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網路.他們都還活著
信仰網路.他們都還活著
2005.08.15 | 人物

中國第一大入口網站新浪網創辦人之一兼執行副總蔣顯斌,在時代基金會的邀請下回到成長的台北,與近一百位對創業有興趣的大學生,分享他過去十年的創業經驗。「包括我的同事在內,很多人問我,在那麼低潮的時候,為什麼當初你撐得下來?」不同於當年斯文小生的形象,蓄起了小鬍子的蔣顯斌說,他只問一個問題,「十年後網路發展會更進步還是退步?與一般人生活更密切還是更疏離?」

有信仰才能熬出驚人成就

答案相當清楚,網際網路的確是深入到生活的許多面向。根據資策會電子商務研究所的調查,經常上網人數達九百二十五萬人,網際網路連網應用普及率為四一%。不只是個人連絡或是尋找資料的便利性,網路對商業活動所帶來的影響更是深遠。美國市調公司eMarketer的報告指出,美國今年線上購物的市場規模將會達到八百四十五億,成長率為二二.一%,亞太地區則以日本的三百八十四億美元高居第一,台灣及中國同以十一億美元左右的規模並列第三。 從挫敗中成長,在樂觀中穩健經營,在網際網路所帶來的全球化浪潮中,台灣的網路創業家,同樣也經歷了如美國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或是eBay執行長惠特曼一樣的心路歷程。
「現在回頭看這一切,真的很像一場熱鬧華麗的轟趴 (home party),每個人都可以進來秀一下自己,能留下來的,真的是要對網路有信仰。」蔣顯斌說,新浪的股價很像施振榮講的微笑曲線,在二○○一到○三的兩年間,真的很辛苦,除了要想經營策略,更要扮演啦啦隊長的角色,「在黑暗隧道中看到前方的光亮,其實是我們拿手電筒照出來的。」
「當年很多人投入網路產業的確是有點高估自己、低估對手、錯估環境,但經歷了低潮的衝擊,我們重新體悟到從核心出發的重要,也學會決定不做什麼,比要做什麼來的重要。」以女性購物為主要定位的康迅數位整合(Payeasy)總經理林坤正,曾經賠掉近九千萬資金,現在的康迅訂單累積總數超過五百萬筆,平均每七秒鐘就有新訂單進來。

有低潮才能領悟成功之道

有些心酸,也有些欣慰,不只是蔣顯斌或林坤正,包括創辦奇摩的盧大為、新浪另一創辦人姜豐年,或是網路家庭(PChome online)總經理李宏麟,對他們這群早期的網路先鋒而言,沈澱過去十年的經驗之後,在網路這個創業新樂園,派對才正要開始high起來。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