且價格最理想的停車位,而且車位照片、鄰近區域停車平均價位、車位評價、剩餘車位和聯絡資訊一應俱全,駕駛人如果覺得現場找車位壓力太大,還可以事先在App上預約車位和付款,可以說與停車有關的事,Parkme幾乎通通都搞定了。

Parkme介面
(圖說:Parkme是全球規模最大的停車App,使用者可以用Parkme找即時車位和預約車位。圖片來源:Parkme官網。)

車位不是不夠,只是找不到

Parkme共同創辦人佛萊曼(Sam Friedman)接受《數位時代》專訪時表示:「這個世界上已經有足夠的停車位了,只是大家無法找到他們而已,大家都以為停車位不夠,但這不是真的,因為他們總是在找車位…這是你找不找得到最方便的停車位的問題,我們想要幫人們快速方便地找到停車位。」

不同於多數矽谷創業家有工程背景,佛萊曼是經濟系畢業的,他笑說整個創業過程中沒用到太多經濟學專業,他開玩笑道:「如果我是工程師,當初創業可能可以省下不少錢。」

佛萊曼從小就想創業,大學畢業後他發現在洛杉磯市區要找到車位難如登天,於是萌生了做Parkme的念頭,起初佛萊曼為了蒐集停車位資訊,跟夥伴們騎著腳踏車四處在市內晃來晃去,看到停車位就拍照作記錄,用最土法煉鋼的方式充實車位資料庫,有一次他半夜出門拍照,還險些被警察逮捕,只因他看起來實在太像可疑份子。

從2009年發展至今,Parkme已與全美幾乎所有連鎖停車場建立合作關係,直接抓取大型停車場的即時數據,早已不需要再像當年一樣騎著腳踏車到處拍照,但事實上,Parkme仍會不時派專人到每個停車場拍照,檢查車位與停車場廠商提供的資訊是否有出入。

停車App要勝出,數據是關鍵

Parkme並非唯一一個覬覦智慧停車市場大餅的公司,近年來停車App新創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從美國、大陸、英國到台灣都有類似服務,Parkme憑什麼保持領頭羊的地位?弗萊曼表示,停車App的致勝關鍵在於資料庫是否足夠多元和龐大,要跨地域回答「現在哪裡可以停車」這個問題,是非常大的挑戰,Parkme一直持續擴大數據合作對象,並且開發演算法處理大量資訊,以滿足使用者的需求。

Sam Friedman
(圖說:Parkme共同創辦人Sam Friedman上週來台參加「Telematics Taiwan 2015」國際高峰論壇。照片來源:資策會提供。)

目前Parkme的數據來源除了連鎖停車場,還包括市政府和用戶自主回報,後兩者主要用於路邊停車位,在裝有攝影機的城市,Parkme會分析攝影機街拍影像,即時更新路邊車位資訊,其他資訊蒐集工具還包括路邊感測器和智慧停車收費表(smart meter)。用戶若自主回報停車位,可獲得車位預約折扣點數。

雖然智慧城市是全球趨勢,各大城市紛紛裝設各式感測器,期望打開城市的五官,但是弗萊曼認為僅為了蒐集停車位資訊裝設感測器並不划算,因為感測器成本不低,如果只是要蒐集停車位資訊,智慧停車收費表是更好的選擇,但目前停車收費表只在歐美地區盛行,台灣並不多見。

目前與Parkme合作提供車位資訊的公司約500家,佛萊曼表示,幾乎絕大多數的停車場業者和政府單位都免費將資訊提供給他們,有的還反過來付錢給Parkme,因為這些業者發現跟Parkme合作可有效增加停車流量,而市政府發現這有助於解決市區交通壅塞問題,於是紛紛自己找上門提供數據給Parkme。

而這也成了Parkme的獲利來源之一,Parkme不直接與使用者收費,而是從使用者預約車位的費用中,向停車場業者收取15%。另一方面則授權車廠、導航系統業者和GPS廠商,賺取授權費用。

目前Parkme已在亞洲部分城市提供服務,佛萊曼表示,台北是世界級的大城市,Parkme也非常希望早日來台提供服務,但由於Parkme目前還無法蒐集機車車位資訊,恐無法滿足龐大機車族的停車需求。「我們還在思考像台北這類沒有感測器和智慧收費表的城市,要如何整合收費員的資訊,也許我們可以客製化。」佛萊曼說。

給創業家的建議?
建立一個好的團隊和找到對的人是創業過程中最難的事,這聽起來很老套,但這是真的,我們藉由自己的人脈找人,我從中學到了很多教訓。
我跟我的共同創辦人4歲就認識了,我們是最好的朋友,很多人會說不要跟好朋友一起創業,我不會不同意,但我會說:「不要跟你的好朋友一起創業,除非你們真的了解彼此。」

@@ACTIVITYID:405@@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以使用者需求為核心,DJB五策略穩居台灣 eSIM 龍頭、擴展全球市場版圖
以使用者需求為核心,DJB五策略穩居台灣 eSIM 龍頭、擴展全球市場版圖
2025.08.18 |

