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scall推三大新功能,布局商業模式有望?
Whoscall推三大新功能,布局商業模式有望?
2015.12.16 | 創業

成立四年的Whoscall,在被LINE的母公司韓國Naver收購之後,已經兩年時間,找到獲利模式勢必是接下來最大的成長壓力。Whoscall發展腳步快速,擁有全球超過7億筆龐大資料庫,每日平均查詢量破3千萬通,全球下載量已突破3千萬,其中台灣的下載量約占四分之一。從今年發展的方向來看,Whoscall不僅迅速擴展國際市場,突破iOS的技術限制,準備拓展iOS用戶,也開始嘗試商業化的各種可能性。

使用者成長關鍵方向:iOS使用者、海外市場拓展

Whoscall執行長郭建甫再三強調,「現在並不考慮任何獲利模式,先以擴張使用者數量為第一優先目標。」他說,過去三年多,Whoscall的下載量以每八個月翻倍成長的速度擴張。他並未透露未來一年的下載量目標,但推測Whoscall若是以同樣的速度發展,2016年年底大約至少要成長到約6千萬的規模,壓力不小。

12月7日針對iOS用戶推出閃電辨識包服務,精選2千筆號碼,包括熱門服務、商家號碼、客服專線、電話推銷與騷擾號碼等,用離線資料庫比對的方式,協助使用者判斷來電。此舉繞過iOS平台對App嚴格的技術限制,才終於讓iOS用戶可以使用這個功能,是可以讓Whoscall使用者再繼續成長的方向之一。

讓使用者成長的方向之二是持續拓展海外市場,Whoscall已進入香港、南韓、巴西、泰國等市場,預計2016年會把服務推展到東南亞,至少會有兩個國家,還在市場調查中,不過之前有說過會同時拓展泰國、馬來西亞、印尼等市場。為了拓展更廣大的海外市場,Whoscall從今年初就把名字從LINE Whoscall改成Whoscall,主要原因為有些擴展的國家可能不一定熟悉LINE。

Gogolook  
(圖說:Gogolook推出三大新功能,希望拓展更多使用者。圖片來源:Whoscall。)

摸索商業模式

是不是考慮發展O2O和商業模式?郭建甫指出,Whoscall從第一天在處理電話問題時,就發現自己是很棒的O2O介面,但是,如果太早思考O2O和商業模式的話,會失去用戶的信任。

郭建甫說,目前已經在測試一些商業計畫,每天都在做不同的商業測試,嘗試商業模式的各種可能性,用A/B測試的方式去驗證。至於到什麼程度會推出商業模式還有具體的時程,他語帶保留,仍不確定。

Whoscall自從上次發出一組大數據數字分析波多野結衣悠遊卡預購的通話行為之後,行事十分低調,原本要舉辦的記者會也延後到現在才舉辦。郭建甫指出,當時壓力很大,也虛心檢討讓使用者條款更加清楚,以透明化為原則。

但我認為Whoscall不需要對是否商業化持保留態度,一個企業要可長可久,勢必得摸索出商業模式,也是Whoscall無法迴避的問題,否則無法對股東交代,也沒辦法讓使用者長久使用服務。

事實上,2015年可算是Whoscall開始嘗試摸索商業化的一年。從推出的服務來看Whoscall可能發展的商業模式,不外乎大數據分析和廣告。

從上次用大數據來分析波多野結衣之後,展現Whoscall電話資料庫的強大及大數據的分析能力,也預示了更多的可能性。現在在每次通話結束後,Whoscall會秀出橫幅廣告,由行動廣告聯播網推播廣告,App展示廣告還有什麼可能性,也會是未來可以發展的方向。

Whoscall今天新推出三大功能,包括可以讓用戶展現個人資訊的「行動名片ShowCard秀卡」,可找尋附近熱門食衣住行電話的「行動查號台」,還有讓微型賣家和好店家容易被看到「精選店家」。這三大功能的服務先在台灣測試,行動名片是全球都有的功能,行動查號台、精選店家則是台灣特有的服務。

Gogolook
(圖說:Gogolook策展推出推薦店家功能,可以是未來發展商業化廣告的方向之一。圖片來源:Whoscall。)

這三大功能讓Whoscall從過濾騷擾、詐騙來電辨識,轉型至通話管家,郭建甫說,未來的目標要做台灣最大的生活電話簿,甚至跟全球使用者共同建立全球社群電話簿及黃頁。行動查號台和精選店家發展的路線和LINE@生活圈有異曲同工之妙,在網羅了生活相關資訊之後,其後所衍生的廣告商業行為,絕對是水到渠成。

差別是個人工作者可以有更多的行銷機會,郭建甫說,根據內政部資料,全台自由工作者有130萬,他希望這130萬人可以全部都上來登記。他們從資料庫發現,很多人用手機做生意,但個人工作者往往很難在Google Maps裡設立店家和商店,行動名片是一個容易被看見的工具。

