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牌生]Facebook 和LINE@做自媒體的侷限
[冒牌生]Facebook 和LINE@做自媒體的侷限
2016.01.09 | 行銷

圖說明
做自媒體,著重在Facebook還是LINE@好?photo credit:Microsiervos @flickr (CC BY 2.0)

前幾天跟朋友餐敘,他是個專欄作家,常在網路媒體發表時事觀點,那些文章都是時事評論,有時評評政治,有時話話行銷,若是切中熱門議題,流量可以破10萬不成問題。

這大半年寫下來,每篇文章的平均流量可以到1萬 - 2萬,不過問題來了,這些流量似乎都只是過客,但要怎麼樣才能做到把人留下來成為自己的讀者,進而成就自媒體呢?

我們討論出3種方式,從他目前的處理方式到最常見的作法,再到最潮的一應俱全,再此分享其中優劣給各位有心成就自媒體的讀者參考。

目前處理方式:facebook個人帳號

他目前的處理方式是在自己的媒體專欄下方提供個人facebook帳號的超鏈接,若是讀者閱讀文章後有興趣,便會點擊鏈接看到他的facebook個人帳號,再加好友或追蹤訂閱公開貼文。

可惜,夢想總是很豐滿,現實卻偏偏很骨感。這大半年下來成效不彰,在知名度不高的情況下,很少會有網友看完文章以後點近來按「加好友」或公開追蹤。

另外,由於他的文章大多具有爭議性,也不曉得那些申請「加好友」的人是否居心叵測,不由得會擔心開放加好友後,反而跟自己原本facebook人脈網絡中的真實好友混淆。

那麼其他人都怎麼做呢?

常見處理方式:開個粉絲團,新聞頻道看完文章把讚留下來

這是最常見的處理方式,即可以把原本的facebook好友圈做個區隔,又是使用者們習慣的使用方式。透過粉絲團累積一群一樣信念的人,未來在粉絲團發文後,還可以再鼓勵老讀者前往閱讀新文章。

不只是個人的自媒體可以這樣做,各大媒體也在這麼做,開粉絲團導流屢見不鮮,於是他又好奇這樣的效果好嗎?

而且他常聽我們這些「臉書客」(意指擁有部落格或其他社群平台,但主力在經營臉書的人,比如說我、Grace陳泱瑾、duncan design)抱怨臉書粉絲團效果越來越差,觸及率掌握在facebook神秘不可預知的演算法規則,一切都讓facebook掌握著,現在有沒有別的作法,可以不要把雞蛋放在臉書這個籃子裡?

圖說明
開個粉絲團蒐集「讚」,是常見留人方式。photo credit:FACEBOOK(LET)@flickr (CC BY 2.0)

最潮的處理方式- 開個LINE@帳號,讓讀者加好友

還有一種作法,是LINE提出的解套,前陣子LINE推出了 LINE@ 服務,讀者只需要有LINE就可以追蹤你設定的官方帳號。

以前大家會有一個印象,那就是LINE官方帳號的價格不菲,動輒上百萬,但其實用LINE@ 比想像中便宜,一個月只需要 $798 就可以發5萬則訊息。看似便宜又大碗,但沒想到魔鬼藏在細節裡,「金額的高低」其實取決於「你要發送的訊息多寡」。

為了要實際測試,我自己也做了「開箱體驗」,大約在一天的時間有超過1000名讀者加入我的官方帳號。以此類推,預計10天就會超過1萬名讀者在我的小圈圈。

假設,「冒牌生」有1萬名好友,每天都要發一次訊息,一個月有30天,總共會發到30萬次,但LINE只提供每月800元5萬則的方案,若是超過這個數量,一則以0.2元台幣收費。也就是說,如果「冒牌生」一天發一則訊息給1萬名好友,那麼一個月就要花費5萬塊,發訊息的則數越高,金額也相對提昇。

