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上八卦版今天凌晨出現一篇「[爆卦]輪替前賣台黃金期?馬引中資欺台灣新創?」爆掛文,指控台灣新創競技場(TSS)以幫助台灣新創接軌國際為名,卻拿著國發會的資源、資金與場地,並在總統馬英九牽線之下,貿然引進中資團隊進駐TSS,變相欺壓台灣新創團隊。對於匿名抹黑與指控,TSS稍早發布聲明澄清這全都是子虛烏有的誤會。
網友的疑慮主要有幾項,以下一一釐清:
1. MOX加速器背後是中國投資集團?
TSS執行長黃蕙雯在聲明中指出,MOX加速器(Mobile Only Accelerator)是著名的國際初早期創投SOSV旗下的加速器,並無中資背景。SOSV是由創業家及創投者歐蘇利文(Sean O'Sullivan)在1993年成立,營運2.5億美元的永續創投資金,協助種子、創業和成長階段的新創公司,每年投資的金額約為5萬美元到5百萬美元。過去20幾年來,總計投資超過300家新創公司,近年來,透過創業加速器計畫,平均每年投資約120個新創公司,美國知名串流影音公司Netflix、體感控制開發公司Leap Motion 都是SOSV投資的團隊。
SOS Ventures總部設於舊金山,旗下有多處以不同產業項目成立之加速器計劃,遍於不同國家,包括位於紐約的Food-X食品科技加速器,舊金山與愛爾蘭IndieBio SF生物科技加速器,開設於舊金山/深圳的HAX硬體加速器,在上海的Chinaccelerator也是由美國獨資成立,沒有任何中資背景;而MOX則是SOSV與台灣公司GMobi合資於台灣成立的加速器計劃。
2. MOX是由馬英九牽線?
TSS表示,總統馬英九前來拜訪TSS的時間,與MOX進駐TSS的時間會這麼近,真的是純屬巧合。馬英九原本要在更早的時候就前去拜訪TSS,拜訪時程並不是由TSS掌控,而是由總統府安排,最後時間敲定在去年底,拜會時間與MOX進駐的時間僅相差幾日,確實容易引人生疑,不過TSS再次強調,MOX與馬英九之間沒有任何關係,遑論牽線之說。
3. MOX鳩佔鵲巢,趕走台灣新創?
事實上,MOX加速器只會進駐TSS兩個月。
MOX台灣計劃第一梯次參與的新創團隊包括美國、以色列、巴西、香港、韓國與印度團隊,於台灣進行二個月的短期加速計劃並與台灣新創圈交流,目前已開始招募台灣團隊,促進台灣創業生態國際化。
TSS表示,目前TSS松江大樓一樓只是暫時的籌備處,未來要重新規劃,把六層樓都列入TSS與台灣、國際新創的共同工作空間,過渡時期的工作空間規劃難免變動較高。
目前TSS只佔用松江大樓約兩層樓,MOX於1月初進駐之後,人員增加及複雜度增高,加上未來松江大樓都會重新規劃與裝潢,內部人員包括新創團隊、TSS工作團隊都需要暫時分批撤離,讓內部空間重新改造,因此在空間管理上難免失當,可能在協調工作場域的過程中讓某些團隊感到不適,當儘速改進。TSS也強調,未來會與進駐的新創團隊持續作好溝通的工作,避免孳生不必要的誤會。
至於PTT文章中指出的「神回」翻譯服務團隊,指的是Linqapp,創辦人是台灣第一位獲得「台灣國際創業簽證」的德國人洪善群。Linqapp被英國加速器Emerge Education錄取之後,網友指出Linqapp正在TSS會議室之間流浪、可憐地在咖啡桌上辦公,但事實是Linqapp最近正陸續將辦公室從TSS遷出,洪善群及團隊成員也陸陸續續遷往英國了。
TSS再次強調,自2015年5月份正式推出TSS以來,TSS一直努力朝著為台灣創業家延伸國際接軌的目標而努力,聯結約15個全球頂尖的加速器合作伙伴、超過50位有國際市場實戰經驗的創業學長姊、舉辦Big Camp流量成長培訓營及海外加速器培訓營等,除了讓台灣新創到國際舞台發光,TSS工作重點也包含引入國際的創業家和創業圈合作伙伴來到台灣,也期許社群能以更開放、歡迎的態度接待來自海外的創業朋友。
延伸閱讀:
[RISE香港] 台灣新創如何與國際接軌?TSS:我們就是答案!
12支台灣新創勇闖TechCrunch Disrupt SF,台灣專屬展區首度現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