在消費性電子產品的輕薄化與無孔設計的趨勢下,不僅Apple、Samsung、Google等智慧型手機品牌商亦全面支援eSIM,全球移動通訊協會(GSMA)也大力推動eSIM標準化,再加上eSIM開通與使用模式越來越簡單易用,市場對eSIM的接受度與採用率逐漸提升。根據 Grand View Research 預測,全球 eSIM 市場規模將從 2024 年的 103.2 億美元,成長至 2033 年的 176.7 億美元,顯示出強勁成長潛力。

台灣也不例外,消費者與企業客戶對eSIM的接受度逐年提升。

DJB集團創辦人蘇昱豪表示:「自2022年以來,我們累積服務超過1,000萬客戶,同時,平均年成長率高達250%,同時,擁有超過300萬有效會員。」為更好滿足使用者與市場需求,DJB將與全球電信商展開密切合作、持續擴大eSIM全球上網服務生態圈網絡,以創新商業服務模式服務消費與商用市場。

五大策略,以差異化服務滿足客戶多元需求

DJB自2017年成立以來,一直專注eSIM全球上網服務市場,透過與全球各地電信業者合作取得專屬網路路由等方式,確保跨境旅客、商務人士與中大型企業在世界各地都可以取得穩定且高品質的上網服務,卓越的服務能量不僅讓DJB在台灣擁有極高的知名度、斬獲30%的eSIM市場占有率,也成功將業務服務推廣到全球市場,在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10個國家設立分公司、為更好服務客戶、穩步擴展台灣乃至亞洲 eSIM 市場占有率,DJB從五個面向持續擴展服務能量。

首先是持續壯大 eSIM 全球上網服務生態圈。目前已與全球38家一類電信商(MNO)簽訂直連合作,包括與日本四大電信商跟韓國三大電信商簽署獨家合約,eSIM網路覆蓋超過90%的國家與地區,明(2026)年的目標是進一步擴展歐美電信商網絡,將直簽的一類電信商數量翻倍。

蘇昱豪解釋:「想要提供eSIM全球上網服務,可以直接跟當地的一類、二類電信商合作,也可以跟提供國際漫遊的他國電信商合作,為提供使用者穩定且高品質的上網服務體驗,DJB與世界國地的電信夥伴簽署多元合約,包括簽訂獨立專線合約、確保網路服務的服務水準協議等,滿足客戶的上網需求。」

其次是以多元商品滿足消費與商務需求。除了針對一般消費者提供eSIM與實體卡直售服務,DJB也積極發展跨境上網、專線與資安等企業解決方案,並建立自有電商平台,向全球分銷eSIM網路流量。

DJB
DJB集團創辦人蘇昱豪分享,為了讓消費者體驗更好,未來也會導入AI技術,協助判斷當地上網品質,去選擇網路品質最好的服務。
圖/ DJB

蘇昱豪表示:「隨著DJB eSIM全球上網服務生態圈的擴大,我們掌握最多備援網路流量,因此,領先市場推出『絕不降速的吃到飽』服務,即使是在日本、韓國、泰國、中國等國家的二線城市也可提供一致的上網品質與服務體驗。」

再來是以自建平台與全球機房打造24小時零斷點服務。有別於其他eSIM業者,DJB不僅自建數位平台,更在全球各地設立機房,提供全天候24小時購買與發卡(eSIM/實體SIM)服務,若出現任何異常事件,也可以在第一時間處理、解決,穩健提升服務韌性與品牌信任度。

然後是建立真人客服團隊提供效率與溫度兼具的服務。DJB目前已培養30人客服團隊,以中文、英文、日文24小時客服回應來自世界各地的客戶需求,之後將因應業務需求持續擴展客服團隊的人力與支援語言,如韓文等,以更精準的溝通協助客戶解決問題,建立專業且有溫度的品牌形象與客戶關係。

最後,同時也是最重要的是,以二類電信執照展開各種合作模式以優化資源分配。蘇昱豪表示:「我們已經在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取得二類電信執照,未來也預計在更多國家取得電信執照。」同時DJB也與部分國家一類電信業者進行技術與資源的交流,雙方以夥伴形式與全球各大一類電信業者展開Sponsor Roaming的合作。運用一類電信商的國際行動用戶識別碼(IMSI)與網路資源在全球提供資料服務,讓DJB能在法規與技術上更彈性靈活地進行國際佈局,成為其區隔一般虛擬網路業者(MVNO)的差異化優勢。

DJB
DJB不僅持續壯大 eSIM 全球上網服務生態圈,將與日本四大電信商跟韓國三大電信商簽署獨家合約,未來也會透過開發DJB App,打造更全方位的生活娛樂體驗。
圖/ DJB

DJB的下一步:從eSIM全球上網服務延伸到日常生活服務

展望未來,DJB除持續完善全球上網服務,如以人工智慧技術自動化調配全球上網服務線路等資源,亦積極布局下一個成長動能:開發DJB App、深耕會員管理與建構點數平台,以及串連過去2年打造的旅遊演唱會生態圈與旅遊娛樂生態圈,讓DJB不僅僅是網路服務品牌,而是深入你我日常與企業營運的生活品牌,創造消費者、企業客戶、生態圈夥伴與DJB的多贏。

「DJB不僅是eSIM全球上網服務供應商,更是貼印使用者生活的品牌,將以全球上網服務為基礎,將服務延伸到旅遊、娛樂、演唱會到企業多元場景,讓台灣、亞洲乃至全球使用者體驗嶄新的連網新世界。」關於未來的發展藍圖,蘇昱豪如是總結。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