圖說明
發訊息要付費,點頭像(圖左)或小房子(圖中)可以看內容,在主頁(圖右)裡面的發文免費。photo credit:網路截圖

這就像電信商提供的簡訊服務,不過名單相對精準,不是亂槍打鳥。

簡單說,一般使用者(中小型店家、部落客)的好友名單很少超過1萬人,平均約落在2000人左右已經很可觀,所以他們花費的金額不會像我前面舉例那麼高。

Line@的服務比較適合電商和店家,每次發一則訊息成本並不高。

舉例說明,假設有1萬人訂閱了某出版社的Line@,而出版社一個月發2次訊息推薦5本書,發送成本約為800塊,若假設「購書轉換率」落在1%左右,100個人買書,一本書以50元的利潤計算,除了可以貼補發文的成本,還能小賺一點。

回到朋友想做的自媒體社群,LINE@可能就不那麼合適,畢竟發文有其成本存在,除非能夠操作到對岸「羅輯思維」的程度,每天產出一則語音內容,一則好文推薦,最後自行成立電商平台,賣會員制度,賣課程、賣好書推薦的拆帳服務,才有機會回收這些發文成本。不然還是選擇免費的、眾人熟悉的平台用心經營比較適當。

畢竟,內容經營的根本在「內容」,要有內容才留得住人,未來才有機會做更多元的發展。

圖說明
社群媒體千百款,怎麼用「內容」留住人才是重點。photo credit:Joe The Goat Farmer @flickr (CC BY 2.0)

撰文 / 冒牌生
整理 / 陳怡杰(給力行銷)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中華電信攜手AI新創,前進大南方共築未來競爭力
中華電信攜手AI新創,前進大南方共築未來競爭力

隨著南台灣正逐漸崛起成為亞洲科技重鎮,如何協助在地新創開創更多市場機會,成為產業升級至關重要的課題。中華電信將攜手9家潛力新創,前進南台灣最大創新創業活動「2025 Meet亞灣新創大南方」,向外界展示與新創協作開發的AI應用成果,展現中華電信以實際行動引領數位創新、共創智慧未來的企業承諾。

由內而外促進跨界合作,打造南台灣AI創新創業雨林生態系

根據《2025全球新創生態系報告》,南台灣縣市的新創動能展現強勁成長力道,台南與高雄的新創城市排名皆大幅躍升,成長率甚至突破100%。著眼於南台灣新創的發展潛力,中華電信持續深化南台灣布局,以領先的AI技術與5G網路優勢,與在地政府、南部產業攜手共建南台灣AI創新創業生態圈。

事實上,中華電信早在2018年便成立全台第一個電信業5G加速器,成功培育74家新創團隊,同時內部亦積極啟動AI轉型,並逐步將AI轉化為對外的服務能力,成為協助企業導入AI應用的賦能者,同時與各界攜手開發創新應用,扮演AI協創者的角色。

在AI應用協創開發上,中華電信除了提供雲端、5G等資源,更整合集團內部資源、創投部門與外部投資基金的力量,全方位支持新創團隊打造創新解決方案,也為各行各業注入AI轉型動能,提供涵蓋AI雲平台、技術支援的解決方案,協助企業在數位轉型路上加速前行。

中華電信 x 大南方
圖/ Dreamstime

【亮點1:AI平台】雲端算力升級 驅動產業加速AI創新
隨著生成式人工智慧與高效能運算需求持續攀升,中華電信自主研發的 hicloud雲端服務進化升級,推出具高度彈性與擴展性的AI算力雲平台,提供雲端GPU租賃服務。企業可透過即時租用、以時計費模式,有效降低前期硬體投資負擔,並靈活調配算力資源,促進多元AI應用開發落地。

同時,中華電信攜手全球三大雲端領導業者 AWS、Microsoft 及 Google Cloud,引入多項生成式 AI 技術,並結合中華電信在地化雲端顧問服務,為政府與企業量身打造最適化的雲端 AI 整合解決方案,全方位協助客戶加速數位創新,推動智慧轉型。

