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二十一日,eBay易趣突然發布消息,原任eBay易趣中國區總經理吳世雄(為《數位時代雙週》專欄作家之一)辭職,轉任顧問,遺缺由貝寶(PayPal)中國區總經理廖光宇接任。 公司方面表示,這次的人事調整,是為了讓eBay易趣和貝寶這兩家公司更佳地整合在一起。但是中國方面很快就有媒體揭露,eBay易趣可能被tom.com收購,或者兩家公司合併,這次人事調整是在為合併做準備。
eBay在中國應變太慢
在類似的高層變動中,公司經常以「個人健康」、「家庭因素」和「生涯規劃」等理由來對外發布,eBay易趣這次雖然不是上述原因,但說法也不具說服力,因為eBay易趣和貝寶屬於同一家公司,並不存在整合上的問題。
我比較相信中國媒體的報導,也就是eBay易趣在修正中國策略,甚至在為退出做準備。它的專長是C2C電子商務,但是在阿里巴巴於二○○三年推出同類型的淘寶網站,並且免收交易手續費之後,eBay易趣的市占率就大幅滑落,目前只占二七%。這逼得它往B2C電子商務轉進,但是這方面中國市場已有噹噹網站穩腳步,後進者非常辛苦。
eBay很重視中國市場,這從它三年前買下易趣,以及執行長惠特曼(Meg Whitman)幾乎每一季都親自到中國視察開會,可以看出。但是它和其他許多外國公司一樣,決策核心在美國,執行團隊在大陸,應變太慢,換人又太急,三年來已換上第四任總經理,與阿扁上任六年用了五任行政院長一樣,頻繁的高層異動不利長期規劃和政策落實。
外人仍難攻入中國網路市場
另一方面,中國市場有本身的使用習慣差異,以及政策壁壘形成的對外資公司歧視,都使得原本在美國獨霸一方的網路公司,到中國最多只能當第二,Google、MSN、雅虎、亞馬遜和現在的eBay都一樣。去年,中國雅虎賣給阿里巴巴,為自己解套,把經營權交到阿里巴巴手上,用間接方式進入中國市場,就是要避開中國政府監管。如果eBay易趣和tom.com之間真有進一步股權交換,將步上雅虎阿里巴巴後塵,也標示美國網路公司在中國的又一次挫敗。 接下來,Google和MSN的態度就變得很重要。他們會繼續堅持在中國市場獨立發展下去,或者採取類似的變通辦法?
儘管中國上網人口僅次美國排名全球第二,但網路市場仍是鐵板一塊,外人難以突破,短期內仍是中國自家人關起門來玩的遊戲,也是它成長的隱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