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專心工作但隔壁鄰居小孩哭個不停,這時候除了打電話報警之外,你可以選擇戴耳塞或放超大聲音樂掩蓋小孩哭聲,但耳塞太悶,調高音樂分貝不僅吵到別人又傷耳朵。要是這時候可以把整個世界變成一個 GarageBand 軟體,任意調整想要聽到的聲音就好了。這看似異想天開的念頭如今已在 Kickstarter 上成真,2015 年 6 月初 Here 耳機剛上 Kickstarter 募資,不到 10 天就募得 38 萬美元(約 1,100 萬元台幣),遠遠超過當初的募資目標 25 萬美元,究竟 Here 解決了什麼問題,讓網友如此瘋狂?
「超人類聽覺 1.0 時代來臨!」推出 Here 耳機專案的都卜勒實驗室(Doppler Labs)共同創辦人兼執行長卡夫(Noah Kraft)說。何謂超人類聽覺?對 Here 而言,就是讓每個戴上 Here 耳機的使用者都可用自己的方式與周遭的聲音互動,拿回耳朵的主控權,自由決定每個聲音要如何「進入」自己的耳朵。
Here 開宗明義就說自己不是耳機、音樂播放器、耳塞或助聽器,而是一種重新定義體驗聲音的科技產品。Here 外觀看似一對普通的無線耳機,但用藍牙與手機配對後,使用者可以在 App 中調整周遭的聲音,例如在飛機上降低引擎聲或鄰座乘客打呼聲,或在地鐵上把嘈雜的鐵軌聲調成「靜音」。App 內建四種模式:現場演奏、飛航、辦公室與城市,在不同情境下放大使用者想聽的聲音,降低使用者不想聽的聲音。裡頭還內建多種聲音濾鏡,讓使用者隨心所欲地沈浸在自己的小小世界中,享受各種聲音特效帶來的樂趣。
Here 耳機主要由外置麥克風、電子信號處理器、演算法與微型反饋麥克風組成,聲波先傳送到外置麥克風,接著由電子信號處理器進行聲波微調,與 App 搭配的演算法再決定要如何調整這段聲波,最後匯聚信號給耳朵,由於內建低功耗 ARM 處理器,整個過程不超過 30 微秒即完成。當使用者用得越久,Here 越能根據使用者的偏好在不同場合處理使用者喜歡的聲音。
Here 充電後能使用 6 小時,Kickstarter 早鳥價為 179 美元,零售價為 249 美元,預計 2015 年底出貨。
警語:請讀者需要特別留意群眾募資有一定風險,請詳細閱讀群眾募資平台服務說明。投資者應自行判斷募資標的、延遲出貨或無法出貨甚至無法退費之風險,並承擔相關群眾募資的損益結果。
酷在哪?
- 搭配 App ,用多套演算法,鎖定處理特定的聲音頻率波段。
- 內建低功耗 ARM 處理器,調整音效與計算。
- 內建兩套電子信號處理器,移除或增強部分聲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