【亮點2:AI技術】多模態AI創新應用,融合視覺×數據驅動精準決策
在AI技術端,本次參展的憶象和博誠電子,皆順應多模態AI趨勢,展現結合視覺、知識文件或感測數據的創新應用,為企業打造更智慧、更精準的決策與管理工具。

憶象推出全圖形化視覺 AI 平台 Memorence Suite 及多模態 VLM 知識助理系統 Memoragents,可快速判讀與企業知識融合,形成「看得懂又說得清」的 AI,協助企業優化決策流程、降低營運成本,進而提升高效產能與核心競爭力。

博誠電子的魔塊智能物聯係為匯聚邊緣AI應用與頂尖技術的創新平台,獨創的多模態AI技術,可高效地與Edge Ai模組及晶片無縫介接,大幅提升AI判斷的準確性及可靠度,進而節省企業人力成本、提升營運效率。

【亮點3:AI應用】多元AI解方齊發 助企業提效、永續與自動化升級
在企業AI應用端,中華電信攜手新創團隊展多元AI解決方案,從客戶服務、倉儲物流及永續減碳3個面向,協助企業邁向智慧營運與永續轉型的雙重目標。

在客戶服務端,愛吠的狗與InventAI皆聚焦電話客服場景。愛吠的狗展出「AI AMAZE 電話客服- TeleAgent」解決方案,可降低企業客服人力負擔。目前已展開生成式AI教學、產學研究等多項合作。InventAI的DeepVoice客服心聲分析平台則可剖析對話重點,提升客服效率與回應品質,中華電信客服中心在導入後,資料蒐集時間減少33%、無效對話過濾達93%。

能火動畫與騏御記則以AI應對人口少子化、高齡化帶來的缺工挑戰。能火動畫的3D AI虛擬人,具人臉辨識、人流分析、多語服務及行銷數據蒐集功能。而騏御記以USeeToGo的AR行動擴增實境服務為基礎,開發SLAM AI AR導覽與導購服務等應用,適用於醫療、零售等場域。

在倉儲物流端,泰科動力不僅是台灣第一家自產自銷AMR的公司,其自主研發的AMR SLAM自主移動機器人,更抱走第21屆國家品牌玉山獎最佳產品獎。

在永續減碳端,櫛構科技開發的CHAP-E活動/會議碳數據解析平台,透過GenAI演算法協助制定具體可行的減碳路徑以執行碳中和,協助企業落實節能減碳永續轉型。擁樂數據的COMMEET智能費用管理系統,可以在既有費用報銷流程中同步計算每筆交易的碳排放量,協助企業落實永續目標。

中華電信 x 大南方
圖/ Dreamstime

中華電信登論壇舞台、廣邀 AI 人才 賦能南台灣共創新未來

中華電信攜手新創積極推動AI應用,並在「2025 Meet Greater South亞灣新創大南方」活動,全面展示最新AI協創成果。除帶來涵蓋AI雲平台、AI技術與AI應用的多項技術亮點外,中華電信亦將登上「南方創新力:亞灣AI半導體經濟論壇」舞台,以「AI創新賦能大南方」為題,分享推動AI落地與生態協創的實戰經驗,及透過科技人才專區「加入中華電信打造精彩未來:引領智慧台灣,通信科技職涯新契機」主題演講,廣邀AI、6G、智慧交通與ESG等領域專業人才加入,加速南台灣智慧轉型與創業生態升級。

歡迎8月22日至23日,與中華電信一起前進2025 Meet Greater South亞灣新創大南方,一同見證南台灣創新力量的崛起,共創台灣AI新未來!

中華電信 x 大南方
圖/ 中華電信

第七屆中華電信5G加速器線上報名至9/22(一) 熱列徵選中:https://cht5g.com.tw/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