不過,郭建甫說明:「我們會讓好的服務會被看見,而不只是很有錢的服務被看見。」行動名片和推薦店家都是免費服務,Whoscall會根據推銷/廣告的指數很低、提供資訊的豐富程度、有很多人收藏等真實的數據,設計呈現資訊的演算法,目前演算法還在調整測試中。

Whoscall有50位員工,海外推廣則有10幾位,明年也持續徵才中,沒有設定招募的目標。

延伸閱讀:LINE whoscall發展東南亞市場,拚年底3000萬用戶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國泰人壽業務平台升級 助攻業務行銷數位力
國泰人壽業務平台升級 助攻業務行銷數位力

國泰人壽持續推動數位轉型,第四屆數位業務發表會近日登場,發表AI創新應用及數位工具升級成果。會中亮點包括升級業務行銷工具「新業務平台 NAP 3.0」(New agent Platform, NAP)導入三大 AI 功能,並率先試辦「全場景人臉辨識計畫」,以提升業務通路服務效率與專業能力;並特地邀請新加坡保險同業MDRT(百萬圓桌會員)業務菁英參加,同台分享跨世代客群溝通與數位轉型實務經驗,泰國人壽更派出策略創新長等高階主管來台參與盛會,期能攜手海外同業彼此交流,為國壽業務部隊經營開創新視野。本次發表會活動吸引逾400位業務人員到場,另有2萬人透過線上直播參與,創下發表會收視人數歷史新高。

國泰人壽自2022年起每年舉辦數位業務發表會,透過新技術、新應用發表,協助業務人員更掌握科技趨勢與善用工具提升工作效率。國泰人壽總經理劉上旗於發表會中表示:「國泰人壽的數位工具不斷進化,NAP從5年前戰情室藍圖規畫,現已成為業務同仁日常工作不可或缺的工具,落實了效率工作與輕鬆生活的承諾,期許進入AI時代,國壽同仁以更堅實的底氣疾風前行。」強調保險服務已邁入智慧新時代,作為台灣保險業數位轉型的先驅,國泰人壽持續投入創新科技,為業務夥伴打造全方位的數位工作環境。

國泰人壽
國泰人壽副董事長李長庚(左3)及總經理劉上旗(右3)率領高階主管,出席數位業務發表會,展現公司對數位轉型的高度重視。
圖/ 國泰人壽

此次發表的「新業務平台NAP 3.0」導入三大AI新功能:一是「文件智慧識別」,透過AI大型語言模型(LLM)輔助智慧字元辨識技術(Intelligent Character Recognition,簡稱ICR),當業務夥伴為客戶進行保單健檢時,不需手動輸入,就能透過ICR拍照將資料正確帶入相關欄位;二是「自動生成圖文」,讓業務夥伴運用AI自製賀卡轉傳給客戶,利用生成式AI技術產生各類情境圖文,讓業務員有源源不絕的話題可以拜訪客戶;三是「AI COACH口袋教練」,能協助業務人員模擬真實銷售情境,透過話術指導與即時修正建議,提升與客戶溝通的精準度與專業服務水準。再搭配「FitBack健康吧」增進與客戶的互動,提供完整且深度的保險資訊,成為業務人員的最強後援。

國泰人壽
國泰人壽NAP「AI COACH口袋教練」協助業務人員模擬真實銷售情境,透過話術指導與即時修正建議,提升與客戶溝通的精準度與專業服務水準。
圖/ 國泰人壽

「新業務平台NAP 3.0」平台使用率已達到100%,深獲業務人員肯定,今(2025)年國泰人壽更率先實現試辦「全場景人臉辨識計畫」,應用於投保、保單變更、保費付款授權、理賠申請及據點臨櫃辦理等五大保險服務流程,業務夥伴可協助客戶使用NAP平台完成人臉註冊,暢行國泰人壽全服務平台,除了讓客戶能享受快速、安全且便利的數位服務,亦能強化業務通路的服務效率,預計年底前將全面推行。

在培育業務人員專業能力方面,國泰人壽優化「C-Learning」內部學習社群平台,以遊戲式的學習模式,提供教育訓練及時事分享,提升學習動能;更透過「集團全攻略」匯聚人壽、產險、金融及健康四大核心服務素材,讓業務人員能夠開拓例如企業主、新手爸媽、超跑車主、銀髮族等不同客戶族群,並透過工具獲得實質的銷售幫助。未來,國泰人壽將持續落實集團「BETTER TOGETHER共創更好」的品牌精神,深化AI技術應用,打造「人機協作」的最佳典範,優化數位服務功能,攜手業務夥伴開創保險服務的新局,為客戶創造更多價值。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