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送商機無前景?美國訂餐外送新創SpoonRocket宣布停業
外送商機無前景?美國訂餐外送新創SpoonRocket宣布停業
2016.03.16 | 創業

外賣訂餐服務 SpoonRocket 的共同創辦人 Steven Hsiao 今天向外界確認,SpoonRocket 的服務已經正式關閉了,這個消息也已經在 SpoonRocket 官方網站上公佈了。

圖說明
圖片截取自SpoonRocket 官網

對於關閉的原因,SpoonRocket 在官網上是這樣說的:由於外賣行業激烈的競爭以及近期公司融資出現了問題,我們已經嘗試了所有的策略方案,直到最後一刻,但這些方案都以失敗而告終,所以公司最終決定關閉服務。

圖說明
圖說:SpoonRocket創辦人Steven Hsiao 和 Anson Tsui。照片來自:SpoonRocket官網

Steven Hsiao 透露,在決定關閉之前,SpoonRocket 找到一家不願公開名稱的快餐連鎖店,對方一開始是同意收購SpoonRocket 的,然而當一切都談得差不多了,直到最後一刻即將簽署收購協議的時候,對方卻放棄了此次收購交易。這對於 SpoonRocket 是非常不幸的,等待它的只有死路一條。

圖說明
圖說: Sprig 之前也有收購 SpoonRocket 的意向,但最終還是不了了之。圖片截取自:Sprig官網

還有消息稱,SpoonRocket 的競爭對手 Sprig 之前也有收購 SpoonRocket 的意向,不過 SpoonRocket 的智慧財產權和其它公司資產不能出售,最後收購不了了之。不過在 SpoonRocket 關閉後,雙方卻展開了合作。一份發給 SpoonRocket 送貨司機和服務員的備忘錄建議這些 SpoonRocket 的員工加盟 Sprig,但需要重新經過 Sprig 的面試。此外,作為此次合作的一部分,來自 SpoonRocket 的新客戶使用 Sprig 第一單可以優惠 10 美元。

SpoonRocket 是 Steven Hsiao 和 Anson Tsui 在 2013年 共同創辦的一家外賣公司。 SpoonRocket 聘請專業廚師每天更換菜色,且一次只提供兩種餐點,一種為葷食,一種為素食,價格多數為 8 美元,相對而言是比較便宜的。 SpoonRocket 的另一個特色為訂購餐點的快速遞送,他們宣稱在消費者訂餐後,只要 15 分鐘就可送達。因此,便宜和快速是 SpoonRokcet 的兩大特色 。

SpoonRocket 此前共獲得過 1350 萬美元的投資,投資方主要包括 Foundation Capital、Base Ventures、FundersClub、General Catalyst Partners 和 Y Combinator 等。這些投資方最初認為外賣行業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不過事實證明外賣行業想盈利還是非常困難,這導致外賣公司融資變得越來越難。

最近一段時間,可能受宏觀融資環境的影響,很多做按需訂購的公司的日子都不太好過。印度的打車應用 Ola 已經在不久前關閉了旗下的送餐業務。有機食品配送公司 Good Eggs 也已經關閉了好幾個城市的外賣業務。不過也有例外,那就是 Uber。 Uber 的外賣訂餐應用 UberEats 於這個月月初正式在美國推出,當時的服務範圍還僅限於美國的舊金山地區,不過從今天開始,洛杉磯、芝加哥、舊金山和休士頓的用戶可以享受到 UberEats 服務。在未來的幾週內,紐約、華盛頓、亞特蘭大、奧斯汀、達拉斯、墨爾本、巴黎和西雅圖也能推廣此項服務。有了 UberEats 的強勢介入,讓這個競爭已經非常激烈的市場又多了一個不缺錢的競爭對手。

圖:SpoonRocket

本文授權轉載自:36氪

關鍵字: #新創 #Uber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全球 80% 獨角獸都在用!AWS 為 AI 新創打造最強後盾
全球 80% 獨角獸都在用!AWS 為 AI 新創打造最強後盾
2025.11.14 |

生成式AI正掀起一波全球創新浪潮,新創企業正以驚人速度重塑產業生態。AWS與《數位時代》聯手製作的節目《科技潮什麼》,回顧了AWS日前舉辦的「AWS 台灣雲端高峰會 - AI 創新賦能日」論壇,帶聽眾掌握AI獨角獸與台灣新創的第一線觀察。

這場AWS舉辦的盛會,集結了全球專家對新金融、新經濟型態的全方位觀察。節目整理了論壇中提到的案例,從數據巨頭Palantir,到一年內達成獨角獸估值的日本Sakana AI,再到台灣的犀牛盾與完美移動,串起一場精彩的AI創業實戰課。

Palantir資深顧問Shawn Manasco 分享了自家「神秘數據公司」的成長故事。他提及:「過往美國軍隊很大,常常問一個問題,要等2-3周才有答覆,而且回答還是錯的。」Palantir在短短12天內,協助美國陸軍整合上百個資料庫,讓美軍即時掌握戰略資源。Palantir不僅展現AI與資料整合的威力,也揭示新創要成功必須解決真實痛點,而非「創造需求」,並能將技術轉化為實際商業價值。

Palantir 資深顧問 Shawn Manasco
Palantir 資深顧問 Shawn Manasco
圖/ AWS

日本的新創Sakana AI則在1年內就躍升為AI獨角獸。Sakana AI專注於用AI解決日本勞動力短缺與產業永續問題,在強調「速度」與「專注」的同時,也堅守安全規範,並在深耕技術的過程中,找到能真正影響社會的應用場景。Sakana AI提及:「這一切也要感謝AWS的協助,因為AWS提供很強大的資源。」

回到台灣,也有兩個亮眼的新創案例。首先是犀牛盾,面對全球市場中13,000張圖款與上百位創作者的內容管理挑戰,他們導入多模態模型CLIP,讓AI自動理解圖片與文字關聯,大幅提升策展效率;第二是完美移動,他們在開發技術時,找到了B2C轉型為B2B、API的商業模式,將原本針對消費者的AI虛擬試妝技術,轉化為API服務,成功打造可規模化的SaaS商業模式。兩家企業的共同點在於,不是一味追求最炫的技術,而是用AI解決實際問題。

要打造出好的AI服務,就必須有穩定、安全又可擴展的基礎架構。AWS正是許多新創背後的關鍵力量,全世界有80%的獨角獸企業都是AWS的客戶,而在專注於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的獨角獸中,比例更高達96%。AWS不僅提供雲端運算資源,更是協助企業從概念驗證、技術開發到全球營運的堅實後盾,讓創新能夠真正落地。

AI時代的浪潮不斷向前,AWS也將持續推動產業創新,並於11月18日高雄舉辦「2025亞馬遜港都創新日」,邀請政府領袖、產業代表與國際專家齊聚,分享前瞻觀點與實戰經驗,打造百工百業共創的科技展區,呈現更多雲端應用的真實場景。同時若想了解更多AI創新趨勢與台灣新創的成長故事,立即收聽本集《AWS科技潮什麼》,掌握這波AI轉型的關鍵契機。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